高等职业教育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的研究与思考

2021-01-09 04:22唐健豪何其文李德尧
科教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唐健豪 何其文 李德尧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建设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标准。本文通过对调研数据总结分析,总结过去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所存在问题。对新标准所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标准 工业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21

Research and Thinking on the Revision of Teaching Standards of Industrial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NG Jianhao, HE Qiwen, LI Deyao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208)

AbstractThe teaching standards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re guidance documents for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t’s also the important criteria for building and improv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ndard system and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ast teaching standards of industrial network technology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survey data. This paper also explained the problems solved by the new standard and the innovation points in i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ndards; industrial network technology

高职院校的教学标准是教育部规范、指导各个专业建设的引领性文件,虽然不是强制性标准,但是它对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开展和组织实施、专业建设思路和教材开发等事关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提供了基本依据,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组织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依对现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了全面修(制)订。其中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由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成立了由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织的标准修(制)订工作专家组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大量调查访谈和研究实践,完成了专业内涵更新、课程体系规范化建设、培养标准与规格完善等工作任务,形成了新版的高等职业学校“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1旧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问题

标准修(制)订专家组由6所院校,5家行业龙头企业、1家研究机构和1个行业协会共同组成,对61家企业、56家本科和高职学校、6家产业研究公司額机构、400余名毕业生组织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主要针对工业网络相关产业政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趋势、产业发展与升级对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变化、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工业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访谈记录的总结、梳理,发现原有专业标准存在着以下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我国“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新一代工业信息化发展政策和产业升级的兴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日益密切和深入,工业网络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落地的基础“新平台技术”。产业及技术的变革对工业网络技术专业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专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对岗位人才的信息化水平要求逐步提升;既懂自动化,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缺口较大。

专业点开设较少,目前全国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点不到20个;企业、家长对工业网络技术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够。

各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受传统影响,与过程控制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同质化严重。

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如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精神、心理健康调适、个人职业规划与长期发展等提出了较高要求。

2标准研究概况与新标准要求

高职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制(修)订对标准制订的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该标准不是在既有得专业标准上进行简单的制(修)订,而是根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专业内涵和目标进行完全重构,适应新时代信息化工业产业发展需求。机械行指委在标准修(制)订过程中部署将与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紧密相关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三个专业从原属专职委中独立出来,组建成立了新的智能制造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力求通过专业标准制(修)订,抛弃过往陈旧束缚,充分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引导专业建设服务未来我国先进工业产业发展。

新版本标准制包括专业名称、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质量保障九大部分内容。

职业面向在旧版本标准中称为“就业面向”,新标准为了体现出专业与行業、专业与职业、专业与岗位的对应关系,修改为“职业面向”,并规定从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等方面进行描述。

新标准培养目标核心定位于既懂工业控制,又能通过网络进行信息采集的复合型人才。在保留了过去专业自动化控制基础要求的同时,顺应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发展趋势,引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技术要求,反映了“自动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整体发展理念。

新标准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按照工作任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围绕工业网络节点设备的运用、系统数据采集及整理进行了归纳。相应核心课程安排和要求也进行了较大调整,引入多门信息化应用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3新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着重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旧标准存在缺陷的针对性分析,结合教育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修订文件精神,新版本高职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明确了本专业的对应行业主要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提出了本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类别和主要岗位类别,理顺了专业与行业、专业与职业、专业与岗位的对应关系。

适应产业与技术变革对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变化,在人才培养规格中增加了“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对工业网络设备及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整理”等内容。

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按照公共基础课程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文件要求、专业基础课程广覆盖强通用、专业核心课程切合岗位需求和主流应用技术实际、专业拓展课程全面反映应用技术变化发展的总体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了课程设置。对三年总学时数、学分数、学时折算学分数、实践教学周时计算、实践性教学学时比例进行了规范。

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社会责任、创新创业教育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规范了专业教室基本条件;随动课程设置,调整了校内实训室(基地)基本要求。

提出建立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对保障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明确的检测目标。

4新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创新之处

在解决过去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新版本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还针对职业教育改革新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匠精神培训等需求做了多项创新发展。

创新“职业面向”,对接职教改革新时代的国家规范和职业标准体系。相比于过去的就业面向,新版本的职业面向在内涵层面更为丰富,采取的视野考量更为广阔。与现有专业目录大类进行了有效合理对接的同时,充分兼顾了职业面向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接。在课程体系设置时,新标准既对接工业网络相关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又吸收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成果,同时参考了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计算机网络技术员等职业资格的相关标准体系要求。

弘扬“工匠精神”,体现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标准制定根据企业需求和国家社会发展导向,突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价值观。在教学标准培养规格素质中明确提出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等职业精神、爱国精神、工匠精神方面的素养要求。在教学标准课程设置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吃苦耐劳、敬业拼搏、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和精益求精、耐心专注、超越自我的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

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随动工业网络技术相关产业发展升级,企业对高职工业网络技术专业相关岗位能力需求发生了变化,按照“自动化+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工业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无线网络技术、Android技术、自动识别与追溯技术等新课程。加强专业学生信息化技术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满足行业企业对新形势下工业网络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课题基金: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三教”改革背景下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YKYS201904)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EB/OL].http://www.moe.gov.cn/s78/A07/ 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gzjxbz/

[2]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意见的通知[EB/OL]. 2018-10-22. http://www.moe.gov.cn/s78/A07/A07_gggs/ A07_sjhj/201810/t20181031_353249.html

[3]杨育英,徐国庆.改革开放40年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当代职业教育,2017(06):4-9.

[4]姜乐军,马成荣,濮海慧.改革开放40年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17-22+29.

[5]刘克勇.教学标准引领江苏职教课程教学改革——江苏省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J].江苏教育,2017(84):14-17.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浅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措施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