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方法探究

2021-01-10 08:37黄清虎
饲料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牲畜养殖业规模化

黄清虎

(南靖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南靖 363600)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环境关系到人们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环境。在产业发展转型中,环境与生产密切相关,规模化畜牧养殖业也不例外,不断影响着生态环境。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足,大量粪污严重污染环境,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应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寻求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1 畜牧养殖造成污染的原因

由于传统畜牧养殖业规模小,不能满足社会大需求,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企业扩大养殖基地,寻找市场带来的巨大机遇,出现了大量规模化养殖的繁荣现象。畜牧养殖规模化程度高,但应对污染的能力低,废弃物大量排放进入环境,对环境恢复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畜牧养殖业能利用自然平衡规律,通过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增加农业生产土地肥力。但是对于规模化养殖的危害,人类总是觉得无动于衷,改变养殖方式,却没有依照以往的废弃物处理方式,而是全靠环境自我消化。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就业门槛低,从业者环保意识淡薄,有些人甚至没有环保意识,不知道这会给环境带来什么,认为他们不必承担后果。与其他行业相比,畜牧养殖业的利润空间也小,不是高产行业,只有通过不断扩大规模才能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在对养殖企业的管理更是缺少相应制度,对环境保护只字未提。

为保护环境,需要购置设备对排放的废物进行处理,但投资大,企业不愿处理。有的虽在环保部门的检查和监督下购置了基础处理设备,但却从未使用过。养殖企业通过规模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利润。虽然养殖者环保意识有所提高,并采取了安装沼气池等措施,但资金投入不足,难以实现充分治理,仍有许多养殖场随意排放大量粪便造成环境污染[2]。我国在国家政策上高度重视对畜禽养殖业发展的保护,支持养殖业形成规模、拥有自己的产业链,进而增加养殖业职工收入。

当前环保体系不明确,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养殖者行为,政策执行力度不高,养殖业生产者主体出发点不统一,环境难以保障能达到规定的程度。养殖业环境保护要实现质的飞跃,制度要与养殖业实际相匹配。提高养殖者的意识是法制上的关键。加强专业部门的环境保护制度的实施,监测和控制可以保证养殖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养殖业带来活力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畜牧养殖业的环境保护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取得成效,但在现实中,畜牧养殖业很难在特定的监管体系中做到全面。过去,畜牧养殖业多为家庭作坊,检验部门无从监管,缺乏有效的部门联动机制。现阶段,养殖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污染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在实际环保政策检查中,很多养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无法理解法律规定的内容,环保部门无法将其解读为通俗易懂的图文,难以深入了解。政策出台不及时,养殖户对文件精神不了解,无法有效落实,只有少数规模化养殖企业能够落实。一些养殖业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推行环保制度,增加设备购置,但同时又要投入资金,养殖者认为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与养殖者无关。只有大农场才会愿意保护环境,努力工作,但缺乏一定的环保、设备操作和维护的专业知识,因此便会造成污染或无法管理的情况。

2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对水体的污染

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规模化畜牧养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粪便污染物,并且这些污染物难以处理。很多养殖场采用散养的养殖方式,对水质造成严重破坏。牲畜产生的所有粪便都是高污染的,进入水资源系统后很难快速清除,自然降解速度慢,降解的难度也很高。牲畜的粪便会使水体产生严重的异味,加重水体的浊度,加重水体内的毒素及重金属含量。表面上畜牧业的清洁工作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得到改善,但实际上牲畜的排泄物和牲畜自身的清洁都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这使得水体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2.2 对空气的污染

现阶段,规模化畜牧养殖越来越普遍,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给许多居民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3]。空气污染是由于大型畜牧养殖区缺乏空气净化方面的治理工作。许多养殖设备对空气质量的要求非常低,而且气味很重。这种高度污染的空气在换气过程中直接排入外界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4]。另外,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也会污染水体,被污染的水体会通过蒸发的方式使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间接造成空气污染[5]。笔者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和检查发现,多处大规模畜牧养殖基地的空气污染严重,而当地的生产单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各种污染物的净化速度跟不上污染速度,清洁度不达标。暴露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会通过空气的流通导致空气污染不断加重,而较轻的污染物长时间直接漂浮在空气中,致使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以及牲畜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2.3 对土壤的破坏

随规模化畜牧业的发展,土地被污染和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畜牧养殖场在没有有效防控措施的情况下随意给固定牧场施肥,导致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壤因畜禽粪污的排放而受到影响。大量的畜禽粪便不能在土地上充分发挥作用,也不能被土壤充分消化吸收。相反它会长时间覆盖土壤表面,影响植被对养分的吸收,降低土壤透气性,严重破坏土壤系统的生态循环。由于水土资源关系密切,规模化畜牧养殖会污染水体,而水污染将直接造成土壤严重入渗,造成水土污染联合问题。在水土污染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污染板块的浓度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处理措施和分离方法已经无法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很多地方,大规模畜牧养殖造成的土壤污染需要几十年才能解决,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3 规模化畜牧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3.1 加强养殖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出现新的生态环境问题之前,人们不会将生态环境与日常生活的破坏联系起来。所以要想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先让人们意识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然后才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这也要求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在规模化畜牧业中,需要根据生态环境的变化调整畜牧养殖方式和养殖结构。养殖工人作为畜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能直接接触到禽类和牲畜,也是饲养他们的人。如果每个员工都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深刻的认识,就会更加关注日常工作的细节,保护生态环境。牲畜和禽类的清洁度越高,死亡率就会越低。此外,创造一个清洁、干燥的环境能够减少牲畜产生的异味,这不仅有利于畜禽的养殖,而且也能提高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因此,必须鼓励员工在饲养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2 更新规模化畜牧养殖方法

在规模化的畜牧养殖中,无论是饲养技术有欠缺还是饲料选择不当,都会造成牲畜和禽类的死亡。在牲畜和家禽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批量死亡的情况,且这种死亡往往伴随着传染性。规模化的养殖场一般设置在居民区的外围,因此牲畜和家禽的大批量死亡,不仅会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诱发其他的疾病。一旦规模化的畜牧场出现大批量的死亡现象时,会引起生态污染,加重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将来的畜牧养殖业中,应选取更为优质的饲料,即不经加工的纯农作物。这虽然会增加畜牧场的养殖成本,但这也能降低畜牧养殖场牲畜大批量死亡的概率,两相相抵,且并不会加重畜牧养殖的成本,而牲畜的死亡率和生态环境却可以得到保障。另外,畜牧场可以建设“三相循环沼气池”处理畜禽粪便,这不仅能降低牲畜粪便的污染,也能增加畜牧场的收益。

3.3 重视资源的净化

空中资源的净化尤为重要,大型畜牧养殖场需要建立废物处理、废物收集和污水回收的绿色系统。所有类型的废物都应集中收集,并与当地回收机构共同运作。为进一步提高垃圾二次利用水平,禁止随意向自然环境倾倒垃圾。污水二次利用应结合污染浓度和污染程度确定,充分认识污水污染程度,加强污水处理厂的集中收集处理。养殖场排出的污水经处理后可二次利用,减少污水排放。安装沼气池可以去除污染物、尿液等。沼液和沼气废物也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养殖鱼类。随着空气和水源治理水平的提高,大规模畜牧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工作将更加全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防治,在综合水平上取得更好的进展。

4 结 语

在畜牧业的区域发展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养殖单位的环保意识、生态养殖和有效循环利用的作用,种植、养殖相结合,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政府要从实际出发,本着预防和补救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水产养殖和畜牧业相结合,使牲畜成为绿色产品。此外,政府部门要与高校之间加强环保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的环保队伍,从而引导养殖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牲畜养殖业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交换牲畜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