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控策略

2021-01-10 08:37朱春雷
饲料博览 2021年9期
关键词:养猪疫病生猪

朱春雷

(泰兴市分界镇兽医站,江苏 泰兴 225416)

当前,在我国的一些发达省份和地区,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普遍较高,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一些城镇和乡村生猪养殖热潮。但是有些地区的农村生猪养殖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散养模式比重依然很大,给疫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散养猪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给疾病防控工作带来了较多的问题,主要是受到养殖条件和养殖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疫病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控,影响农村散养猪养殖期间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能保证整体的养殖效益。本文结合各地区农村散养猪的养殖现状,通过分析农村散养模式下的多种致病因素,阐述了如何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策略,以期降低农村散养猪疫病发生率,并为相关的养殖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1 散养猪疫病成因

1.1 饲养条件差

农村散养猪一般都采用散养的方式,养殖人员对养殖管理的重视度不高,饲养环境较差,没有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容易引发各类疾病问题,而且在疾病发生后控制难度比较大。

1.2 养猪户防疫意识低

部分养殖人员对疾病防控的重视度不高,不注重多种疫病的提前预防工作,在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控不到位,一旦发生疫病就会出现大面积传播的情况。

1.3 治疗不及时

在疫病发生后养殖人员没有及时开展隔离治疗工作,治疗态度不积极就容易导致病猪的病情加重且容易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而且若没有对疾病进行及时控制也会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从而增加治疗难度。

1.4 防疫水平比较低

农村散养猪养殖过程中的规模化程度比较低,养殖方面较为分散无法实现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而且不利于形成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导致实际开展防控工作时无法保证整个流程的规范性,防疫人员的数量比较少,这也是影响防疫控制有效开展的因素之一。部分地区采用疫病防控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防疫效果较差。

1.5 免疫接种不合理

科学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在控制疫病发生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但是从这项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存在免疫接种程序不规范、工作开展不合理等问题,免疫接种效果得不到保障。还有一些养植户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不正规的疫苗,疫苗接种效果无法保障[1]。

2 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控策略

2.1 提供良好的养殖条件

根据散养猪的生长发育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可以降低疫病的发生率。由于许多农村地区在进行对猪只散养的过程中没有建立专门的养殖区域,饲养条件比较差,存在养殖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容易感染多种病菌和细菌从而引发疫病问题。改善以上问题必须要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规划,为散养猪提供干净、卫生的圈舍环境,控制好养殖密度,让生猪有足够的生长发育和活动空间,定期进行粪便和杂物的清理工作,做好消毒净化工作,控制细菌和病菌滋生,确保为散养猪提供健康、良好的饲养环境。

2.2 按时进行免疫接种

要想实现对农村散养猪疫病的有效防控就一定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对可能发生的疫病进行提前预防。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宣传,提升农户的疫病防控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生猪接种疫苗,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进行疫苗接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类疾病的发生情况来选择相对应的疫苗进行接种,确定好不同类型疫苗的接种时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提高散养猪的抗病能力。要促进免疫工作的科学开展,则需要完善相关免疫流程,并在养殖期间能够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接种操作,保证免疫接种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接种之前要选择品质量好的疫苗,确保可以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避免由于疫苗质量不达标而导致的接种问题[2]。

2.3 提高疫病防控技术水平

要对当前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来提高整体的防疫技术水平,让防疫管理工作规范化。安排专业的防疫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有效传递,提高养殖的防疫意识,通过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的方式,强化农村养殖人员的防疫能力和水平,为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控工作的科学开展打下基础。

2.4 构建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

根据散养猪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为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基础支撑。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合理储存疫苗,同时要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形成科学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提高整体防疫水平[3]。

2.5 做好引种工作

在养殖期间尽可能的减少外来种猪的引进,采用自养自繁的方式来控制疾病的传播。如果必须要进行外来引种,则需要提前进行引种地区疫病发生情况的考察工作,不能从疫区引入种猪。对于外来种猪要进行隔离饲养,观察猪的身体情况并做好防疫处理工作,及时接种疫苗,确定没有健康问题后才能与其他猪混合饲养。

2.6 加强药物治疗

在散养猪感染疾病后必须要观察病猪的临床表现症状,确定具体的疾病类型后选择专门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出现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则可以使用抗菌药进行抑菌处理,防止出现继发性感染的情况。必须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可以在散养猪的饮水和饲料中加入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提高散养猪对疫病的抵抗能力。

3 结 语

做好农村散养猪的防疫工作,必须要了解疫病发生的原因,改变以往的养殖模式,为生猪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构建完善的防疫体系,确保能够对各类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提高疫病防控水平,提升农户的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养猪疫病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