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 巷3-5#合并区片帮处理技术研究

2021-01-10 11:36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杆体煤体锚索

高 雄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雁崖煤业大同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31)

1 概述

塔山三盘区2310巷位于三盘区东翼偏南一侧,北部为8309 工作面(未开拓),南部为村庄铁路保护煤柱,西部为三盘区主要三条大巷,东至保护煤柱为界。2310 巷设计长度2712 m,设计断面规格为宽×高=4.5 m×4.0 m,巷道沿3-5#合并煤层底板掘进。3-5#合并煤层结构复杂,平均厚8.96 m,平均倾角为3°,煤层中含2~7 层夹矸,厚度为0.05~0.58 m,主要以黑色泥岩、高岭岩为主,煤体局部区域存在煌斑岩侵入,导致煤体硅化现象严重。3-5#合并煤层呈交叉分层状,煤体稳定性差,煤体岩石普氏系数f <2.0 ,属于石炭系不稳定煤层。3-5#合并煤层直接顶主要以砂质泥岩为主,平均厚度为3.2 m,基本顶主要以砂岩为主,平均厚度为5.12 m。

2310 巷从三盘区辅助运输巷开口施工,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截至2020 年8 月21 日巷道已掘进840 m。前期掘进期间巷道围岩相对稳定,当巷道掘进至820 m 处时,位于进向左帮出现片帮现象,随着巷道延伸,巷帮片帮现象加剧。巷道掘进至834 m 处时煤壁片帮深度达1.6 m,片帮长度达2.4 m,片帮位置主要在顶板往下1.5 m 范围内。受片帮影响,巷道顶板出现失稳现象,严重制约着巷道安全快速掘进。

2 片帮机理及原支护问题分析

2.1 巷道片帮机理

(1)采空区残余应力影响。2310 巷上覆为二叠系山4#层采空区,与石炭系3-5#合并煤层间距为13 m,其中2310 巷812~886 m 段左帮与4#采空区最小水平距为2.8 m,而3-5#煤层顶板主要以泥岩为主,稳定性差,受上覆采空区残余应力影响,巷道在过上覆采空区期间巷道顶板及巷帮受应力影响大,导致顶板破碎、巷帮片帮现象。

(2)煤体硅化现象严重。巷道掘进至790 m处时掘进煤层出现煌斑岩侵入现象,侵入区域主要集中在顶板往下1.2 m 范围内巷道左帮侧,煌斑岩侵入后破坏了原煤整体结构,导致煌斑岩侵入区域煤体硅化现象严重,煤体成沙粒状,稳定性极差,采用传统锚杆支护效果差。

2.2 原巷道支护设计

2310 巷原巷帮主要采用锚杆支护,共计布置4排,排距为1.0 m。第一排布置在距顶板0.5 m 处,锚杆间距为1.0 m,锚杆采用长度为2.0 m、直径为20 mm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每根锚杆采用一支MSK23/60 型锚固剂锚固,锚固有效长度为0.55 m,锚固力为225 kN;锚杆外露端安装一根长度为0.45 m、宽度为0.25 m 钢带并进行预紧,设计预紧力为300 N·m。

2.3 支护问题分析

(1)锚固效果差。2310 巷巷帮煤柱片帮破碎后,在煤体内形成围岩松动圈,松动圈延伸深度达1.8 m,而原锚杆长度为2.0 m,锚杆采用端头锚固方式,锚杆支护时锚杆锚固段位于松动圈内,不仅造成支护孔施工难度大,而且锚杆锚固效果差,巷帮煤体一旦出现失稳时很容易造成锚杆失效现象。

(2)预紧力不达标。锚杆支护时主要采用钻机对锚杆端头施加预应力,预应力通过杆体传递至锚固段,从而削弱和控制岩体内部水平剪应力。但是对于片帮破碎煤体,由于煤体内裂隙发育,在进行支护预紧过程中支护主动应力在钻孔裂隙带内释放,不仅减弱了对水平剪应力控制作用,而且预应力在裂隙带内产生扩张破坏作用,加剧了煤体破坏程度。

3 煤壁片帮联合控制技术

3.1 超前注浆加固

为了控制片帮煤体松动圈范围,提高煤体之间摩擦力及胶结强度,决定对片帮煤体采用超前斜孔注浆加固[1-5]。

(1)巷道掘进至840 m 时,对片帮煤柱施工超前注浆斜孔,每排施工2 个注浆孔,孔深5.0 m,钻孔直径为45 mm。第一个注浆钻孔施工在距顶板0.3 m 处,钻孔与巷帮水平夹角为45°,仰角为20°;第二个钻孔施工在距顶板1.5 m 处,钻孔与巷帮水平夹角为45°,仰角为0°。

(2)钻孔施工完后,采用注浆泵对钻孔内注浆。为了提高注浆效果,缩短浆液凝固时间,注浆液采用马丽散与催化剂混合剂,注浆顺序从上往下依次进行,注浆压力为1.5 MPa,注浆量为25 kg/孔,注浆后采用双层止浆塞封堵。

(3)巷道每掘进4.0 m 施工一排超前注浆斜孔,直至完全控制片帮现象。注浆钻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施工过程中出现塌孔时必须重新补打钻孔。

3.2 超前锚索支护

为了防止巷道掘进过程中巷帮煤柱出现超前破坏垮落现象,决定对左帮施工超前锚索支护。

(1)超前锚索长为4.0 m,直径为17.8 mm,每排布置4 根超前锚索,采用钻机在距左帮设计巷帮位置0.1 m 处施工3 个支护孔,支护孔垂直迎头煤壁布置。

(2)锚索钻孔间距为1.0 m,第一个锚索钻孔距顶板0.8 m。支护钻孔施工完后对钻孔内锚注超前锚索,锚索控制外露长度为0.5 m,在外露端采用一排护帮进行固定。巷道每掘进1.0 m 后采用一排护帮支护及时对锚索进行固定。

3.3 水力管棚锚杆

3.3.1 支护原理

对围岩施工支护钻孔,对钻孔内锚注一根中空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然后对支护体高压注水。当注水水压大于杆体屈服极限时,收缩杆体产生膨胀变形,变形后杆体与孔壁岩体牢牢镶嵌,与岩体产生摩擦力,杆体变形对岩体挤压过程中形成挤压受力圈,可对岩体松动圈进行控制;同时,杆体在膨胀变形时,杆体在纵向上产生收缩现象,使得支护托盘对煤体产生较强的托锚力,对破碎围岩起到更好的效果。支护原理如图1。

3.3.2 支护结构

2310 巷片帮煤壁采用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锚杆为侧壁收缩中空状,完全膨胀后外径为29 mm,中空内径为18 mm。锚杆采用10#无缝钢管加工而成,锚杆屈服强度为180 MPa,最大延展率为4%,锚杆配套端套、挡圈、注水嘴、托盘等,其中托板采用长度为0.5 m、宽度为0.25 m、厚度为4 mm 的玻璃钢柔性托盘。

3.3.3 支护工序

(1)首先采用手持式钻机在片帮煤壁施工水力膨胀锚杆支护孔,孔直径为28 mm,每排布置4根,锚杆垂直煤壁布置,锚杆采用一支锚固剂进行锚固,锚杆布置间排距为1.0 m。

(2)锚杆锚固后在端头安装托盘并采用螺母进行预紧;然后依次安装挡圈注水嘴,并与高压注水泵进行连接;打开水泵阀门进行注水施工,注水压力逐渐升高,当水压达10 MPa 进行稳压10 min再进行升压至18 MPa;最后打开水泵回水管路进行卸压。

4 结语

2310 巷已掘进910 m,通过对巷道片帮煤柱采取“超前注浆加固+超前锚索+水力管棚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后,巷道片帮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采取联合措施后片帮深度控制在0.3 m 以下,片帮长度控制在0.5 m 以下,提高了巷道成型率以及围岩稳定性,保证了巷道安全快速掘进。

猜你喜欢
杆体煤体锚索
碳-玻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杆体的力学与耐久性能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卸压煤体缓冲吸能效应模拟分析
一种拉树器的研制
一种新型扩体锚索在软土地区复杂深基坑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卸围压下煤体损伤的能量演化和渗透特性
正交试验下煤体渗透性影响因素评价
前置组合杆体垂直侵彻钢靶简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