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齐发力 打出组合拳

2021-01-10 09:18朱书华周新兴
江西教育A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额大班额督导

朱书华 周新兴

前排顶着讲台,后排挨着后墙,一个班坐着七八十人,这是五年前江西省一些城区中小学校教室里常见的场景。大班额问题一度成为困扰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顽疾”。对此,江西省高度重视,合理制定大班额化解五年专项规划,举全省之力,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在城区中扩容、在制度上规范管理、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提质增效、在督导评估中亮剑促进,从“建、管、提、督”入手打出“组合拳”,展开了一场历时五年的化解大班额攻坚战,实现了大班额全面“瘦身”。截至2020年底,达到大班额控制在5%的国家要求,全面完成了2020年化解大班额交账任务。

“建”字上聚焦发力,从源头上实现城区学校扩容增位

漫步兴国县城区学校,宽敞的校园、崭新的教学楼,或连廊相接,或设计典雅,孩子们在绿茵场上欢快追逐。“最美的房子在校园,最灿烂的笑容绽放在师生们的脸庞”成为大班额化解后城区学校的真实写照。“赣州市近三年来累计投资123.4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155所,新增学位20.9万个,全市义务教育大班额占比下降至1.72%,超大班额全面消除。”赣州市分管校建工作的负责人自豪地说。

“化解大班额工作,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我们一直不懈努力,从未懈怠过。”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分管校建工作的負责同志言语中带着坚定与自信。2018年起,江西省设立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资金,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2020年专项资金安排达到了14亿元,三年共投入34亿元,按照“奖补结合、以奖为主”的原则,撬动各地加大资金投入。新建、改扩建了一批批城区义务教育学校,一幢幢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区学校学位实现大幅增加。宜春市近两年来共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97所,投入34亿元,增加学位10万余个。上高县近三年共投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12.6亿元,新建学校9所,改扩建学校7所,新增学位26860个,全面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

“管”字中凝聚合力,从制度上推动招生管理日趋规范

从2019年秋季起,江西省各地小学、初中起始年级严格落实标准班额要求,在源头上扼住大班额的苗头。按照“严控增量、消除存量”的原则,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坚决做到“三个一律”,即:义务教育学校一律不得有超大班额、起始年级一律不得新增大班额、存在大班额的班级一律不得转入学生。在此基础上,各地不落窠臼,相继出新招,为化解大班额扫清障碍。南昌市新建区组织专人全面调研摸底,科学调整城区学校招生地段,并采取教体局领导挂点包校的方式,压实招生工作责任,严肃招生纪律。都昌县在2021年春季开学时要求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一律按省定标准控制各个年级的班额人数,建立严格问责机制,对未能如期达成化解目标的学校校长进行约谈,对工作不力及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学校和个人严肃问责。遂川县制定《遂川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提”字上持续发力,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提质增效

近年来,江西省聚焦“城镇挤、乡村弱”突出问题,在扩容城区学校的同时,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着力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自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04.5亿元,已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2280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了农村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江西多措并举,采取全省统招、特岗招聘、定向培养、“三支一扶”、实施音体美支教志愿服务、实施“银龄讲学”计划等多渠道补充教师,增加教师总量,近两年来新增中小学教师编制3万余个。全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广泛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加强城乡学校间的交流与互助。采取强校扶弱校、城市帮农村等办法,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以城促乡、以强扶弱,有效增强薄弱学校自我发展的内力与后劲。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农村薄弱学校提供教学资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赋能,是江西提质增效的又一硬招实招。各地充分利用信息“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等,推广“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将优质资源推送到薄弱学校,实现真正意义的优质资源共享,快速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抚州市启动了全市智慧教育建设,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通过“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等方式,把城市优质教学资源“请”到家中,开发具有抚州地方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大手笔推进农村学校提质增效,留住农村学生,从源头上缓解城区学校招生压力。

“督”字上不断发力,在教育督导中完善督政体系

“让督导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长牙齿’,不断在教育系统内部催生内生动力,为大班额化解保驾护航。”江西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表明工作方向。江西省连续三年将消除大班额工作纳入市、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教育发展”考评,并作为市、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体系的核心指标,压实各地党委政府责任。2020年全面启动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构建了“一级督一级”的督政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强力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统筹职能,压实责任。将督导考评结果作为分配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专项资金中的15%用于奖补市、县(区),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化解大班额的积极性。采用大数据监测各地中小学校班额情况,在省教育厅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开通“中小学班额情况反映平台”,接受广大群众监督。按照“真督督真、实督督实”的要求,对问题线索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超大班额的市、县(区)政府、教育局负责同志进行约谈,督促落实责任。

“从原来的大班额、超大班额,到如今全面化解,全省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大跨步前进甚至弯道超车,道阻且长,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我们递交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同志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道。◆

猜你喜欢
班额大班额督导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北海:消除“大班额”成效显著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今年起将基本消除超大班额
我省出台教育规划2018年全省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户外活动有效评价之我见
教育部: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
大班额“瘦身”良方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