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评营商,助力最舒心”专项工作侧记

2021-01-11 08:33陈泽亚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营商人大常委会苏州

陈泽亚

苏州市委、市政府把2020 年确定为“营商环境创新年”,推出“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从今年6月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一次被人大代表们誉为“苏州人大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主体最多、评议对象最广、活动规模最大、监督方式最全、监督效果最好”的“代表评营商,助力最舒心”专项活动。

请人民阅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年初,苏州先后召开了开放再出发大会和营商环境创新大会。会议作出的决策部署是否得到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营商环境创新效果到底怎么样?这些,都需要由人民来评判。

6月28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评营商,助力最舒心”专项工作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在会上强调,各级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是营商环境的直接体验者,也是营商环境相关工作的法定监督者。

开展“代表评营商,助力最舒心”专项工作,目的是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优势,用足法律“重武器”、打好履职“组合拳”,实现对营商环境“实时、精准、全方位”监督,更加有力有效地推动全市三级国家机关真正把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投资者在苏州“最舒心”。

近万名各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被充分动员起来。他们访企业、进社区、走乡村,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常委会还首次“集合法律武器”,以监督为主要形式贯穿活动始终,结合立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职权以及代表工作,全力以赴推动这项重点工作。

“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要延伸到哪里。”专项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在全市三级人大的精心组织下,在万名代表的坚定步伐中逐渐变为了现实。

查清问题

《人大工作专报》是市人大常委会推动营商环境问题受到各方面重视、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的一柄利器。

“在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取号后,群众等待时间太长”“吴中区、姑苏区、新区、园区要求提供的材料范本不统一”……书香酒店投资管理集团杨中华没有想到,他向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反映的问题会受到如此重视,被一整期专报原汁原味刊登出来。

《人大工作专报》反映情况不用“某地”“某部门”“存在一些问题”等含蓄写法,而是直接写清楚什么地方哪个部门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内参的形式报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以及各位副市长参阅,并分发至相关部门。

为全面深入了解情况、客观真实反映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

组织代表调研求“实”。以主任接待代表日、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统一接待日、代表联系村(社区)、代表小组活动等为抓手,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月”活动,当面听取代表和群众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经过梳理,汇总形成了428条有效建议。

委托专业调研求“准”。邀请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队参照世界银行和国家、省主要评价指标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手段发放和回收调查表。经过汇总,形成15个专题571条具体建议。

开展专班调研求“深”。从5月份开始,常委会各位领导就分别带队到各板块、各单位了解营商环境情况。专项工作启动以后,又组织3 个调研小组,分别就群众反映集中的工程建设行政审批、减税降费、建设就业创业首选城市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11 月上旬,常委会领导分别到20家外资企业开展大走访活动,共走访企业120家。

市人大常委会最终形成的1 份近万字的综合分析报告,以及10 份专项分析报告,陆续在《人大工作专报》上刊发。

8月5日,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在看完第一期《人大工作专报》之后,就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将专报所反映的问题逐条落实分解到相关部门办理,并跟踪办理结果。

10月,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在调研企业时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增强服务意识,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人大工作专报》反映的“要规范行政执法检查”等问题,引起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要求政府办公室牵头梳理研究。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召集市政府督察室、发改委、司法局、生态环境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进行专题研究部署。11月5日,市政府办公室向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文,报告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的工作情况。

不少单位还打电话到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询问代表联系方式,主动向代表反馈意见落实情况。

促进整改

代表们收集反馈的意见,让各地各部门看到了存在的问题,看清了努力的方向。很多县级市、区党政一把手对此高度重视,积极以代表身份参与到活动当中。

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黄爱军参加人大代表“营商环境大家谈”沙龙活动,就收集到的23 条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出要求。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市长周旭东认真听取代表建议,要求相关部门持续跟踪、逐一反馈,确保意见和建议得到解决和回应。吴中区委书记陈嵘要求各相关单位从案例研究办理入手,找差补漏、改进工作,让企业在吴中发展更安心、更舒心。

各地各部门根据代表建议整改的消息也不断传来。

“昆山市张浦镇建管局未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申请人书面受理凭证或补正材料通知书,影响了企业报批时间。目前已整改,并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在苏州市全市通报。”

“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公布的咨询电话更新不及时、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由中标企业支付招投标现场公证服务费、科技城多部门重复走访同一企业等3件案例已全部进行了整改。”

10月12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2020年苏州市“代表评营商,助力最舒心”专项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根据在苏的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和街道议政代表反馈的八千多份调查问卷,以代表对本地营商环境满意率为指标,对苏州10个板块进行了排名。

调查报告显示,全体调查对象对本地营商环境的满意率为92.1%。其中,市场主体对本地营商环境总体评价满意率接近90%。报告还从政务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分别作出评价,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在书面评价基础上,10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询问会。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等18 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到会接受组成人员和代表询问。洪宗明副市长作表态发言。

结合相关议案办理工作,政府各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并实施配套文件、措施、细则、方案50 余个。营商环境优化有力推动市场主体加快发展。今年以来,苏州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7万户,增长66.5%;累计总数达228万户,居全国前列。实际使用外资达到50 亿美元、增长30%。近两年,苏州获得了“经济活跃城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一”“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江苏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一”等荣誉。

洪宗明表示,市政府将继续认真落实委员和代表建议,对标国内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地区,全面优化政策措施,加快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整体水平。

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市人大常委会强调,虽然我市营商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对标先进城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办理本次专题询问形成的审议意见。

市人大常委会将始终坚持“市场主体就是‘青山’”的理念,适时听取审议市政府落实情况的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努力促进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全力助推苏州“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猜你喜欢
营商人大常委会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