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弦”要时刻绷紧
——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侧记

2021-01-11 08:33张明盼
人民与权力 2020年12期
关键词:检查组执法检查条例

本刊记者 张明盼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不能有一丝一毫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没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重要的,要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推进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今年7月至8月,省人大常委会先后赴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简称“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法律法规,兵分四路,通过深入政府监管部门、察看企业现场、查阅资料、开展“一法一条例”应知应会测试及召开座谈会等,聚焦监管单位11家、重点企业14 家,测试政府监管部门负责同志、基层执法人员、企业职工等近600人,实现竖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检查目标。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这场覆盖全省13个市、96个县区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关切,体现了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高度重视,亦充分发挥人大执法检查的监督利剑作用,并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全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不打招呼不走形式,直奔生产风险点

“今天检查组来,我们是前一天才知道。”在执法检查现场,不少企业负责人感慨:前期一点消息、一点通知都没收到。据了解,在此次执法检查中,检查组一行采取不打招呼、直插一线、不看“盆景”、不走形式的方式,每到一处不仅听取企业介绍、察看现场,而且随机提问、查阅资料,重点是直奔企业风险点。

记者随检查组走进位于太仓市的江苏长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储罐,这里面装的是甲醇、乙二醇、成品油等液体石油化工产品。像这样的储罐该公司有74 座,总罐容达40.2 万立方米。作为一家大规模的仓储型物流企业,目前已保持连续9000多天未发生安全事故的成绩。“由于储存众多危化货种,加之该公司位于长江沿岸,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定是重特大事故。”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晓平指出,这不仅会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百姓人身安全带来影响,而且在装卸过程中如果发生泄漏,还会严重影响长江的生态环境及下游百姓的饮水安全,安全隐患不可小觑!

为此,检查组根据问题清单直奔企业,在一线查找安全隐患。“最早的储罐是1995年建设的,到目前也已经使用了20多年,它的有效期是多少年?规定多久需要更换一次?这些都必须进一步核实。”“乙醇具体在哪里分装?后期最好能确定分装点。”“码头是两家共用的,对方装载的是液化氢,而且在码头进来的1 号泊位上,如果发生事故,逃离都很困难,这点要尤为注意。”……检查组成员一一列出查到的问题,并及时与企业负责人沟通交流。

不仅如此,在执法检查中,像“是否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设置安全总监、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危险作业是否安排专门人员对现场管理?”“是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否开展应急演练?”等问题不时抛向安全生产负责人和一线职工。来自裕克施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孙杰就被检查组现场提问,他到公司已经工作了6个年头,因为是物料员,所以接受公司组织的培训次数相对多一些,他告诉检查组今年已经被安排了4 次培训学习,每次也都按时参加。同时,他也坦言,安全生产培训更需要将理念转化到实践中。

“跑现场,眼见为实,可以切实排除安全隐患,查看企业相关台账,则可以从细节处寻找安全工作是否还存有漏洞。”参与执法检查的委员代表感慨,安全生产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一法一条例”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法治保障,对其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找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此,检查组主要查找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典型问题,通过典型案件的发现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在排查企业生产各环节的安全隐患时,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检查什么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去哪里检查的原则,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全面掌握安全生产领域隐患的第一手资料,找到法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当前,江苏安全生产仍处于脆弱期、爬坡期,化工、交通、矿山、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居高不下,特别是危化品领域已形成系统性安全风险。此时,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很及时也很必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强调。

少谈成绩,说问题时请开门见山

人大如何在安全事件还没发生之前先做好监督工作,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答案是: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执法检查不是调查研究,不是工作指导,更不是参观了解,而是要查找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部门必须履行的法律职责……”执法检查组成员对此有一致认识,并在检查中要求监管部门、企业负责人谈“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时开门见山、说安全问题时直截了当,不兜圈不绕弯。

江苏是经济大省,目前市场主体已突破1000万户,机动车、电动车、机动船保有量分别为2188万辆、3724 万辆和3.2 万艘,安全风险点多、线长、面广,监管任务重、难度大,事故总量也比较大,安全生产必须摆在突出位置上。

记者发现,每到一处,检查组都特别提醒:“大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介绍,但也要多谈一些不足,推动法律实施中一些问题的解决。”

“安监队伍人员流动比较大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队伍整体稳定性和战斗力。”南通市海门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陈启兵表示,基层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不足,无法凭借短期培训得到质的提升,基层安全生产监管还不够扎实。他也坦言,隐患的排查、治理、风险管控还不够有效,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亦不够完善……在连云港,安监部门同样存在基层安监力量不足,专业化、专职化水平不高,人员流动性较大的问题,存在“编制等人、专业不达标、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存在应急管理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交叉、缺位、含混不清的情况等,这些都将不利于执法工作的开展和安全隐患的整改。

安全生产连着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面对大家的畅所欲言,检查组建议,要完善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建立健全违法行为信息库,使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明确基层管理职责,对安委会和地方监管人员职责再强化;分析研判地区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形成工作任务分解落实的具体方案;处理好综合执法与日常监管有效衔接。

作为安全生产之纲,执法检查组非常关注“一法一条例”在具体实践中的实施情况和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然而,在检查中却发现,当前不少企业只学习行业里的“小法”,如建筑行业,仅学习建筑法和建筑安全生产条例,对涉及各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等关注不够。“这是‘大法’,是基础,更应重点深化学习。”省人大代表、江苏海门龙信集团董事长陈祖新建议,在学习行业法的基础上,要重点学习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条例,增加安全生产的“法度”,促进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巧用外脑,形成更有效的监督合力

“改!”“我们今天就把这个问题解决!”

在南通市常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会议室里,面对专家提出的需立即整改“减压器出气阀管线连接的密封处都是使用四氟乙烯材料”问题,公司负责人当场表态。

“这是违规操作,无论是因为前期疏忽还是意识上的问题,都必须马上改!”省安委会专家组化工专家陆俊生说,此处一般采用法兰材料或焊接手法,因为氢气本身不能有电位差,而这样操作极易引发爆炸。无论是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还是执法检查组成员都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南通市常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泄漏等安全隐患。走进大门,“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的条幅在风中摇曳。执法检查组前往企业生产重点部位和危险点实地察看时,专家发现虽然企业对加氢车间、灌区及仓库等场地确实做了一些改造,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改造设备是否经过风险评估和验收?”“是自己搞的设计还是委托设计院做的?”“在自动控制方面,加氢改造配管还有不足。”……专家及时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积极给出建议。

大家普遍反映,安全生产是比较专业的问题,相关单位是否真正按照“一法一条例”内容开展安全生产,一般的非专业人士难以看出。“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为了让执法检查真正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准确、提出意见中肯,也为了实现人大监督有效合力,让“一法一条例”内容深入人心,省人大常委会在检查中不仅形成了由领导带队、委员组成、代表参与的格局,还引入了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团队。通过充分借用“外脑”,把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看作是一次全省范围内的普法宣传,看作是对政府部门、执法部门、主要企业的一轮全方位督促检查。不仅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现场交换意见、“快准实”答复,而且对安全生产工作采用组合发力、持续发力,在增强监督实效上下功夫,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在多地检查中,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组还一直保持惯例,每天检查完毕后,负责现场组、档案管理组、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测试组的主要负责人、专家等都会在第一时间召开“碰头会”。“有些企业安委会会议也召开,但未达到一季度一次的要求。”“交通领域运用大数据开展‘不到场’检查,提前预判了危险,做法值得推广。”“主体责任很多只是落实到部门,未到岗到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总结当天检查情况,交流经验,并为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精准“开方”。

“执法检查更多的是了解‘一法一条例’在安全生产重点领域的贯彻落实情况,以执法检查形式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落实整改都是为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每次离开一座城市之前,检查组都再次强调,各单位要按照专家提出的问题和给予的建议,以新规定新标准对设备及时检修检查,该报废的报废,该更新的更新;国企要带头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在实际生产中一条一条狠抓落实;有救援队只是基础,能不能真正发挥效能是关键,要能够在第一时间顶上、堵住。

安全生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交通局得分93,应急管理局得分92,企业现场察看得分96.5,企业管理台账检查得分95.3。这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对照“一法一条例”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得分情况,也是全省对安全生产检查结果的一个映照。

我省是传统石化大省,化工企业数量众多。近两年来,全省持续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促进了产业提质发展,在全省看来,抓好化工企业,就是抓住了安全生命线。通过执法检查,检查组发现当前我省安全生产整体情况良好,各级政府能够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依法监管、注重系统治理、有效防范化解了重大风险隐患;各专项治理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到位,安全知识和警示标语等及时上墙。

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在检查中逐渐暴露: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存在执法不严的情况,有些流于表面;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法定职责落实不到位,对风险辨识管控还未达到足够精准化;重点地方防范化解风险的手段举措不具有针对性;技术改造缺乏系统性,有的还未真正启动技改;安全培训考核不全面,部分还游离于实际需要之外……

安全生产是发展底线,任何时候都要坚守。

“我们将认真对照问题清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一条条过堂、一件件整改。”“对个案问题即知即改,对系统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长远性问题建章立制,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在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情况汇报会上,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人大执法检查是对我们的关爱、帮助和支持,能够更好地指导、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同时他们也表示,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尽管压力非常大,也绝不能有一点点松懈,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隐患当作事故看待,将安全生产进行到底。

“关键在抓法律法规的落实。细细分析每起安全生产事故,都与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有关。”在王燕文副主任看来,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汇报会上,她要求各级人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抓落实的责任,不断完善抓落实的机制,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和过硬的作风,确保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不折不扣落到具体工作中。

据了解,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坚持问题导向,并不是挑刺和找碴,而是要通过监督发现问题,真正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并调研评估《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适时启动修订工作。“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是推动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但更是夯实长治久安的江苏安全基础。”无论是执法检查人员,还是被检查对象都发出了共同的感慨。

猜你喜欢
检查组执法检查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第三方评估”助力执法检查提质增效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擎起“法律巡视”利剑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不做作的文明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注重在提高执法检查实效性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