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前胃弛缓的“三步疗法”

2021-01-11 10:31张为进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患牛瘤胃母牛

张为进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飞龙兽医门诊,山东 滨州 256600)

前胃弛缓是反刍动物,尤其是舍饲牛发病较多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反刍障碍、前胃蠕动机能减弱或停止为特征。笔者从事兽医临床30余年,总结了一种治疗此病的独特疗法“三步疗法”,仅供同行参考。

1 “三步疗法”治疗前胃弛缓操作方法

1.1 术部针具

10 cm圆利针1支,小宽针1支。

1.2 步骤

1.2.1 第一步 先在患牛瘤胃肷俞穴(左侧肷窝部,即肋骨后,腰椎下与髂骨翼前形成的三角区内)剪毛,用碘酊或酒精按常规消毒后,再用圆利针向内下方刺入牛瘤胃肷俞穴内约8 cm,见圆利针针柄跟随瘤胃的蠕动不停的转动,为针刺入瘤胃的准确部位。再用手指不停地捻动针柄,以加强针刺效果。保留针10 min后,用手把圆利针从肷俞穴拔出。最后,用酒精棉球按压术部片刻即可。

1.2.2 第二步 术者用膝盖或砖头用力撞击牛左侧网胃部(位于季肋部的正中失面上,与第6~8肋骨相对)数下,这时可看到牛开始用舌头卷舔鼻孔为最佳。

1.2.3 第三步 用小宽针针刺牛鼻中穴约1 cm见血。术者再用左手用力把牛舌头从口腔中拉出,并翻转牛舌体;右手用小宽针顺血管刺破通关穴约1 cm见血。这时患牛会不停地用舌头尖卷舔鼻镜和口中的血液,这叫“血液自治疗法”。

通过上述“三步疗法”,多数前胃驰援病1~2次即愈。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笔者在临床上治愈了患牛1 000余头。相比之下,在兽医临床上比单纯用药物治疗,花钱少,疗效高。就是现在医学发达的今天,仍有它的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2 治疗妊娠母牛前胃弛缓

对于妊娠母牛,尤其是妊娠后期患前胃弛缓的母牛,用上述“三步疗法”一定要慎重。笔者现将临床治疗此类患病母牛的方法简要阐述如下:医者先用右手在患病母牛右侧肷窝部下方的腹底部触摸怀孕母牛胎儿的博动,正常怀孕母牛2 min跳一次,如果在临床检查时感觉胎儿胎动次数增多,而且还有时发现患病母牛有甩尾或弹蹄症状时,就可断定牛同时患有胎动不安的病症。对于此类病例治疗,首先要采用肌注黄体酮注射液,要足量以安胎。然后,根据患病母牛临 床症状,在使用上述“三步疗法”时,去掉针刺肷俞穴这第一步疗法,改用双手交替按摩瘤胃肷部法,后二步疗法照样采纳,同样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3 典型临床病例

3.1 典型病例一

1996年7月15日上午,本地一农户的一头6岁母黄牛(未孕)来本站就医。主诉:此牛最近有半月不反刍,不吃草,只喝些清水,排黑色稀软粪。该牛曾经被乡兽医站兽医用西药(输液)和中药(汤剂)治疗了10多天,疗效始终不理想,牛依然不反刍、不吃草。诊疗:体温38 ℃,心跳频率60次,呼吸频率32次,听诊瘤网胃蠕动音很弱,瘤胃肷部塌陷,手按压感觉较软,患牛平日饲草(麦糠、豌豆角)为主。因此,此牛诊断为前胃弛缓病。笔者采用上述“三步疗法”对牛进行治疗。当天下午牛开始反刍。叮嘱畜主给牛多饮些温清水,先不喂草料。16日上午复查:体温38.6 ℃,心跳频率58次,呼吸频率25次,患牛开始吃草。笔者又用了上述“三步疗法”对牛进一步加强治疗。17日上午再次复查:牛反刍基本正常,食欲增加,大便正常。18日治愈出院,并叮嘱畜主多饲喂些易消化吸收的饲料给牛吃,以防复发。

3.2 典型病例二

2015年7月13日早上,本地一农户一头3岁黄公牛,因挣脱缰绳,误食了自家的十多斤玉米面而患病。患牛在乡兽医站治疗(用西药输液打针)了17 d没有好转,依然不反刍。30日上午来本站看病,诊疗:牛体温38.8 ℃,心跳频率78次,呼吸频率31次,听诊瘤胃蠕动很弱;患牛想喝水,不想吃草料,不反刍,排少量稀黑便,诊断为瘤胃积食继发前胃弛缓。笔者立即对患牛瘤胃肷部双手进行交替按摩数分钟,感觉到牛瘤胃肷部有些软化了,就采用了上述“三步疗法”进行治疗。下午复诊,发现牛开始反刍,而且有了食欲;听诊瘤胃蠕动音增强,瘤胃蠕动次数明显增加;牛体温38.9 ℃,心跳频率76次,呼吸频率26次。8月1日上午再次复查:患牛开始吃草,反刍次数增加;听诊瘤胃蠕动音、体温、心跳频率基本正常;大便排量增多、成形。为防止复发,又采用了上述“三步疗法”治疗了一次。2日痊愈出院。以后走访畜主,患病公牛生长良好。

3.3 典型病例三

2018年6月3日,本地一农户饲养的一头3岁怀孕8个多月的一头青年母牛,突然得病。牛不吃不喝,不反刍,于当日上午来本站看病。问诊:此牛常年不见太阳,在牛棚内饲喂,而且饲草质量较差,粗纤维含量高,牛不易消化吸收。时间长了牛渐渐地食欲减退,直至不吃不喝,不反刍,畜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前来就医。诊疗:患牛体温、脉搏、呼吸三项指标数较正常;听诊瘤网胃蠕动很弱,手按压瘤胃肷窝部较软化。诊断此牛为前胃弛缓。右侧触摸胎儿博动明显,而且还发现患牛有不时摆尾、弹蹄症状,故断定该牛同时患有胎动不安病症。笔者当机立断肌注黄体酮注射液100mg,先安胎,以防不测。用双手交替按摩瘤胃肷窝部数分钟,再采用“三步疗法”中后两步治疗方法。患牛通过第一次治疗后,第二天上午开始反刍。第二天下午又照方法治疗了一次。第三天牛开始吃草、喝水。第四、第五两天在院观察,牛食欲增加,吃喝接近正常,出院。一个月后,患病母牛在7月11日顺利产下一头体重达40 kg重的公牛犊。

5 小结

笔者认为圆利针针刺肷俞穴,激活了瘤胃内的迷走神经,从而加强了瘤胃的蠕动力。笔者用膝盖会砖头用力撞击患牛的网胃部,使网胃兴奋起来。用小宽针针刺鼻中和通关穴见血,促使患牛尽快的反刍。患牛的瘤胃如同一辆机动车的车厢装满了过多的货物,网胃如机动车的发动机动力不足,上述“三步疗法”既给网胃增加动力,又给瘤胃进行卸载,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患牛瘤胃母牛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牛瘤胃积食诊断及综合防治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牛昏睡嗜血杆菌病与疥螨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试论肉牛病毒性腹泻流行现状及诊断防控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