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

2021-01-11 15:45葛向平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杀性肉汤革兰氏

葛向平

(山东省胶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 胶州 266300)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由于病原的感染部位不同而呈现败血症、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子宫积脓、睾丸炎和脓肿等病症。该病呈散发性、多形性或地方流行性[1-2]。一般无季节性,在气温骤变及多雨季节容易发病,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3]。

1 发病情况

2020年10月,胶州一农户饲养的20只3月龄兔,出现食欲废绝、咳嗽、呼吸困难、打喷嚏、流鼻涕。发病兔腹泻,排绿色稀便,眼结膜充血,个别兔出现四肢抽搐、歪头等神经症状,死亡5只,其它兔个别精神不振。

2 剖检症状

剖检死亡兔可见肺出血、气管环出血,肝脏肿大,表面有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点,脾脏呈现暗红色,表面有出血点,肠黏膜充血,有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

3.1 涂片检查 无菌取发病兔肝脏、脾脏剪碎,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显微镜下发现大小一致、两端钝圆的球杆状或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发病兔肝脏分别接种于含0.1 % 牛裂解血球全血及4 % 小牛血清的改良马丁肉汤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中,37 ℃培养24 h后,可见麦康凯培养基中没有菌落生长,而在含0.1 % 牛裂解血球全血及4 % 小牛血清的改良马丁肉汤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灰白色菌落。分离菌用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均符合巴氏杆菌培养特性。

3.3 生化鉴定 (1)糖发酵试验:取分离菌株接种糖发酵管培养基,37 ℃ 培养24 h后观察结果,能发酵葡萄糖、蔗糖、半乳糖、果糖,不发酵乳糖。(2)吲哚试验:将分离菌株接种于色氨酸肉汤培养基,37 ℃ 培养24 h,滴加Kovacs靛基质试剂2~3滴,立即观察结果,反应阳性。(3)氧化酶试验:取一片氧化酶试纸,用一滴无菌水润湿试纸,用玻璃棒或一次性塑料接种环挑取分离菌株涂于纸片上,观察1 min,呈阳性反应。

3.4 PCR鉴定 (1)引物设计:参照文献[4]设计多杀性巴氏杆菌PCR鉴定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460bp,序列如下:F:5’-ATCCGCTATTTAC CCAGTGG-3’,R:5’-GCTGTAAACGAACTCG CCAC-3’。(2)PCR样品处理:取分离菌加入含10μl双蒸水的小离心管中,95 ℃ 加热10 min,冰浴10 min后作为PCR扩增模板,用双蒸水作阴性对照。(3)PCR扩增及电泳:反应体系:模板 2 μl,10 × PCR Buffer 2.5 μl,25 mmol/L MgCl21.5 μl,2.5 mM dNTP 2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Taq酶0.3 μl,然后加水至25 μl。反应程序:94 ℃ 预变性5 min;94 ℃ 变性1 min,55 ℃ 复性1 min,72 ℃ 延伸2 min,共30个循环;72 ℃ 延伸10 min,转入4 ℃ 终止反应。经1 %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产物,被检样品出现460 bp大小的DNA带,阴性对照无条带。

4 结论

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养殖户病兔为巴氏杆菌感染,兔巴氏杆菌病是威胁养兔业的严重疫病,为避免该疫病的发生,应及时做好防控工作,按时免疫,一旦发现疾病,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与控制。

猜你喜欢
杀性肉汤革兰氏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兔源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1株藏猪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变质的肉汤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合作
儿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