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视角下师范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构建策略

2021-01-11 12:12郭瑞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郭瑞敏

摘要:本文探讨了TPACK理论的内涵,并基于TPACK视角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则、策略以及案例,为师范生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TPACK;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1世纪,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对于人们的思考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了现代化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将技术纳入到自己的学科体系当中,通过利用技术来实现教育的变革。因此本文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为视角,深入考察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法课程三者整合的特点,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TPACK的内涵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作为教师必须要具备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TPACK)能力,也就是必须要拥有科学教学知识的能力。包含了科学技术(Technological Knowledge,TK)、教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PK)和内容知识(Content Knowledge,CK)。即将上述的三种知识进行融合,形成一种专业的教师素养,并将其有效的融入到课堂的组织以及授课中。

二、基于TPACK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TK、PK、CK,三者同为一体、不可分割,要综合考量以上三个元素,从而达到技术知识、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融合。

映射原则:教师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科技术以及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分析学习对象,从学习对象整合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习者能够真正学习到知识。

技术合理性原则: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灵活使用信息技术,针对每个教学主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技术。

三、基于TPACK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分析

在TPACK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基于TPACK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三个阶段,分别是分析阶段、整合阶段以及评价阶段,并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

(一)分析阶段的策略

一是CK分析:基于TPACK教学设计的分析阶段,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即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小学数学理论、小学数学框架知识等内容,分析上述的知识内容,奠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二是PK分析,不同教学主题,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法。如在学习分数时开展“成语猜百分数”的游戏,即老师说一个成语,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百分数。比如可以此类成语有:百发百中、十拿九稳、一石二鸟等。

三是TK分析,在本文中技术分析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用技术分析,即教学过程中的软件技术以及硬件技术。另一部分是课堂技术,指的是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辅助教学技术,如通过几何画板制作三角形,在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不断变化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四是学习对象分析,不同的学生之间是有所差异的,尤其是数学学科,每个学生的认知层次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前需要结合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学生之间的兴趣点和层次点。

(二)整合阶段的策略

整合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阶段,即需要将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知识点内容的关键进行综合分析并整合,即将已知的TK、PK、CK三个元素内容整合在一起。

一是TCK阶段:即针对学习内容分析可以使用的教學技术,比如在教学几何内容时,需要采取哪些技术?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需要采取哪些技术?学生是否对于教学应用的技术熟悉和理解?总之作为教师,应当以CK、TK分析的基础上,明白学科内容的设计过程中应当采取怎样的技术。

二是PCK阶段:即在教学内容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就可以采取直观演示法。因此在PK与CK整合的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教育设计内容中,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TPK阶段:在TCK与PCK的整合后,需要对于TCK阶段和PCK阶段进一步整合和筛选,有的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教学内容,有的教学技术实施起来过于复杂。因此通过进一步的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使得教学技术和方法都可以符合教学内容,达到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三)评价阶段的策略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需要对教学过程的工作进行反馈,从而为教学设计的效果提供可以支撑的依据。基于TPACK的教学设计需要评价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策略等内容的合理性。通常情况,可以采取总结性评价以及自我反思评价这两种方式。

四、基于TPACK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分析

上文中已经详细论述了基于TPACK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为进一步体现具体的应用方式。本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开展教学,

(一)分析设计

(1)CK分析:本课是学生初步接触分数,知识跨度较大,在学习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建立分数的概念,懂得分数的意义。可以借助技术工具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实践,通过游戏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本课的内容。

(2)PK分析:本课主要是让提升学生分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问题导入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3)TK分析:多媒体投影仪,推拉式黑板,PPT等;长方形、正方形纸片、直尺、彩笔等。

(二)整合设计

第一步:请大家看一下PPT中展示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后,将学生的分法通过课件一一展示,把学生的想法用动画呈现。

第三:总结概念,利用动态图加强学生新知记忆。

第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折出自己的1/2。

第五:学生展示的作品。

第六:引用与本节课有联系的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展示给学生看。

第七:展示分数的组成。

第八:总结

(三)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阶段,根据TPACK理论设计了教师反思评价表格,在授课后,教师在教学设计后附的表格中填写自己的教学反思记录。其次笔者从练习测验评价,教学法认可度,学习方式及学生成绩4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具体的提问内容有你对分数的含义理解了吗?这你喜欢这节课程吗?你是否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方法?你喜欢和别的同学合作吗?测试的试题则可以利用平板或者PPT显示。

结语

综上所述,在技术与教学融合中教师是数学教学设计的关键,需要具备系统化的思维,灵活运用教学工具以及教学方法,定位科学的教学目标,创设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情境,采取合理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肖林,白彦芝,于波.小学数学专家教师TPACK水平的个案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教学版, 2016.

[2]彭旭宏,田娇玲.小学数学教师TPACK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7(5).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