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错题集的实践分析

2021-01-12 01:01唐曼丽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错题集实践初中数学

唐曼丽

摘要:强化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错误,将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成为宝贵的错题资源并加以应用和分析,将有助于发现初中生数学学习中薄弱环节,集中对错题进行分析,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错题集的应用加以分析,旨在促进错题集应用有效性的提升,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集;应用;实践

一、 收集学生错题信息

进入到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综合性逐渐增强,难度逐渐增大,许多学生将会在练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题,这些错题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让教师找出学生出现错误的规律,发现“教”和“学”中的薄弱环节,对相应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但是,教师要将学生所有的错题收集起来存在较大难度,教师需要对学生具有典型性的错题进行筛选和收集。

教师对错题的收集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通过学生的作业进行收集,作业包括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二是通过各阶段测试进行收集。教师在收集学生错题过程中,需要多关注中低层次学生的错题情况,这些学生的错题通常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不但能体现出教师“教”的过程中存在的弱点,也能暴露出学生“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对学生强调错题集的建立,自身也需要注重对有价值错题的收集,从而让错题集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宝贵资源。

二、有效分析学生错题

学生典型的错题能够将“教”和“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暴露出来,对错题的有效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加以优化和改进,无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错题存在三种基本类型,即粗心大意產生的错误、知识掌握不牢出现的错误以及思维定势产生的错误。

(一)粗心大意产生的错误

这种错误是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几率最高的错误。许多初中生在拿到题目时,首先运用的是感性判断,将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感性思维锁定,然后在根据自身对问题难度的判断,再形成理性思考。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一个三角形ABC中的两边,AB为3cm,BC为6cm,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多少?这是一道判断题,许多学生错选了“12cm或15cm”选项。其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对“等腰三角形”这一已知条件进行了感性判断,并未做深入的理性分析,进而未能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等相关性质定理对本题进行理性分析,造成本题错答。

许多数学问题在设计中,会有意考验学生的思维层次,学生一旦出现这种粗心大意的状况,就会利用浅层次思维匆匆作答,进而掉进数学题目设下的“陷阱”。教师针对此类错题进行分析时,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避免利用感性思维对问题进行判断,逐渐培养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分析数学问题的习惯。

(二)基础知识不牢产生错误

这种错题是低层次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他们在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或性质时,常常忽略了其中的部分关键要素,进而产生错答。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三角形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三条均不相等的三角形,第二种是等腰三角形,问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有的学生认为这种说法错误,他们认为三角形还包括“等边三角形”。这是典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情况,等边三角形是底边和腰相等的特殊等腰三角形。

导致这种错误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阅读不到位,对教师的讲解过度依赖。“三角形按照边的相等关系分类”相关内容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已经通过图表和文字表述体现出来,学生对课本内容阅读不细,导致答题错误。

(三)思维定势产生的错误

思维定势指的是学生在解题前已经对题目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受到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准备状态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做出错误的思考和判断。这种错误常常会发生在较高层次的学生身上。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有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两边分别为6cm和8cm,求三角形的第三边边长。许多中、高层次学生在日常解题中会受到常见的勾股数“6、8、10”的影响,将已知条件中给出的6cm和8cm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看待,形成了固化思维,认为第三边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进而,用勾股定理秋的第三边为10cm。这是比较典型的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解,实际上8cm也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三、借助错题集,进行数学教学反思

教师不仅需要对错题集中典型的错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还要对教学方式积极反思。

比如:学生出现“基础知识不牢”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教学方法有关,教师普遍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却忽视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未能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进而造成此类问题的出现。

教师通过对错题集分析和反思,不仅能够纠正学生错误学习和思维方式,还能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弱点,及时纠正,从而提升“教”要“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错题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典型错题的筛选、收集和整理,对典型错题加以分析,对错题集有效应用,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加以反思,从而优化自身教学方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庆岳.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5.

[2]董彩萍. 错题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 西藏教育, 2018(4):2.

猜你喜欢
错题集实践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中错题集的运用
高中数学错题集运用
合理利用数学错题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