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绿荫下的地球温度

2021-01-12 06:41
绿色中国 2021年12期
关键词:储存二氧化碳气候变化

德国诗人海德格尔写道: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人发出了“世界生灵天然地能在孕育它的自然母亲的怀抱中栖居”的企盼,勾勒出人类心灵家园归宿的美景。但是,气候变化让这一企盼的实现蒙上了阴影,我们的生存环境危机四伏。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找出其原因。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影响两大类。人类活动影响则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以及工农业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为此,国际上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两大途径: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在这种背景下,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受到国际关注。

森林碳汇间接减排的科学过程指的是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树木帮我们遮避烈日,森林和林产品能够截获和储存碳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供生物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还能帮助各国预防和减缓气候灾害的影响,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良方。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碳汇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加具有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不仅固碳量大,而且固碳时间长,只要不腐烂、燃烧,木制品固碳就会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森林不仅具有固碳功能,还具有其他众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森林不仅是最大的储碳库,还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库、能源库、基因库、绿色水库等,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物种、调节温湿度、改善小气候、维护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更好发挥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固碳作用,要持续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增量。经过长期持续努力,在全球森林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实現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既关乎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关系到各国人民福祉。实现林草业高质量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手段之一,也对于实现绿色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通过严格保护、大力造林、科学经营,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会稳步提升,地球上的绿荫将进一步扩大,人类的诗意栖居梦想终将会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储存二氧化碳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2007:绿色企业
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松鼠怎样储存食物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异质性储存服务器及其档案储存方法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