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坤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探寻生命的秘密

2021-01-12 06:41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武夷山公园国家

张志国

本期焦点人物

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星村大队桐木中队中队长  徐自坤

心灵独白:

我爱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一草一木

进入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镇桐木村,沿路植被茂密,不时可见多彩蝴蝶飞舞、藏酉猴欢快嬉戏。路边的青苔上,如云朵的野生银耳、像豆沙包的豆包菌,还有圆叶挖耳草、野生兰,以及溪流中的鱼儿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惊喜不断。

“快看,那是环游华纹蛇”“天上飞过的是林雕”……这些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执法支队星村大队桐木关中队中队长徐自坤眼中,已是见惯不怪。用他的话说:“我们就生活在国家公园。”

徐自坤的朋友圈俨然就是动植物世界的展馆。据他介绍,每次巡查他们都有新发现,如雨神角蟾、武夷山对叶兰、各种蛇蝶等;作为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已有超过1000个新物种在这里被发现。

在自然中认识自然

武夷山国家公园跨福建、江西两省,是中国唯一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被中外生物学家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

在武夷山,安徽人徐自坤一待就是19年。2002年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后,他便来到此地,长期扎根基层从事资源保护和科研宣教工作,而后又担任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执法大队桐木中队中队长,专司生态资源管护。

“武夷山拥有世界同纬度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公园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中国东南部唯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徐自坤说。丰富的物种、优良的遗传、多样的生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徐自坤热爱生物多样性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分类有着浓厚的兴趣,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植物资源情况、植被类型及珍稀动植物的分布,已成长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植物分类學科的带头人。

徐自坤说,巡护或野外考察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危险,比如会遇到毒蛇、黑熊、野猪之类的动物。如果搞长线调查,还容易迷路或摔伤。而夏季碰到毒蛇的机会更多。1983年,单位一个叫陈学金的同事就是被尖吻蝮蛇咬后没有抢救过来,去世的时候才20多岁,刚刚大学毕业两三年。徐自坤所在的桐木村还有两名村民被黑熊攻击过。

过去几年间,徐自坤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巡护考察中,发现了多个福建省新记录植物和一些珍稀濒危物种。

2015年4月1日,徐自坤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下偶然发现几十株通体纯白、肉质、寄生于小叶青冈树根上的一年生小草本植物,经鉴定为濒危保护植物帽蕊草。

据徐自坤介绍,帽蕊草天然繁殖力弱,加之人类对其生境的干扰,其野外数量相当稀少,上一次被记录还是1973年在漳州市南靖县。

2011年8月28日,徐自坤曾在野外发现一只雄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他至今还记得那只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名贵”的蝴蝶有多么美丽。“这也是武夷山生态的见证。”他说。

金斑喙凤蝶的寻获填补了中国昆虫学研究的一块空白。金斑喙凤蝶体长30毫米左右,两翅展开有110毫米以上,是一种大型凤蝶。它的翅上鳞粉闪烁着幽幽绿光。前翅上各有一条弧形金绿色的斑带;后翅中央有几块金黄色的斑块,后缘有月牙形的金黄斑,后翅的尾状突出细长,末端一小截颜色金黄。它常飞翔在林间的高空,也时而停在花丛间,其姿态优美,犹如华丽高贵、光采照人的“贵妇人”,因此人们称它为“蝶中皇后”。

2019年2月,南京林业大学外籍教授凯文等人在国际权威杂志《ZOOTAXA》发表广义角蟾属一新种——雨神角蟾。该新种发现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系凯文团队开展野外科研活动时意外所获。徐自坤全程见证了这一新物种的发现过程。

野外巡护 从黄冈山到大安源

野外巡护和科学考察是武夷山国家公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性基础工作。徐自坤向记者介绍了一次艰辛的野外巡护科考经历。

那是2016年8月16日,根据野外巡护安排及“黄岗山不同海拔植物多样性研究”课题的需要,他们计划巡护黄岗山-大安源线路,参与此次野外巡护和科考工作的共有10人,有福建农林大4名专家学者、保护区管理局4名工作人员和2名护林员。”

早上7点,大家匆忙吃完早饭,就乘车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路向保护区的核心区、华东屋脊黄岗山进发。经过近2个小时的颠簸,他们到达黄岗山山顶。大家快速穿戴好防护绑腿、帽子,带上简单的巡护装备和干粮,就向着东南方向大安源进发,开始了艰险无比的穿越丛林巡护之旅。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部最高地段,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奇峰怪石,竹海茂林,清流激湍纵横。由于此时还处于夏末,山上杂草灌木丛生,悬崖峭壁甚多,山间溪流无数,加上2008年冰雪灾害,一路倒木很多,根本找不到路,他们只能在杂灌中穿行、在河谷中穿梭,随时都有蚂蝗、虫蛇出没,巡护之路异常艰难。一路他们穿越草甸、灌丛、密林、河谷,每个人都不知摔了多少跤,很多队员手、脸多处被划伤,脚也磨出水泡,有三四名队员被蚂蝗叮咬。路上还偶遇一条竹叶青毒蛇,身体呈弹簧状,随时准备攻击的样子,大家只得绕道而行。

傍晚6点,持续走了9个多小时,天渐渐黑了,他们还处在海拔1000多米的密林中,距离山脚下的大安源还有20多里路,大家都加快了脚步,眼看过了黄角潭,就可以找到日常的巡护线路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但由于天黑林密,有一个队员一不小心在一个转弯处一脚踏空滑下了山崖,大概有四五米高,所幸摔在了沙土地上,只是胳膊有一些擦伤,没什么大碍。大家从悬崖下把他拉上来后,稍作休整,继续前行,晚上8点多,这名摔伤队员因体力透支,在一悬崖处腿脚发软又一次摔了下来,晕倒在路下,大家都十分着急和担心。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让两名队员寻找有信号的地方请求支援,通过卫星电话给局里汇报情况。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管理所人员、120医生及村民带上手电、补给食物、药品和氧气袋等爬了10多里山路连夜赶到大安源赶来救援。

夜幕中,天上繁星点点,大家坐在很窄的路边,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悬崖下。大家时刻关注着受伤队员的状况,及时用对讲机与救援人员汇报情况,等待救援队的到来。经过3个小时的等待,听到由远及近的呼喊声、看到点点光亮不断靠近时,队员们都打起了精神。与救援人员汇合后,大家都补充了一些食物,恢复了一些体力,继续往山下前进,直到凌晨2点多才平安到达了大安源居民点,终于结束了这次历时17个多小时艰辛难忘的巡护之旅。

徐自坤认为,虽然那次考察和巡护活动历经艰辛,但整个考察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收获的。一是沿途未发现盗伐、盗猎现象、茶山阔边及驴友活动迹象;二是积累了长线路巡护考察的经验教训,开展长线路的野外巡护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加强体能储备、做好线路策划),做好防护措施(防护用品、药品),才能确保安全和顺利完成工作任務;三是考察途中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野生动植物分布信息。

虽然野外巡护和科考工作艰辛危险,但作为一名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者,徐自坤热爱这份神圣的工作,同时他深感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好这片动植物的基因库。徐自坤说,这次巡护是无数次巡护中的一次,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开展下去。

用心保护好武夷山的一草一木

徐自坤说,我只是对植物的爱好,对生物多样性的喜欢,对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崇敬。为人低调,不喜张扬的徐自坤表示:我只想做一点本分的工作,做一点实事,全面了解武夷山的植物资源情况。

有时候徐自坤觉得自己愧对父母及家人。他在这个大山里已经过了好几个春节了,他的父母还在安徽老家,也没有办法尽孝。爱人和女儿在武夷山,他也是两周才能下山回家一次。

“如果能保护好这里原真性完整性,保护这里很多的珍稀特有物种,即使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徐自坤说。他告诉记者,很多村民不理解,为了个人一点利益,去扩大茶山面积、破坏生态环境。“我们就是要去执法,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现在考虑的工作就是怎么解决村民违建问题,怎么拔除林下套种扩种茶苗问题,怎么解决保护与社区发展问题。”

焦点人物小档案:

徐自坤,1977年8月出生于安徽池州。2002年从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到福建从事资源保护工作已近20年。先后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桐木管理所、科研宣教科、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部和执法支队武夷山大队桐木中队等多个岗位工作。多年来,徐自坤在基层一线,在资源保护、行政执法、森林防火、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猜你喜欢
武夷山公园国家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在公园里玩
开车去公园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赣闽两地签署协议:共同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