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法研究

2021-01-12 01:01黄俊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黄俊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调整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决定了教育过程的形式和教育方法。因此,要提高教学教学有效性,就要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要注重他们的思维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专心于教师的教育,还在于从学生的角度促进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室的设计重视知识、技能和运用,不再以书的内容为基础。这种类型的教育教育是有效的,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中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只是教育形式的变化,没有实际效果。小学数学作为新课程的一部分,结合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创造现实的学习场景,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生活化,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地提高。同时教室教育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态度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和努力。多数情况下,数学教育应应用于教育实践,并取得最适当的教育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数学是实践性强的学科。但是,有些数学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可能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关系。所以在学生的心中,数学和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師要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把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将大量数学信息引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加实际生活。我们经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的话,自主学习的意识就会变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如果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会大幅增强,数学会更加加热,产生良性循环,实际上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法的策略

(一)通过已有的知识实现学习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应包括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教学工程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工程,它要求教学内容的方法和教学情况与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育设计旨在为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目标提供支持,这些知识和目标可以通过学习来实现。因此,教育内容的创设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超越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学数学教育项目旨在为学生的新知识和新知识提供支持,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乘法公式的过程中,乘法公式表的记忆很枯燥。学生在记忆乘法公式表时往往会放弃一半,而且由于是机械记忆,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记忆,所以记忆时间一般很长。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游戏“乘法公式”。两个学生面对面地猜拳头,以确定问题的顺序。问题制造者可以随意制造问题(例如7x5,1x9)。完成问题后,其他学生可以快速说出答案。每一个问题都由双方轮流解决。那些计算错误的人将受到惩罚,游戏结束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枯燥的数学记忆转化为有趣的学习内容,竞争机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积极性,游戏打破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限制,促进了数学知识的更有效学习。

(二)从生活中培养数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它能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数感”,有效地激发学生形成科学直觉。我们的数学书以图片和文本为插图,所选的例子是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编写的。

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将抽象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阅读千克或克数到某些物体,每只手一公斤和一克的重量,酸奶、食用油和饮用面粉等常见物品的重量,从阅读到数字再到手工传递,建立质量单位空间感,培养数字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的实际,引导数学知识,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感受到数学的触手可及,看得见,感受到数学的无限生命力,,培养数字意识,发展数学意识。

(三)多样式课堂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会提出一些与学生思考后必须回答的问题相关的问题,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教师的提问环境不理想,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让学生了解答案,也可以转化为生活场景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当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直接问学生8-5等于多少。这个效果不好。如果情景设定好了,爸爸有5个苹果,妈妈有8个苹果。爸爸需要像妈妈一样吃多少苹果?首先,学生必须理解这门学科。他们会认为5加8等于8,然后从另一个角度看8-5=3。老师通过各种方式问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结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教育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教育形式如何变化,如何符合新的教学计划改革标准,教师必须关注教育在成功程度上的有效性。只有明确有效的教育理念,重视实效、方法和教育战略,才能充分发挥最适当、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运明.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陈雨.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3]郁敏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探究[J].陕西教育,2011,29(10):29.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