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2021-01-12 06:56杨佳凛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训策略高中

杨佳凛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感,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是为了让学生“从历史中学习,澄清得失”,从各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角度探索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今后良好的个人发展打下基础。然而,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教师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背诵。从长远来看,学生沉浸在高中历史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下,必然会阻碍学生对家乡和国家感情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庭和国家的感情;培训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感已被列入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重点工作。事实上,家庭和国家情感的培养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最佳诠释。高中生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家庭与国家情感的融合,使学生从小就有一个大格局,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从而影响个人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一、 家国情感的意义

所谓亲情国情,是指学习和探索历史的人文追求,反映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感受,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纵观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卷,历史试题越来越突出了历史的五大核心品质,家庭和国家的感情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家庭和民族情感的核心品质融入课堂。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培养学生家庭和国家情感的核心素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

(一)解析名人事迹,体会家国情怀

巍巍中华之魂,泱泱华夏之魄,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爱国先烈数不胜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点讲解历史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历史人物的民族情怀和爱国事迹进行充分的讲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以此来有效地奠定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和爱国主义情操。

例如,在进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教学时,笔者就将儒家学派的代表者“孔子”的事迹带到了课堂上。在这部分内容讲解之前,笔者就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当时“百家争鸣”的名人典故。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孔子的故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孔子可以说是最博学的学者,被称为“天之木铎”,之后也被冠以“孔圣人”“万世师表”等称号。

(二)创设真情实景,感受家国情怀

语言讲述与视频教学相比起来还是稍显逊色。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影视作品要求不断提升,反映真实历史事件的优秀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很少会展开相关视频资料的播放学习,这样的课堂气氛不但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感受不到教材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充分引进多媒体视频教学,选取优质的影视作品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影视作品当中,帮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触动下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去感受历史课堂的魅力。

例如,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笔者就首先立足教材,分析在整个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中较为著名的发明以及相关发明家,然后根据古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入手,为学生挑选合适的教学视频在课堂播放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科技创造感的历史教学课堂,通过视频把学生带入到当时中国的环境中,深刻感知这些发明家的爱国情怀。

(三)拓展历史知识,延伸家国情怀

由于家国情怀概念的抽象性特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难以理解与不好掌握的情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历史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史料图片、视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家国情怀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核心素養的培养。

(四)依托生活资源,引领家国情怀

生活资源就是在依托学生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风土民情或者历史名人足迹产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中的事件,将生活环境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笔者就以高铁的发展作为教学素材。首先,在课程的一开始,笔者将自己学生时代的书信、照片和手机带到了课堂上,由于现代的高中生没有见过这些东西,笔者就给学生进行了一一的讲解。之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来说一说通信工具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我国各个领域中的先进事例,拓展学生的视野,赞叹祖国的伟大。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不仅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还能够让学生彻底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光荣使命,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提升学生的内在动力。为此,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家國情怀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而不断优化,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在历史教学的全面渗透下,真正具备家国情怀,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景永顺.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210).

[2]张彩霞.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学资料培养学生家国情怀[J].家长,2021(9).

[3]杨莉.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1).

猜你喜欢
培训策略高中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策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