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语

2021-01-13 07:16三宅英雄麻晓芳
西夏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西夏文词根后缀

□[英]三宅英雄 著 麻晓芳 译

一、西夏语概览

西夏语(也称党项语)是党项人说的语言。党项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和甘肃、青海、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也称“大白高国”)境内,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西夏语实际上是西夏地区的官方语言,可能也是当时西夏境内少数民族的通用语之一。除了西夏语之外,境内还通行汉语、藏语和回鹘语。1227年蒙古征服西夏之后,西夏文字持续用于碑铭,已知时间最晚的党项碑铭是距离西夏故地遥远的河北保定出土的经幢,时间为1502年。

西夏语随后渐渐被人遗忘,直至清人张澍1837年在甘肃发现了夏汉对照的感通塔碑并辨识出上面的西夏文字,后人才知道居庸关云台券洞之中的未知文字也是西夏文[1]。但是西方的学者并不了解张澍的发现,因此伟烈也将西夏文误认作是女真文[2]14-44。卜士礼(1895—1986)是第一个辨识出西夏语的西方人,也是第一个识别出西夏字义的现代学者[3]142-160。

现今已知的西夏文全部来源于四种材料:(1)包括诗歌和国家法典在内的本土文献;(2)汉文世俗和佛典文献的译本;(3)字典和韵书;(4)包括钱币在内的铭刻文字。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由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于1908年在黑水城遗址中发现的。学者们利用发达的西夏语词典编纂和音韵传统,以及夏—汉字书《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文的藏文转写、西夏文的梵文转写等材料重构西夏语的结构与词汇系统。尽管材料丰富,但是西夏语仍有很多未解之处,许多观点也是捉摸不定。

例如,西田龙雄提出实际上存在两种西夏语言,一种是称作“黑头”的党项游牧者所说的语言,另一种则是称作“赤面”的党项农民所说的语言。西夏诗歌中就使用了这两种不同层次的词语:一个层次与其余西夏文献语料一致(即“词汇II”),另一个层次与诗歌一致(即“词汇I”)[4]34。

克平另一方面认为只存在一种西夏语,但是其中有一种特殊的专门为礼仪设计使用的“仪式语言”(即西田的“词汇I”)[5]28。

多数学者认为西夏语只是一种语言,同时也避免了类似未知语言的诗歌词语有关的争议。这些不寻常的词语仍未得到深入研究。

除非特殊情况,本文其余部分仅讨论大量西夏文献所体现的无疑是藏缅语的语言。劳费尔把猡猡(彝语)和摩梭(纳西语)看作是西夏语的近亲活语言并为西夏、猡猡和摩梭三种语言创造了一个“西-罗-摩”语支[6]1-126。近几十年,西夏语被假定为羌语支的一员。尽管在今羌语支的范围内已无人在说西夏语,但是西夏语的趋向前缀及元音高化等特征与羌语支语言相似[7]327-352。但是,具有共同的类型学特征不一定会有共同的祖先。尽管西夏语和羌语支语言的地理距离也许使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但两者的共性特征可能是扩散(diffusion)的结果。最近,向柏霖基于共同创新将西夏语归为缅-羌语支下大嘉戎语的党项-普米语支内[8]2。根据向柏霖的观点,党项语和普米语有三个共同的趋向前缀。在他的谱系分类中,尽管都属于缅-羌语支(中国境内的藏缅语,云南和四川境内的非汉语),但西夏语与猡猡和摩梭相去较远。

西夏语是一种SOV语言,具有孤立语、黏着语和屈折语的类型特征。修饰性形容词在名词后,使用后置词而非前置词。

西夏语两个最典型的特征,其一是独一无二的文字系统(少数民族语:传统和现代书写系统),其二是全部以元音结尾的丰富的韵部。

马提索夫曾将西田龙雄的相关成果译作英文[9],此外还有格林斯蒂德关于西夏文字的专著[10]。

索夫洛诺夫、克恰诺夫[11]和西田龙雄[12]发表了西夏语音系构拟的基础,两者都考察了每个韵部构拟的依据。而龚煌城通过考察音韵转换建立了其构拟系统。这三种主要的西夏语语音构拟结果都已面世,详见索夫洛诺夫[13]、李范文[14]和荒川慎太郎[15]。三宅英雄也发表了西夏语和初期党项语的构拟结果[16]244-261,后者指的是通过内部构拟还原的党项语早期阶段。随后向柏霖又替换了首次对初期党项语尝试性的部分拟音[8]。本文中的初期党项语形式是对三宅英雄和向柏霖的进一步修正。

现今并无综合性的西夏语语法成果面世,但是克平《形态学》的研究范围远远超过了形态学的范围[17],并且荒川慎太郎也探讨了佛经文献中包含的特殊语法现象[15]。对西夏语语料进行完整的统计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西夏语语法是十分必要的。

西夏语的标准字典是李范文的《夏汉字典》[14],字典中使用了龚煌城的拟音,其中西夏文字的排列序号也被广泛使用。

许多西夏文献都已经被释读。向柏霖对《新集慈孝传》的解读成果对语言学研究很有帮助,因为西夏文本标注了每个语素的汉文对译,以及每个字的拟音和法文译文[18]。

史金波《西夏文教程》是西夏语的第一本教材[19]。

西夏文字在2016年加入Unicode 9.0。这些文字按照共同部件、笔画数量以及笔画次序编排。党项人本身原本的文字排列顺序已不得而知(现存的西夏语字书均按照读音编排)。因此,西夏文字加入Unicode对将来语料库的统计研究十分有帮助。

二、语言描写

2.1 语音

本文所有斜体字为融合了龚煌城(本身也是索夫洛诺夫系统的延伸)和荒川慎太郎的转写系统。这个转写系统是更可取的注音方法,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因为现在很难或者不可能提供一个完全确定的语音系统。

2.1.1 辅音

表一列出的辅音排除了并非普遍构拟的辅音,例如f、、ld和非常神秘的西夏语音韵学中“第四类”塞音。

方括号中国际音标的音值只是近似音值,且不包含潜在的音位变体,例如浊塞音可能前鼻音化(prenasalized),舌根擦音x、ɣ可能有喉音变体h、ɦ。

v[υ]和w[w]是音位/w/在互补分布中的变体:v出现在音节起始而w出现在其他位置。声母-介音组合/Ɂw/转写作w-。

表一

表二

2.1.2 元音

西夏语有六个基本元音。

高中低前i[i]e[e]央y[ə]a[a]后u[u]o[o]

西夏语的105韵明显几乎都以这六个元音的各种变体结尾。这些变体最初至少有一部分都连接已经消失的辅音[16][17]。这些变体可以从五个维度来描述。

1.“等”:现代学者认为西夏语有三个或四个“等”,与汉语音韵学中的“等”相对应。但是对于等的解释并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在音节末尾用数字标注“等”,这样可以避免拘泥于一种或另一种解释,例如:-a3是三等a-韵,因此被构拟为i^a[13]、ja[20]、aː[15]以及a[16]。-0指的是目前所见西夏文韵书无法决定的等。

2.鼻化描写为韵尾-n,例如-an1[ã]。

3.紧元音描写为韵尾-q,例如-aq1[a]。

4.卷舌音描写为韵尾-r,例如-ar1[ar]。

5.未知区别特征描写为韵尾添加-’。龚煌城将这个区别特征构拟为元音的长短(例如,-a1[aː]),但是无论是对音还是亲属语言比较的证据都无法支持这一观点。

所有的元音都有对应的等。其他四个特征是任意的,并非一定同时出现。例如带有卷舌特征或者未知特征的元音不能同时具备紧元音的特征。

表二列出了所有可能出现的除了等以外的元音特征。

元音类型的不平衡分布可能将在未来的构拟中弥补。

2.1.3 音节

西夏语的音节结构为C(w)V(w)+声调。介音-w-不能出现在唇音后。唯一可能的韵尾辅音是-w-,只能前接e、er、e’或者i。

2.1.4 声调

西夏语至少存在“平声”和“上声”两个声调。声调的名称可能只是沿袭了中古汉语音韵学的传统,而不是具体描述声调的调型。但一个西夏文字书的抄本中却列出了一个残缺的“入声”音节,这些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中西夏字的声调在音节前用数字标示:0=现有西夏韵书中无法确知的声调,1=平声,2=上声,4=非常少见的入声。(这个数字系统是基于汉语模式。3在汉语中所代表的“去声”在西夏语中并未出现。)

2.2 词汇

西夏语词汇的核心由单音节词根和词缀构成。尽管西夏语中存在许多不知起源也不能分析的非音节词语,特别是所谓的“仪式语言”[5],例如:1ka1 1o1“月亮”,与之对应的“非仪式”同义词是2lhiq4<初期党项语*S-la-H,同源的书面藏文zla和书面缅文la。这些不明确的词语可能反映的是被隔离出的底层语言词语。除了这个潜在的底层,西夏语中还有两个汉语借词的层次[21],从汉文借来的梵文[22]266和一些借自或仿造藏文的词语。

2.3 形态

西夏语的词语带有丰富的辅音转换、元音转换和声调转换,以及反映了早期特征的派生词缀[16][17]和重叠[20]611-612。这些变化过程显然不是这种语言的文字创制之时的产物。

尽管西夏语名词不存在变形,但西夏语动词却带有屈折词缀。值得注意的是,西夏语的趋向前缀还可以表示完成体并且还衍生出表示命令式的功能,例如:1ao-“向上”存在命令式的派生词1e4-<初期党项语*Ɂa-j-。前缀的选择可能显而易见(例如1sho1“升”搭配了向上意义的命令式前缀1e4-),但是常常是动词惯用的前缀(例如尽管没有向上的位移意义,2tse4“理解”的完成体形式仍是1ao-2tse4)。

关于方位与词缀的关联以及趋向/完成体与命令前缀的匹配等问题,学者们仍然存在部分争议。

另一个有趣的是从代词语法化而来的一致关系后缀,用以指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主语和宾语。此外,还有一系列带有不同元音特殊词根(词根2)的动词,出现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单数主格后缀之前。这个现象的例子参见动词2le4“看”,词根2带有i元音(见表三)。

从历时来看,词根2常常是一个*-w宾格后缀附加在词根1上派生而来[23]17-27,例如:2li3<初期党项语*2le4-w。词根2并不单独出现,但是词根1本身也可以表示一个第三人称主语(如果动词是及物动词,也可以表示第三人称宾语)。

表三

2.4 句法

西田龙雄[22]266-267用《番汉合时掌中珠》中的用例构建了西夏语句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a)修饰语名词/所有者+被修饰名词:

1.1 tsir’4 1bar1

法 鼓

“法鼓”

(b)名词+形容词性修饰语:

2.1 bar1 1khwe1

鼓 大

“大鼓”

(c)宾语+动词:

3.1 bar1 1tsuq1

鼓 击

“击鼓”

这些结构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句:

4.(2nga1)1tsir’4 1bar1 1khwe1 1tsuq1-2nga1

(我) 法 鼓 大 击-1SG

“我击大鼓。”

西夏语的主语可以省略,尽管它们可能常常被保留,甚至已经被动词后缀指示出来。

疑问句由三种类型的语素构成。

(a)句末助词2mo1(<“或不”如果与1mi4“不”和其他m-否定):

5.2 ni4 1ma4 2ngwu1 2mo1?

你 母亲 是 PRT

“是[这]你的母亲?”

(b)动词前缀1ao-(一个与趋向/完成体前缀同音同形的前缀):

6.2 jan2 2tse4 1tha1 2lheq4 1ao-2shwo3 2thseq4?

菩提萨埵 佛 国 Q-装饰

“菩提萨埵会装饰佛国吗?”

(c)Wh-词语:

7.1 phi4 2gha1 2the42so4?

意 LOC 何如

“[汝]意何如?”

名词使用不同的结构表示计量。

(a)数字+名词:

8.1 soq1 2di4

三 字

“三字”

(b)数字+量词+名词:

9.1 soq1 2khu1 2wyr4

三MW写

“三种著作”

(c)名词+数字+分类词:

10.1 cha3 1ny’4 1beq2

道 二 CLF

“二道”

以上所有关于数量的结构都可以独立使用。西夏语还有两种不能独立使用的“准数量结构”,必须附加名词使用,可以翻译成“一”。

1ao“一”在名词(例11)和分类词(例12)前出现。

11.1 ao 2gwi4

一 词

“一个词”

12.1 si4 1ao 2phu1

树 一 CLF

“一棵树”

2gy4“一”或者出现在没有形容词修饰的名词前(例13)或者在无论有无形容词修饰的名词后均出现(例14和15)。

13.2 gy4 2dzwo4

一 人

“一个人”

14.2 gi4 1tsen1 2gy4

子小一

“一个小孩子”

15.2 si4-2dzwo4 2gy4

女人 一

“一个女人”(2si4-2dzwo4是一个如(1)一样的名-名复合)

与其他数词不同,2gy4在名词后的位置上不能后接分类词。他可以在表数结构后独立使用,例如:1lew1“一”可以作为页码独立使用。

16.1 lew1 1luq1 1biq4 2gy4

一石墙一

“一堵单独的石墙”

指示词既可以作为代词独立使用(例17),也可以在名词前使用(例18)。

17.2 thy4 2su4

此 如

“如是”

18.2 thy4 2chha3

此 德

“此德”

名物化用2mer4来指示(“人”,例19)或者无标记(例20)。

19.1 sy4 2mer4

死 NMLZ

“死亡”

20.1 lon3 1rir4 1ao-2rer1

运 得 Q-多

“运常得?”

用后置词表示格范畴。

21.2 zew’1 1dzeq4 2ngu1

忍超INS

“用超忍”

像直接在名词前的修饰性名词,关系小句,它们不再使用任何相关代词或者作定语性的动词后缀。

22.1 e4 2non2 2le4 1ne’4

现 魔 见 心

“一心见不祥之兆”

形容词可以在名词前构成复合词。

23.2 leq4-2lyq3

大地

“大地”

例24短语是默认的名-形语序,与例23中的复合词进行比较。

24.1 dzuq4 2leq4

雨 大

“大雨”

前置形容词可以分析为短小的关系小句,例如“地是大的”。这也许体现了汉语的影响,例如:2leq4 2lyq3可能是仿造汉语“大地”而来。

向柏霖[8]266曾给出西夏语的动词模板,见表四。

表四

他归纳的末尾情态后缀,本文解释为疑问后缀2mo1(例5)。下文部分模板的用例多源自向柏霖[8]。

25.否定

1na4-1mi4-1u2

PFV-NEG-见-后

“[他]未见”

26.情态前缀

2ni4 1ke4-1chhy3-1me’4-2na4?

汝 PFV-POT-梦-2SG

“君有梦否?”

27.组并名词

2gi4 1e4 1ky4-2dzu4-2pho4-2na4.

子 OBL PFV-主-行-2SG

“而令君之子主”

28.助动词

1tshe’4-1phi4

说-CAUS

“令说”

29.将来时和体

2wu1-2na4-1e4-2si4

助-2SG-FUT-PRF

“将助你”

动词可以同时连接完成体前缀和后缀。

30.2 vy3-2lhi4-2na4-2si4

PRF-收(词根2)-2SG--PRF

“你收到”

( 译 自Miyake Marc Hideo,“Tangut”,载Rint Sybesma 编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Boston·Leiden,2017,pp.267—274。)

猜你喜欢
西夏文词根后缀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西夏文獻庫研究的過去和未來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讹误汇考
武威亥母寺遗址新出土西夏文《普贤行愿品》残叶考释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试论掌握词根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词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两种方法实现非常规文本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