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饮食营养管理及体重调节研究

2021-01-13 17:21孙晓艳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2期
关键词:体操脂肪体重

孙晓艳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 130000)

体操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仅要锤炼自己的技术动作,提升运动强度,还要不断补充营养并控制体重,保持最佳体型,使自身保持体操比赛的最佳形体状态,获取更高的分数。随着运动营养学的诞生,饮食营养管理与体重调节已纳入体操运动日常训练体系中。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国家体操运动队二线队10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基础情况进行追踪检测,获取相关数值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对国家体操运动队二线队教练员及行业训练专家进行走访调查,咨询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不同阶段的饮食营养问题,并进行实地考察。对调查对象的日常训练、饮食、体重、体脂等数据进行收集、测量和统计,监测矿物质、维生素、食物摄入、血常规、体脂成分、生化指标、能量供给与分配等数据,结合网络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饮食营养特点

体操运动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体重要求格外严格,技术动作消耗主要以无氧功能为主,因此体操运动员必须在饮食热量和能量消耗之间找到平衡点。通常情况下,男子体操运动员每天需要消耗3 500~3 800 kcal,女子体操运动员每天需要消耗3 000~4 000 kcal,在摄入这些热量饮食的同时还要保持体重和形体控制。在综合考量体操运动员力量爆发力需求和体重形体控制需求的条件下,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应在饮食营养管理中有所提升,配合优质蛋白质,帮助体操运动员有效修复运动后的肌肉组织损伤,并搭配富含水溶性的维生素,促进脂肪分解,通过合理饮食,保障能量供应,在保持肌肉重量的同时降低脂肪转化率,提升脂肪分解效率。

2.2 训练期体重控制的饮食营养管理干预

体操运动训练期间,对于需进行降体重的运动员要适当限制食物热量的摄入,但也要兼顾肌肉修复和体型控制,应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食品,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通常情况下,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食物比例为14%、30%和56%,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1.5~2 g,保障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量,避免出现负氮平衡现象,通过这种饮食摄入模式获取更多的血红蛋白,实现运动机体肌肉质量和爆发力的有效提升。

采取科学有效的饮食管理办法达到降体重的最佳效果。膳食营养师会在日食种类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单次摄入量,进行饮食营养管理,将每天定量的食物分5份,从早到晚训练结束每隔3 h进餐一次,食物品种以鲜菜、水果、精瘦肉、脱脂乳品、蛋、奶等为主。日食水果应挑选含糖量较低的果类,适当给运动员补充维生素和盐,确保留在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使多余的脂肪燃烧得更快,防止脂肪在体内沉积,帮助运动员减重,实现形体塑造。

2.3 赛期饮食营养特点

赛前准备阶段为了进行良好的机体营养储备,要严格把控进糖时间。为了促进肌肉收缩,要搭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赛进行阶段的饮食要以少量多餐为主,禁忌食用酸性食物和脂肪类食物,以面包和水果为主,注意食物保温,配备饮用富含微量元素的水。比赛结束后,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充适量的糖。体操运动员在得到充分休息后往往需要摄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搭配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应为其提供一些有益消化的蛋白质,饮食总体要保持清淡。

3 小结

3.1 合理控制体重

要把握科学饮食营养管理与体重控制之间的关系,科学调整饮食营养结构,不损害脂体重,坚持低热量高蛋白饮食,减少主食,多食新鲜瓜果蔬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保持肌肉强度的同时,合理降低体脂率,保持运动能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2 优化饮食营养补充

要做好赛前饮食营养调节,通过多样化的高质量饮食,降低赛前耐力训练量,最大限度帮助其储备糖原,达到40%肌糖原的目标。

比赛阶段要采取适当的饮食营养策略,以浓缩的高渗溶液为主,搭配高纤维主食和新鲜水果,避免过量或过低的饮食介入。比赛结束后,要快速进行膳食营养补充,补充电解质,恢复体能,提升肌体蛋白质合成速率。要通过补充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的方式防止出现贫血现象,提升机体神经细胞功能。

4 结语

体操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体重和体型要求较高的竞技运动项目,训练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饮食营养管理来实现科学的体重调节,最大限度地控制形体变化。教练员要结合每名运动员的体质特点及不同阶段饮食营养管理策略,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营养摄入体系,帮助体操运动员时刻保持膳食的动态平衡状态,使其体能和能量代谢保持在较高水平,获取更好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成绩。

猜你喜欢
体操脂肪体重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反派脂肪要逆袭
头脑体操
思维体操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