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三阴乳腺癌脑转移的价值分析

2021-01-15 04:26姜卫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阿帕病程病灶

姜卫娟

(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三阴乳腺癌脑转移往往存在于乳腺癌病程终末时期,转移灶朝向患者脑皮质以及脑白质交界处发展,也就是在供血丰富转为供血贫乏过渡线,此种病情的症状以耳鸣、头痛与耳聋为主[1],现阶段放疗作为乳腺癌脑转移患者集中治疗方式,存在延长肿瘤进展与减轻患者疼痛的作用。而增加阿帕替尼药物治疗存在更好的治疗成效,所以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开展医学研究,取得以下治疗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乳腺癌脑转移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即基础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是40。基础组患者年龄在39~73岁之间,平均是(52.3±4.8)岁,病程9个月~2年,平均病程(1.3±0.4)岁,这些患者包含单发病灶18例、多发病灶22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是(54.7±5.1)岁,病程10个月~2年,平均病程(1.5±0.2)岁,这些患者包含单发病灶20例、多发病灶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与病程资料对比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基础组人员进行放疗治疗,选择型号为PRIMUS/M的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施加6MV-x射线外照射,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头部通过热塑面罩加以固定,通过3毫米间距持续对头部进行CT扫描,对应范围在颅顶与颅底线下大约为5厘米。接下来从两侧野对穿照射,每次1.8~2.0 Gy,每周照射五次,总剂量保持为40 Gy[2]。必要情况下进行局部加量操作,配合降压处理,也就是对患者实施腺上线皮质激素和甘露醇药物,目标是减少局部加量生成的脑水肿;

给予实验组人员进行放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每日口服一次,剂量是425 mg。在此期间若患者产生高血压情况,适当减少剂量,若患者表现出身体不耐受情况,要即刻停止药物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治疗有效性,其中痊愈是指患者症状全部消失,脑转移病灶消失大于一个月;好转是指患者症状部分改善,脑转移病灶减少量在50%之内;无效是指患者患者症状没有消失,脑转移病灶增加25%甚至产生新病灶,治疗率=痊愈率+好转率[4]。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包含胃肠道损伤、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降低等,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做好医学统计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x2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率

实验组患者乳腺癌脑转移疾病痊愈治疗、好转治疗与无效治疗分别是20例、18例、2例,基础组患者各个治疗项目的人员分别是18例、17例、5例,实验组患者总治疗率为95.0%,明显大于基础组患者治疗率8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患者治疗效率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2例胃肠道损伤、3例骨髓抑制、2例白细胞降低、3例血小板减少;基础组不良反应情况:4例胃肠道损伤、6例骨髓抑制、3例白细胞降低、5例血小板减少。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率是25.0%,较基础组患者产生率45.0%小,表明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可以控制疾病治疗不良反应的产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 患者不良反应产生比较[n(%)]

3 讨 论

三因乳腺癌主要是雌激素手提和孕激素受体呈现阴性特征的乳腺癌患者,此种乳腺癌疾病好发于年轻患者,产生较强的肿瘤侵袭性,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愈后成效不佳,生存率比较小。并且此种疾病针对内分泌治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均不产生效果,治疗以化疗为主,和其他形式的乳腺癌疾病加以对比,三因乳腺癌存在化疗与放疗较高的敏感度,然而若仅仅是常规化治疗,愈后效果依旧不够显著[5],所以要配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乳腺癌患者在脑部转移的状态下,患者自身生存期限和质量会逐步降低,所以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往往通过局部肿瘤发展控制进行,因为脑部转移进程比较快,在原有病灶治疗之前,要对脑转移瘤加以治疗。放疗为一项基础治疗方式,然而取得的成效不够显著。

本次研究中引进阿帕替尼治疗药物,基于本质此种药物为小分子血管生成物,作用在患者VEGFR2上,同时在细胞中发挥效用[6]。VEGFR2会刺激患者肿瘤,继而激发末端羧基磷酸化,进一步发展为肿瘤血管,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标。要想预防三阴乳腺癌,要注意几点:首先是不要乱吃保健品,目前市场中存有诸多女性保健品,这些保健品之中会存有一定雌激素,其在给女性带来延长青春的功效过程中,也会增加女性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几率,造成癌变风险;其次是从小抓起,乳腺癌是成年人人群的一种疾病,然而呈现低龄化倾向,由于大部分的家庭均是独生子女,家长会不间断的给孩子摄入高热量与高脂肪类型的饮食,甚至盲目的购买保健品,这样使得女孩子生长发育加快,所以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注意,预防好乳腺癌疾病;最后是不要过晚生育,一些在30岁左右的女性才打算生育,然而这些人们不知道自己会失去抵御乳腺癌能力的时机,因为女性孕期会使得乳腺上皮出现一些变动发展到成熟化,这样上皮细胞具备一定的抗基因突变能力,生成大量孕激素,继而保护女性的乳房健康,因此女性要在适当年龄生育,提高机体抵抗乳腺癌能力,更加健康的成长与生活[7]。

在本次实验中,选择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操作,即对放疗治疗以及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分别记作基础组与实验组,进而探索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引进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方式可以显著增强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乳腺癌脑转移症状,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即实验组患者总治疗率为95.0%,明显大于基础组患者治疗率87.5%,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2例胃肠道损伤、3例骨髓抑制、2例白细胞降低、3例血小板减少,对应不良反应产生率是25.0%,较基础组患者产生率45.0%小,表明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可以控制疾病治疗不良反应的产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对于乳腺癌脑转移的疾病治疗,应优先选择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手段,推动医学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阿帕病程病灶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