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1-01-15 00:45吴少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2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

吴少玲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被党和国家提到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而劳动教育的实施除了以学校课堂为主阵地外,家庭的配合以及社会的支持也很重要。根据目前研学旅行区别于常规教学的独特教育手段,可通过校外资源实现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练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研学旅行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分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劳动教育政策也在不断演变。从建国初期,劳动教育只是简单的生产劳动,到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加注重综合全面育人。教育,是把一个自然的人逐渐转化为自然与社会统合的体脑结合的劳动者的过程,而劳动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会不断渗透融合到德智体美劳的全过程之中。

一、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新课标的改革是为了全面贯彻实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我们在劳动教育方面似乎有所欠缺。因此,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等,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

党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为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劳动教育的改革,指明关键性的方向,从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共同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到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到202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研究制订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这些文件的颁布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系统的决心和恒心。

二、劳动教育的现状

国家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但目前学生劳动素养的缺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之间产生矛盾的后果。

(一)学校劳动教育片面化。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获取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甚至出现了以劳动作为惩罚的现象:上课捣蛋,课间追逐的学生增加劳动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免除劳动,长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劳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二)家庭劳动氛围单薄化。

家长对于劳动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孩子,有的家长持有“只要学习好,一切好商量”的观念,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以致培养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连鞋带都不会绑的孩子不在少数。

(三)社会劳动观念偏颇化。

自古以来,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样的思想将读书人与劳动人民分割开来,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社会劳动分工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到社会大众、家长、教师和学生对于劳动、劳动者和劳动教育的认知。

加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诉求。因此,通过劳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会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培养自觉劳动的习惯。

三、劳动教育与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劳动素养教育不是狭隘的“爱劳动”的思想教育,也有别于劳动技能培训,而是指向人的生活实践智慧的劳动素养培育。即,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尊重劳动、乐于参与劳动的生活态度;掌握获得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劳动知识技能的方法,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勤劳、诚实、坚韧、创新等优良的劳动品质,具有课程定位的德育功能归属。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劳动教育内容的编排上,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而安排了对应的侧重点和要求。

结合上表可看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劳动教育主题的相关内容,是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呈螺旋上升的方式来架构的。从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从而掌握简单家务劳动技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劳动责任心到在学校中承担值日生责任,感受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付出,珍惜劳动成果,唤醒社会责任心,让学生明白劳动是一种社会担当。

四、研学旅行中实践劳动

如果说小学《道德与法治》科从理论上系统地学习了劳动知识技能、培养了劳动情感意识,那么,劳动行为习惯则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我们讲求知行合一,劳动教育中的“行”体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要依靠劳动实践体验平台。目前,我们的劳动实践平台大多是在家庭中,以整理房间、清洗衣物、做简单饭菜为主,有条件的学校则会举办折叠衣物比赛、系鞋带比赛等,由于时空的局限,劳动实践很难以集体性的方式呈现。

在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发展改革委、 公安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文化厅(局)等11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笔者认为,研学旅行为学校的劳动教育打开了一扇门,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研学旅行强调学生从个体生活走出来,走进社会和自然中,进行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真切地获取到对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独特感受,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而劳动教育不正是需要学生走向生活,感受生活吗?因此,在研学旅行中进行劳动实践,是学生将《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学会动手动脑,促进身心健康,训练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好机会。

(一)研学旅行劳动实践案例

一份“有效”的研学旅行计划,应当是依托當地旅游教育资源、学校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实践摸索中提出来的。基于对研学旅行本质的理解,及对当地劳动教育资源的协调,笔者学校按照年级的不同进行了一次不同主题的研学旅行。

一到三年级进行了以“乐耕田园,劳动光荣”为主题的研学之旅,以儿童和自然为中心,加以古代劳动耕作感受和学生个体制作体验,是融历史、人文、自然为一体的研学旅行课程。四到六年级则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以军旅历史和生活体验为主,拉近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感受抗战时代的艰难。

1.乐耕田园

在田园生活当中,学生重归自然,跟随着开耕仪式,在鼓号声中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劳作的生活。通过农耕种植等别具一格的活动,使学生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更形象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养成珍惜粮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通过整场活动,希望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励志成为一个热爱劳动、关心环境、崇尚科学并具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新一代人才。

2.重走长征路

让学生以红军战士的身份参与训练,从走长征路、户外拓展训练到自己动手煮饭,通过更换服饰、还原抗战情境,让学生更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并在其中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体会到劳动光荣。

(二)研学旅行案例分析

1.研学旅行的主题

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大主题,围绕着劳动教育,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道德与法治科內容展开了研学旅行。如,“乐耕田园”中,学生们在石磨豆浆、中草药香包制作、DIY制作以及插秧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重走长征路”,在煮饭环节,学生只有通过协同合作,将十八般武艺施展开来,才能成功地端上饭菜。更重要的是,通过重走长征路,学生在湿透的汗衫中明白当年革命战士的英勇无畏,明白自己作为青少年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幸福生活。

2.研学旅行的内容

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案例中内容的侧重点是有所偏差的,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以及《道德与法治》科内容的编排进行设计的。“乐耕田园”重在让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体验自然环境中的劳作,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同时明白农民伯伯的辛苦,从而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重走长征路”则强调要让四到六年级的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成年人身上的责任,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3.研学旅行的开展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乐耕田园”更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劳作中收获体验;“重走长征路”则注重学生的情感收获,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担当。

4.研学旅行的反馈和反思

在两个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让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反馈。通过口头交流、展览分享等形式,我们和学生回顾了在研学旅行中发生的愉快或者艰难的经历和体验,发现学生们对这种形式的研学旅行都很感兴趣。在本次研学旅行中,由于较多地关注了学生的表现,导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以及现场导师的表现,在今后的策划中可更多地关注。

《道德与法治》在劳动教育中的内容编排是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怎样将课本上的内容更好地转为学生内在的独特体验和生活技能?笔者认为,除了常规的劳动场景,我们还可以通过研学旅行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摸爬滚打。研学旅行通过身体的体认、体知建立起学生与自我、他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系;而以地方为媒介,研学旅行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帮助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开启一趟认知之旅。寓身认知和地方本位教育阐释了研学旅行的深度,而将之与游玩相区别,进一步升华了研学旅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峥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劳动素养教育的内涵与实践[J].福建教育,2020(21):45-47+61.

[2]钟生慧.研学旅行设计:理论依据与实践策略[D].杭州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