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思政方案与思政评价探讨
——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为例

2021-01-16 08:35刘少兵潘海玉张艳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合格考核

刘少兵,潘海玉,张艳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好高等教育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而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等长效机制。”[2]

1964年,Krathwohl等提出了教学的情感分类体系:从接收到价值性格化“适应->遵从->接受->偏好->整合”5个层次[3]。1977年Hannal等提出了教学目标应该包含3个领域:认知(智力过程)、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4]。除了获得专业技能,高校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也是有必要的。算法课程组教师在讲授算法课程时已经将思政融入课堂,将融入方式分享出来供读者探讨;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评价方式,这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实施方案

1.1 用思政案例(元素)启发学生

该课程组认为,基于OBE理念,在帮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同时,将思政元素隐性融入课堂教学是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学习和摸索,该课程组拟采用的方案如表1所示。

1.2 用专业工程背景来说服学生

“百闻不如一见”,多数学生对大道理听之任之甚至还会带来消极影响。笔者先后就业于研究所(2年)、ICT企业(3年),这些工程背景能够让笔者在授课时比较容易引入相关案例。尽管多数学生不一定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但至少有为家庭之崛起、个人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动力,个人的求职离不开社会、国家的良好发展,个人求职、个人发展才会更容易得到满足。

表1 思政案例(元素)(摘选部分)

1.3 用饱满的教学热情打动学生

无论“树人”还是“立德”,如果主讲教师都不能热爱自己的三尺讲台(疫情期间甚至变得越来越小了),如何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

那么教师如何保持饱满的教学热情,笔者认为主讲教师要真正爱护、尊重甚至“敬畏”学生,“有教无类”,笔者一直在坚持学习新知识,但仍然心怀惴惴,怕学生问倒自己。这样教师也会更宽容学生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避免用教师的权威去压倒学生。主讲教师做到了爱岗敬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会充满热情,学生就是未来,整个社会乃至我们的祖国就会日益强大,这就是朴素的课程思政。

1.4 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讲好课程思政,主讲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虽然笔者人格是否高尚是需要他人来评判的,但高尚的人格肯定是教师修身的目标。先明道,后悟道,再传道,讲课程思政时主讲教师先要做一名有人格魅力的人。笔者所理解的教师人格魅力大致包含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业务水平较高,正直善良,幽默还带点自嘲等。

2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

Bloom教学目标分类法中指出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七大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什么(学习问题)、教什么(教学问题)、如何评价学习效果(测评问题)和如何确保教学和测评一致(一致性问题)。前两个问题根据OBE理念进行反向设计基本可以比较好地解决,但第三个问题如何评价专业课程思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第四个问题评价的一致性目前来看回答起来比较困难,也还没有被广泛接纳的观点。

2.1 思政评价采用定性还是定量评价

笔者认为这个“德育”教学目标不能和专业技能教学目标一样简单进行量化评价和比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工科来说,目前的OBE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认可,过程性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5]。部分学生在平时表现规规矩矩,但在非常时期却可能做出损害我们的国家和广大人民的事情;部分学生平时桀骜不驯,但在非常时期却会伸张正义、勇于同不良势力作斗争、维护党、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由此,笔者认为课程思政评价更适合采用定性评价而不是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建议只有2种:合格和不合格[6]。

2.2 如何评价思政教学目标合格

评价学生“德育”合格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可以借鉴法律上的“所有未被禁止的都是被允许的”原则和互补原则,评价学生“德育”不合格行为相对是有限集,要相对容易,比如,学生在学习和考核环节过程中,出现了多次主观上故意冒犯师长、多次作业大面积抄袭、考核作弊、无故因个人主观多次导致集体教学环节无法顺利进行或因个人致集体处于重大安全隐患等行为可以考核为思政成绩为不合格,当然还可以考虑其他特殊恶劣影响等情节;反之,可以评价学生“德育”考核为合格[7]。

思政考核评价为合格是终结性评价不是形成性评价,尽管终结性评价也可以反馈给下一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改进形成闭环,但形成性评价是促进本次教学活动不断改进的最实时的反馈,因此在终结性评价时采用了“多次”主观上故意的描述,就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如果出现了部分(次)冒犯师长、作业抄袭等,在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和多方联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学,后期学生表现逐步“遵从”和“接受”,并在后期的教学和考核环节没有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据此可以认为达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8]。

2.3 谁来评价思政教学目标

图1 课程思政评价认定“不合格”流程

专业课程的专业技能教学目标主要是由教师(通常包括理论主讲、实践主讲和助教3方)来进行形成性评测和终结性评测,再根据教学大纲既定的权重来进行综合评价[9]。纳入更多的评价主体会让评价不合格变得更谨慎,可以考虑引入被评价学生班主任、该学生所在班主要班干部(不包含被评价学生)、被评价学生的学工辅导员等一起组成年级评价小组。可以预见的事实是“德育”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有认为不合格,由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提出来到年级评价小组集体讨论,最后由学院“德育”考评组来根据小组讨论意见来进行认定,这样可以保证“德育”评价为“不合格”的严谨和公正。认定为“不合格”的流程如图1所示[10]。没有被认定为“不合格”的学生,主讲教师直接将其考核为“合格”。

2.4 是否达成了为谁培养人的教学目标

但随之第四个问题来了,如何判断一致性问题,最后的思政评价为合格是否和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一致呢?或者换个说法,思政考核合格的学生是否就是为我们的国家和党培养人了呢?学生毕业后是否会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复兴做贡献仍然是个未知数。考虑到大学毕竟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地方,过于墨守“清规戒律”也培养不出有原创力的人才[11]。因此,笔者认为试图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定量的思政评价方式来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进行评价是非常困难同时也是不科学的!只要我们的主讲教师真心热爱共产党、热爱我们的国家,爱岗敬业,言传身教,将一颗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种子尽力投放到象牙塔的每个角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一定会开出无数朵闪耀着人性之光的鲜花!

3 结语

引入思政教育到专业课程具有积极意义,以算法课程为例提出了课程思政案例供同行讨论;课程思政的主导是主讲教师;既然引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就应该引入思政评价,思政评价建议采用定性评价,思政评价为“不合格”建议谨慎;学生哪些行为应该认为“不合格”、谁来作为评价主体以及评价结论是否和教学目标一致等,还有待探讨,还需要在后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合格考核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不合格的洗衣工
做合格党员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