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视域下的技术领导力

2021-01-18 21:51陈秋婷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9期
关键词:领导力教育管理信息化

陈秋婷

关键词:教育管理;领导力;信息化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了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理念。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角色,其领导力就体现在领导和施展(Leithwood,Riehl,2003)。例如,校长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否有强大的执行力;技术手段的提供和保障;制定规范的绩效考核等。随着技术变革步伐的加快,技术领导力也应运而生。技术领导是领导者通过教育和激励那些将受益的人,建立、管理、准备必要的环境和准备各种适合时代带来的创新和发展的教育基础设施(Ulukaya,2015)。常华(2012)认为,技术领导力是组织中具有应用、管理、指导和发展技术能力的人。因此,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是指,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要为技术的使用建立一定的标准和问责制度,并成功地推动技术在学校各方面的使用。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教师技术领导力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Murphy和Gunter(1999)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教师技术领导力理解为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师更有效地实现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它强调了教师群体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一、案例研究

当前,许多国家的技术政策都是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协会(NETS-A)展开制定的,本文通过国内外学者的不同案例研究,来进一步论证技术领导力的现状和挑战。

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领导者,Wong & Daud (2017) 基于典型的校长技术领导力模型,对来自马来西亚的六名校长进行采访,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访谈的校长都承认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都对技术的使用有明确的设想。当然,这些校长也反馈了他们作为技术领导者所面临的挑战,如学校的电脑数量不足,校园网速不稳定等。Mart和Ates(2021)以土耳其的一所学校为例,讨论了包括校长在内的学校管理者的技术领导力。他得出结论:学校管理者(包括校长)的自我效能感和对技术的接受程度是由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同时,他还强调,领导者应该关注技术会议和数字资源等。由此可见,技术领导力和提供技术支持是校长不可避免的领导趋势,不论是出于自身诉求还是社会发展驱动。

而对于教师来说,于天贞等学者(2020)对来自中国中小学的996名教师进行教学技术领导力的研究,参考了中国比较成熟的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测量指标体系,得出结论:教师的信息化专业领导力普遍偏低,教师的技术领导力对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有间接影响。教师的信息化专业领导力较低,因为那些技术能力强的教师由于校园技术教学氛围不和谐,不愿意站出来指导或带领其他同行;研究的另一个结果是,只有7%的教师表现出积极追求技术领导力的意识,也有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这说明教师的技术领导力较低。美国学者Ayser & Bechcet (2021) 也发现教师在使用技术资源和参与技术设想的决策方面表现出积极的状态,而在协助其他成员支持学生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方面则表现出消极的态度。马来西亚学者Kazi & Zabidi (2012)则发现,即便许多学校已配备充足的ICT资源,但教师将技术和教学结合的能力还是有所降低,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则是如出一辙。

关于对两者关系的讨论,段春雨(2020)基于对42篇相关文献的元分析发现,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对教师在技术层面上的运用行为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其深刻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教师的人际沟通和设施供给、教學效能与技术整合层面上,同时,校长技术领导力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应用态度方面影响较小。他指出,校长对技术领导力的运用保障和制约着教师的技术实践。对此,Jesson(2020)以菲律宾为例,对来自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10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技术层面的领导上,校长更善于激励利益相关者实现共同的技术愿景,而教师也认可校长的技术领导力,重要的是,受访者普遍认为,校长的技术领导力越好,教师的技术熟练度就越高,反之亦然,但整体来说,校长的技术领导对教师的教学影响主要集中在技术支持和人际沟通上,而较少反应在教师专业发展和评估中。

综上所述,校长必须具备熟练的技术领导力以迎合时代发展需求,而当前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技术运用能力则较薄弱,尤其是在技术整合、与同事的学术协作中,学者们探讨的两者关系更多是积极正向的,然而其技术运用更多是在日常交流和教学需求中,对教师的专业与合作发展却少有重视。下文以清华大学为例,本文简单讨论清华大学在技术层面的领导力运用,以供借鉴参考。

(一)领导与愿景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协助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了“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共同愿景,其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环境中对技术设备的需求。

(二)教与学

教育部曾明确强调,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的改革与政策必须考虑到信息时代的需求,因此,远程学习也变得尤为重要。邱勇指出,为保障在线学习资源的充足,清华大学为在家的贫困学生提供电脑设备、课程资源、无线上网等服务,同时也定期通过技术设备上传学习资源,为教学计划的继续实施提供了便利。

(三)效率与管理

邱勇可以通过学校的信息系统,及时查看学校的日常运行情况,教师的考勤、健康、教学记录等。清华大学还将校内课堂资源录制成视频,上传到互联网,供全世界的学生观看使用。他觉得,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权利,即使你不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四)评估与检验

清华大学对所有技术的使用都有自己的标准手册,所有师生都可以借鉴使用。同时,每学期都将建立教师评价机制,方便学生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个过程是公开透明的。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还有自制的技术使用标准以维护技术层面的道德和隐私安全。当然,学校更需考虑在ICT上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校为教师提供微课观摩,技术设备运用观摩以提升教师之间的学术合作等,如教师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模拟实验来讨论课堂活动流程与规划。

二、讨论与总结

1.综合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校长的技术领导力是指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带领学校全体成员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并实施一定的技术使用标准和责任制,成功地推动技术在学校各方面的有效使用。因此,校长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但他必须有思考和洞察力,在思考技术的同时,带领全校教职工形成共同的愿景,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技术领导力是指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管理、实施、沟通、协作等关键活动发挥领导作用,将技术融入课堂,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而目前,如何用好技术,让技术发挥效益,整合学校资源,让校园真正实现数字化,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2.在整个报告中,我认为校长们不能因为繁重的工作而忘记了与时俱进的变化。作为学校的核心领导,校长必须深入了解新技术,引导学校员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改善教学。校长们从不同的学校出发,有必要引进和开发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技术,即校本化技术培训。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持,这一切是无法想象的。校长们在进入技术化学校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Leithwood,KA,Rieh C.What We Know About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J].Temple University,2003,No.1:1-8.

[2] Ulukaya,F.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ors’ Technology Leadership Self-efficacy and Their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J].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nd Gaziosmanpaşa University,2015,No.17(1):195-215.

[3] 常华.校长的技术领导力对教师的影响:台湾小学的技术素养和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育技术与社会,2012,No.15 (2):328-340.

[4] 于天貞,张晓峰.教师信息技术领导力对信息化教学效能的作用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20,No.32 (2):48-56.

[5] Wong & Daud.Headmaster Technology Leadership in Malaysia Elementary Schools [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2017,No.11 (2):154-164.

[6] Kazi,Zabidi,Fatema.ICT Utilization among School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in Malays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2,No.1(4):17-34.

[7] 段春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42篇实证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J].中国远程教育,2020,No.10:23-77.

猜你喜欢
领导力教育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