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的身影

2021-01-19 12:06崔光辉闫宇辉
心理研究 2020年5期

崔光辉 闫宇辉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10097)

李昂(1898~1925),又名倪南芬,英文名Ang Lanfen Lee,云南永仁县永仁镇(现属四川省攀枝花市)人。她先后留学日本与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习教育心理学,获博士学位。因去世较早,仅有名字见于留学生信息,生平不为学界所知。刘慰之(2013)曾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档案室调查,提到李昂时说:“这位来自云南省的官费生,也是本时期唯一的一位女性学生(泽宣,1920,p476),在1925年 即 已 去 世 (Registrar Office,Teachers College,2012),目前尚无法取得该论文。”关于李昂的生平,现可查到三则重要史料。这些史料在叙述她生平的同时,也折射出他人和社会的理解。这与她自己关于女性的论述形成明显的对照。分析这些史料,有助于理解民国时期女性心理学家的处境,丰富我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研究。

1 郑永福的叙述

1.1 叙述

云南师范大学郑永福(1917-1993)(董耀会,1993)曾撰文《记心理生理学家倪中方教授》(永福,1993)。文中提到,李昂为倪中方姐姐。关于李昂生平叙述,甚为扼要,仅190字。但在所有史料中,最为全面。抄录如下:

六姐李昂(又名倪南芬),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5岁时东渡日本,考入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岁毕业,自费赴美留学,先入芝加哥大学,后转哥伦比亚大学,年仅25岁即获硕士、博士学位,为云南妇女界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人。1923年回国,任广东大学哲学教授。一年后返美结婚,不幸婚变,突遭重大打击,由于旧思想的局限,在乘轮回国途中,于日本海附近投太平洋自杀。李昂之死曾引起当时社会上某些人的震惊和惋惜。

1.2 家世

据该文记述,李昂父亲李为元(1866-1931),字复初,当地开明士绅,清末曾任云南马龙和景东两县知事。李为元原名倪兴礼,先辈过继李氏,遂改姓李(马尚平,2008)。这也是李昂与倪中方姓氏各异的来源。

查《永仁县志》(云南省永仁县志编撰委员会,1995)可知,李为元任马龙县知事期间,兴办水利,使千亩良田得以灌溉,当地百姓建有生祠以资纪念。20世纪20年代,李为元曾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司令部军法处处长,为师长朱世贵出谋划策,并亲赴北京周旋协调,推动该师加入国民革命军。1926年回云南后倡办永仁初级中学,并被聘为首任名誉校长。李昂对父亲怀有很深的感情,她在修改发表的博士论文正文前,题写“献给我的父亲”(Lee,1925)。

倪中方母亲费楚贞,浙江人,为继室。家中有兄弟姐妹十余人,大姐因反对段祺瑞北洋政府,在天安门游行时被军警杀害(永福,1993)。倪中方(1903-1975)深受大姐与李昂的影响(永福,1993),留学美国,1933年在芝加哥大学拉什里指导下,获博士学位。老友陈友松等在怀念他的诗中写道:“忆昔姐弟共出滇,水木清华结群英。……姐亡永别三藩市,弟归任教五羊城。……”(戴会初、许文戎,1988)

1.3 留学

李昂赴日留学,可从加藤直子(2007)“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中国学生名簿”中,得以核实。据该文件记载,李昂入学年月为1913年4月(日本大正2年),官费留学,入文科第2部学习,未记载具体专业。入学年龄为17岁,应系她自述。下文“申报”报道她去世年龄时,也与此一致,认为29岁,而非实际年龄27岁。李昂毕业年月为1917年3月,获学士学位。与李昂同年入校的我国学生有陶慰孙、李健、朱瑞祯等人,其中陶慰孙为我国生物化学家(周一川,2007)。杨荫榆早李昂四年入东京女高师,后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曾赴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求学。对于当时留日想继续深造的女学生来说,日本留学是为后来赴欧美留学的准备阶段(周一川,2007)。

关于李昂赴美留学,可见于哥伦比亚大学的记录。据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情况便览:1926/1927卷》(Columbia University,1927)记载,李昂于1919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学士(Ph.B),1920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科硕士(A.M.),1925~1926年获得哲学博士(Ph.D),所读博士专业为教育研究。另据庄泽宣(1920)介绍,李昂日本东京女子高师毕业,芝加哥大学学士,哥伦比亚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与初等教育,云南官费。

关于李昂的博士授予时间,见于《大学情况便览:1926/1927卷》,在1925年冬与1926年春。结合袁同礼(2010)研究与ProQuest数据库记录(Pro-Quest,1925),可推定为1925年冬。李昂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保持及其与智力关系的实验研究》,指导教师为盖茨(Arthur I Gates)。论文修订后发表于《心理学专刊》(Psychological Monographs)(Lee,1925)。

1.4 交往

李昂在论文前言中写到:“作者深深地感谢阿瑟·I·盖茨教授,谢谢他在实验研究中不断地监督和鼓励。”(Lee,1925)盖茨以阅读研究闻名,曾指导周学章(1923)和夏瑞卿(1928)的博士论文,其多部著作如《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之根本原理》(与桑代克合著)译成中文出版。盖茨于1918年考察了教师估计的一般智力与回忆的关系(Lee,1925)。李昂在此基础上,测量儿童的智力,考察它与保持的关系,这是对盖茨研究的发展。

在前述盖茨后,是桑代克和孟禄:“她还受惠于E.L.桑代克和保罗·孟禄教授的激发与兴趣。”之后是两位校长:“她想要感谢克拉拉·查瑟尔·库珀博士;W.菲利普斯小姐,纽约市第188公立学校校长;J.D.里尔登先生,纽约市第23公立学校校长;他们给予了宝贵的帮助。”(Lee,1925)这其中,库珀(Clara Chassell Cooper,1893~1993)以研究道德与理智以及犯罪青少年闻名,她于1917~1922年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她的儿子霍默·库珀(Homer Chassell Cooper,1923~2014)是抗日战争期间中缅印战区的外科技师。另外还有一位L.N.Lau,帮助李昂阅读博士论文发表时的校样。

关于李昂在美国的交往,可在庄泽宣(1920)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中国教育研究会的介绍中窥得一斑。该研究会成员有张彭春、张耀翔、周学章、朱魁斌、钟体霞女士、卓文女士、庄泽宣、李建勋、李华、欧元怀、陶慰孙女士、汪懋祖、徐则林、王志仁、潘健卿、杨荫榆女士、叶素志女士等人。这份名单中的人后来多成为我国教育与心理学界中坚力量。张耀翔(1893~1964)是我国学界熟悉的心理学家。朱斌魁(1892~1963)是我国统计学家,1922年在桑代克指导下获博士学位。周学章(1893~1945)是我国教育测验学家,与李昂同在盖茨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923)。庄泽宣是我国教育学家,他在介绍中注明自己是 “师范学院心理实验室管理员”(庄泽宣,1920)。陶慰孙与杨荫榆均曾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据侯鸿鉴记载,他赴美途中曾遇到李昂,谈话中李曾询问是否认识无锡杨荫榆,“盖李女士与杨荫榆女士为先后同学也”(侯鸿鉴,1925)。另外,郭任远1923年在美撰写《人类的行为》时,提到李昂的帮助:“我这原稿抄成后,再经李昂女士校阅一次,她费了许多时间,并给我许多帮助,我也要谢谢她。”(郭任远,1924)

李昂曾于1918年8月31日至9月7日参加在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举行的中部中国留学生第九次夏令年会。她当选为中文书记,并撰文详细记述年会详情(李昂,1919)。年会有来自31所大学的108人参加,其中女士22人。期间举办多项活动,如郊外水晶池和航空学校游览,樊源濂等人演讲,议事会、国语辩论、英文辩论、基督教义讨论、国文竞演、英文竞演、讨论会、招待会、年会宴会、竞走与田赛运动、游泳运动、篮球决赛等。文中有一段描绘年会所在大学风貌,于此可见她的文笔(李昂,1919):

市中道路修洁。建筑风雅。大学介立双市之间。荫以古木、夭矫横空。广厦之前、则间有磐石蹲立。或则植花烂熳。以小双市之僻处也,尘嚣都绝。

1.5 离世

现在回到郑永福的叙述。这份文本采取了同情的理解立场,以克制的态度,搁置各种观点,来描绘李昂的生命轨迹。文中展现的李昂,是一位取得卓越成就的女性,却不幸因外在因素的影响离开人世。李昂集禀赋与勤奋于一身,既“天资聪明”,又“勤奋好学”。她的留学经历尤为显赫。“15岁”时留日,“19岁毕业”,“年仅25岁即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云南妇女界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第一人”(永福,1993)。

与成就相形的,则是她的不幸遭遇。她在婚姻上遭受重创。女性在婚姻上遇到问题,可能有多种情况,对李昂来说,问题突然而意外地发生,令人难以接受。婚姻在美国举行,她毕业回国任教,需返回美国结婚。她在回美前,应该一切顺利,迎接婚姻。出乎意料的是,回到美国后,婚姻却突然发生变化,无法顺利举行。她“突遭重大打击”,难以接受。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她的处境如何,尤其内心世界怎样,这些都无法在文中得到更详细的信息。无论如何,这是李昂的一大难关。她在面临这一难关时,却又令人惋惜地具有“旧思想的局限”(永福,1993)。她受到怎样的局限,文中并未介绍。这篇文章发表于1993年,作者于当年逝世,完成时间当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章写于倪中方于1975年去世后,且是改革开放以后。文中曾提及,作者数年前曾写信给芝加哥大学,询问倪中方硕士和博士学问论文事宜。能够向美国大学写信查询,在改革开放后方能进行。“旧思想”一词,在这种背景下,或许指清朝及以前帝制中国强调的男尊女卑等道德思想。

李昂遭遇打击,加之“旧思想的局限”,身处困境。接下来做的是返回国内。回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何面对家乡父老、友好亲朋,这或许让她倍增负担。尤其突来变故,更难以启齿。这让她的处境雪上加霜,最终导致悲剧发生。李昂如此成就,却这样离世,让人悲痛扼腕,“引起当时社会上某些人的震惊和惋惜”。

2 申报的报道

2.1 报道

李昂离世后,现可查到当时的报道,有《申报》两则。分别位于1924年12月11日和24日的“杂讯”栏,题为《哲学博士李昂女士之投海概况》和《李昂博士投海续闻:今春在广大即现病态》,抄录如下①两份报道引用时,标点有改动。:

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李昂女士,此次由美归国,因受某项事之刺激,而在太平洋内发生投海自尽之事,此事社会上尚少得知。兹悉女士年仅二十九岁,原籍云南。渠在美肄业时,曾与纽约之某华商银行之刘某,订立婚约。事后女士卒业,于上年夏季归国,即在南京某大学执教鞭。本年夏间,复赴美国,盖因闻刘某早经有妻,女士痛名誉之丧失,与前途幸福之无望,遂赴美与刘交涉。及至抵纽约,其主张又失败,且有种种不可忍耐之痛苦,精神上乃大受刺激,由是脑病与精神病相继发生。美移民局查得其已有此项疾病,不准留美。由是派定看护妇白兰克磐女士,伴送其到上海。其所乘之船即为上班之提督约克逊总统号。讵知离开船之第七日,由西雅图正航驶至太平洋中,(距至横滨尚有五天不足行程),女士乘看护之不备,潜出舱外,跃入海中。嗣后舱主等检查其遗下行箧,知尚有家属在港,随即电告李家,现已派其亲属之倪某二人来沪,领取女士之遗件。随身之衣服,在跳海时,亦且未尽穿着,仅服小衣数件。闻女士之学问极富云。

第二份报道:

哲学博士李昂女士,在太平洋中投海一节,已见上一日本报。兹得粤友函述,知女士于今年二月,由宁赴粤,即任广东大学教授,担任学校卫生教室管理、教育哲学等科。四月中旬,不告而去。闻中间女士曾告病假两周,惟不甚服药,实系心病。即上课时,亦常出现精神错乱之态,可见女士此时已入病期云。

2.2 研究

在第一份报道中,李昂“学问极富”。一个人学问如何,评价角度不同,见解各异。不过李昂在博士学位论文中,考察智力与记忆的关系,需熟悉智力测验和记忆实验研究两种领域,有较大挑战。她的论文,将记忆引入智力测验领域,通过考察保持与智力的关系,证实二者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心理测验是当时美国流行的实践,但基础研究存在不足。相形之下,学界在感觉和记忆的实验研究中,有着丰富的探索。如前所述,盖茨在这方面有了一定探索,试图打通测验与实验两种领域,将记忆实验用于智力测验。李昂继续推进,深化智力测验的基础研究。

李昂在心理测验领域,还翻译桑代克《教育度计之性质目的与方法》一文。该文于1921年刊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丛刊》,正值我国测验热潮的发端时期。论文详细介绍教育测验的性质、目的和方法,为学界及时了解测验提供了可靠的文献。开篇即是桑代克为当时中国测验学界所熟知的话:“凡物之存在必有量。”(桑代克,1921)该文将“测验”译作“度计”,罕见于学界。“测验”侧重行动层面的结果考量,不如“度计”,指向对具体情况的整体考查。

在实践领域,李昂曾撰文介绍美国中小学试验学校(李昂,1920)。她认为我国教育由于泥古,最终发展至背诵八股文的死胡同,需要借鉴实验教育和科学试验研究。她详细介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附属的赫拉曼斯幼稚园,提出该园重视身体教育,倡导儿童社会化,借教材达到教育目的,并在教学中推行儿童自行设计作业。她在文末注明,因功课忙迫,只能草就半篇应对约稿,无法达到预定目的。

2.3 任教

由两则消息可知,李昂1923年夏季归国后,先任教于南京某大学,后移教广东大学。“南京某大学”即东南大学。当年新闻报道中,有东南大学教育科1923年秋季学期添聘教授信息,其中聘任李昂为教育系初等教育教授(东南大学教育科:添聘新教授,1923)。《申报》刊登她个人照片,介绍她被东南大学聘为教授(李昂女士,1923)。次年二月,她转任广东大学,教授教育哲学等课程。郭廷以(2009)在《郭廷以口述自传》中回忆东南大学教师时,曾提及李昂:

李昂是中国第一个女博士,佩服陆志韦先生到极点,比陆志韦迟两年返国,发现陆先生结婚了,受了大的打击,教很短期的书再赴美国,在中途蹈太平洋而死。

李昂的确在东南大学任教,且为期不长。“中国第一个女博士”的说法,显然有误。文中提到的陆志韦(1894-1970),是我国心理学家,1920年在芝加哥大学卡尔的指导下,以《保持的条件》为题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出任东南大学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系系主任。陆志韦在博士论文中,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中保持的规律。这也是李昂博士论文研究的主题之一。不过,李昂在论文中并未引用陆志韦的文献,而是采用阿基里斯(E.M.Achilles)博士关于保持和再认的研究(Lee,1925)。李昂(1919)在记述中部中国留学生第九次夏令年会中,提到陆志韦参加辩论获胜,不过她与陆志韦的关系,尚需考察。关于李昂受打击与去世关系,从下文来看,显然失实。

李昂回国后,还曾参与中国科学社活动。据胡适日记记载,1923年10月14日中午,胡适参加中国科学社在一品香举行的会议。到会者除李昂外,有胡敦复兄弟四人、汪精卫、于右任、朱少屏、高践四(阳)①两书误将“高践四”印作“高践田”,引用已改正。等人(胡适,2003;胡适,2004)。

2.4 疾病

《申报》的两份报道,由标题可以看出,集中于“投海”一事,且均标明李昂“博士”身份。第一句话,则承接标题,加以强调:“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李昂女士,……在太平洋内发生投海自尽之事。”“哲学博士李昂女士,在太平洋中投海一节,……”第一则报道,甚至用了近三分之一篇幅,描述投海细节。

“博士”是当时社会中少有的一种身份,以驾驭高深知识而令社会大众仰望。“投海”则是大众行动中,极为少有的举止。大众行动遵从理性的功利目的和道德的规范。“投海”是极不符合功利生存目的的非理性举止,一旦发生,往往引发大众关注。以社会少有之博士身份,做出大众理性中难以做出的投海行动,这给大众的理解造成极大的张力,使得大众忍不住去探求其中究竟。媒体的这种展现,在牵动读者目光的同时,容易导向一种获知原因的满足:原来博士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跳海。相比陈永福的描述引起的惋惜,这里更多的是猎奇,远非对当事人世界的深入理解。

两份报道所揭示的跳海原因,其实是疾病。在第一份报道中,李昂留学期间,与美国纽约银行业刘姓男士缔结婚姻。《申报》刊登李昂照片时,介绍她将于次年春赴美,与美国著名华侨订婚。现在报道,李昂回国后才知道,男士已经娶妻,这令李昂丧失声名与“前途幸福”。她赴美交涉,却并未成功,加之种种痛苦,“精神上乃大受刺激”,得了“脑病”与“精神病”。她罹患疾病,不为美国移民局所容,被遣送回国,最终发生跳海悲剧。她遭遇打击,乃是受到欺骗,她是受害者,这毋庸置疑。但欺骗并不能够造成悲剧,造成悲剧的,乃是因打击罹患疾病。读者阅读报纸时,于此找到原因:原来是她生病了。病当然并非完全是她的原因,可她因病成为“病人”时,却偏离普罗大众,成为异常人群的一份子。尤其是“精神病”患者,无法完全理性行动,更加偏离正常人,甚至丧失正常人的资格。疾病于是成为当事人身上的坏标签,使得当事人被污名化。

第二份文本附加小标题,“今春在广大即现病态”。报道援引广东信函,谓李昂移教广东后,有三种发病表现。首先,她在广东大学任教两个多月,“不告而去”。这让人心中生出疑问,言下之意,这并非正常行为举止。其次,期间请假却不大服药,原来是心病所致,由此可确定罹患精神疾病。最后,上课时出现“精神错乱之态”,可进一步坐实“已入病期”,成为精神疾病患者。通过上述逐层递进,这份报道推进了前份报道中的疾病主题。前一份报道中,尚有因打击而患病。这份报告则直接关注疾病,由此引发读者得出当事人因精神疾病而跳海的结论。这份报道加重了当事人的污名化处境,甚至有可能使得当事人陷入污名化的漩涡。

3 浦薛凤的记载

浦薛凤(2009)在回忆录中,记录了关于李昂的传闻。该传闻距离李昂去世,已有二十余年。由于由“好几位留学前辈”中得知,折射出当时部分人士的看法。当然,也将关于李昂的理解转换成为另一种陌生的版本。

3.1 记载

迟至抗战期间,予在重庆,有好几位留学前辈,分别提及云南李女士(Mabel Lee)之过度开通与悲哀结局。其情节有如戏剧小说中之故事。李本系董雨苍之未婚妻。董先负笈日本,继往美国深造,先后均邀李随往,并以自己之奖学金,撙节资助。在美读书时,两人并非同地同校。某年暑假,留美中国学生会照例举行为期三天之夏令年会。董曾约李参加,而李坚拒。其后,李却独自前往。及董得讯,乃修书责问。李谓彼此只是订婚,今已干涉个人行动自由,将来甚何以堪。结果则解除订婚之约。但李事后发现其意中人早已另有所欢,不免大为失望。其后,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已择定佳期,散发请帖,即将与一经营股票致富之华侨结婚。不料股票市场发生风浪,顿使此一华侨频临破产。李乃变心改计,坚持取消婚期与婚约,男方自亦不得不答应。数月之后,那位华侨运气好转,又复转穷为富。李乃请收覆水,言归于好。华侨遂口是心非,借机报复;在第二度印发结婚观礼之请帖后,忽即提出离异,李女自亦无可如何;然经此打击,卒得神经病症。最后,有人陪伴,乘轮回国,竟于途中跃入太平洋自杀。董君学成归国,娶唐继尧之胞妹,担任东陆大学校长。

3.2 订婚

浦薛凤行文严谨,文中并未提及李昂姓名。不过从云南留日和留美经历,尤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来看,应指李昂无疑。至于Mabel Lee的英文名字,还需考察。依照记载,李昂本与董雨苍订婚,是他的未婚妻。查董雨苍墓志铭(彭稚如,1993)可知,董雨苍(1888~1972),名董泽,字雨苍,滇西云龙县宝丰井白族。1906年公费留日,参加同盟会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后回国,任蔡锷秘书,1912年保送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护国运动中回国,参与云南讨伐袁世凯活动,胜利后再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得教育硕士学位,1920年归国,创办“仁社”,担任东陆大学校长。不过,浦薛凤的记载存在疑问。董雨苍年龄长于李昂十岁,二人在此年龄差异下,是否订婚,令人生疑。在留学上,董雨苍1906至1911年留日,而李昂则是1913至1917年间。当李昂赴日时,董雨苍已留美,二人不可能在日本同时留学。董雨苍“邀李随往”,至少在日本未能实现同行。李昂1919年获得芝加哥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至少此时能够与董雨苍同校,而不是“非同地同校”。

3.3 品德

在浦薛凤的记载中,李昂是董雨苍的未婚妻,无论留日还是留美,均得后者的资助和邀请。二人留美时,董雨苍邀请李昂参加留美中国学生会举行的夏令年会。李昂拒绝后,却独自前往。二人因此事产生冲突。董雨苍写信责问,李昂回复,认为董雨苍不能因订婚而干涉个人自由,并由此解除婚约。在这一问题上,浦薛凤的记载显然认为错在李昂。她接受了董雨苍的资助和邀请,在夏令年会活动上言而无信,拒绝董雨苍却自行前往。在婚约上过于任性,以干涉个人自由为名解除婚约。由于任性,她在发现董雨苍早已另有所爱时“大为失望”。事实上,李昂发现董雨苍的情况时,本也可修书责问,或者至少不用为此担负重责。但在记载中她却非常失望。这暗示着李昂希望与董雨苍在一起,却因自己的原因而错失所爱。失望某种程度上是对李昂的惩罚。

由于李昂的个人原因,更大的惩罚还在后面。李昂大张旗鼓,与一经营股票致富的华侨结婚。当华侨因股票波动濒临破产时,李昂却无法患难与共,“委于心计”,解除婚约。不料华侨不久时来运转,由贫转富。此时李昂又提出婚姻事宜,遭到对方的报复。在散发请帖后,华侨解除婚约。李昂经此打击,得了精神疾病,跳海自杀。相形之下,董雨苍回国后却娶得唐继尧胞妹,并出任东陆大学校长。

从浦薛凤的记载来看,当时听闻李昂之事的一些留学生,从道德立场,对此事进行评判。李昂的悲剧,是由于个人“过度开通”所致。“开通”意味着保持开放性。保持开放,直至个人用心若镜,并不存在“过于”问题。只有在走出国门,不再遵守原有道德规范,甚至出现道德问题时,才会出现所谓“过于”问题。在与董雨苍的交往中,李昂不懂感恩、过于任性,在与华侨的婚姻事宜上,李昂看中金钱,致使自己遭受报复。由于存在道德问题,李昂的悲剧,乃是个人咎由自取。这种观点,与郑永福的叙述形成完全的两个极端。在郑永福看来,李昂遭遇婚变,恰是由于旧有道德的影响所致,如果李昂摆脱旧有道德的束缚,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4 李昂的女性观

在上述三份文本中,围绕李昂的是成就、品德与疾病等主题,这也是近代中国女性面对的主题。李昂本人对女性有一定的思考。她在返美途中,与赴美考察女子教育的侯鸿鉴同船。后者请教美国女子教育参观学校,李昂举出纽约女子职业学校、华盛顿省立女子学校、纽约私立女子师范学校等,说改日可以开一名单,并询问侯鸿鉴所办竟志女学等情况(侯鸿鉴,1925)。

在李昂(1923)看来,民国期间,我国由于“愚民专制政策流毒”,问题重重,国民素养低下,在位者忙于名利,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她受进步主义思潮和机能主义观点影响,提倡女性是国民之母,是营造健全环境之重。改善女性生活,是社会问题中最重要急迫的问题。由于男女智力相等,女性应有同样机会发展个人禀赋。英美女性运动,已过女子教育宣传时期,进入女性实力试验与社会服务选择时期。不过也存在着由于忽视家庭和子女教育而酿成家庭悲剧的问题。欧美现有女性工作表明,除从军等少数职业外,两性相差无几。

李昂认为,我国刚进入宣传时期,第一项工作是求男女教育均等。各学校虽然名义上均等,却有名无实。开展女性教育,在小学时,无需区分男女,但此后的教育,需认识到女性以家庭和母亲职务为一生重要事业。英美教育由于受贵族影响,存在与生活隔膜的局限,需要加以警惕。我国教育应致力于使未来出现“有智能的女国民和母亲”(李昂,1923)。

在具体策略上,李昂认为,中国中上层资产阶级女性应主动参政。在改善女性生活的条件上,发展女性智能,增高女性地位与幸福,需应对女性财产、婚姻、继承等问题。改进女性健康乃至未来国民健康,需处理女性劳工、产育调护、抚恤金等问题。她甚至提到,女性旅行在我国有许多不便,如果筹备人员中有女性加入,问题当可改观。

李昂主张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地位和社会生活,相比当时社会,改进旧道德,显得“开通”。她同时又不赞同女性忽视家庭,主张女性是国民之母,我国女性在发展中,应重视家庭和母亲职务。这在维系传统道德方面,又显得稳健。由此来看,至少在主张上,李昂既不偏向浦薛凤记载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也不偏向郑永福叙述中所谓受“旧道德”的束缚。

5 结语

在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研究中,令研究者深感痛苦的是史料的贫乏。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等种种原因,我国未能保存下丰富的心理学档案。关于李昂生平的三份重要史料,因其引起社会关注才得以面世。第一份史料是后辈学人对她弟弟倪中方的回忆。设若倪中方不因投身教育事业桃李满园,这份史料或许不会出现。另一份史料是新闻媒体的报道,侧重对她离世病情的探究。假如她并未以决绝方式去世,该份史料也不会产生。最后一份则源自回忆录,由于同辈学人的议论而得以记载下来。这三份史料,可以展现少许李昂生平活动轨迹。但她本人所处情境如何,尤其是内心世界怎样,依然遥不可及。李昂留下的身影,仅是由少数痕迹折射出的模糊的影子。历史本来就有太多的不可见蕴含其中。史料的缺乏,使得我国近现代心理学史研究真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当研究者步入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史深处时,更大的痛苦则是史学研究深度的不足。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尤其中国近现代文献的电子化,我国近现代心理学史史料贫乏的情况得到稍许缓解。但这反而暴露出研究深度上的局限。1966年,当美国心理学史研究起步时,扬(Young,1966)曾撰文激烈批评当时学界,认为没有一手史料,缺乏史学见解,学术水平不够。如果在关于李昂有限的史料基础上,简单拼接出她的生平和思想,这就恰恰与扬半个世纪前的批评相一致。

关于李昂生平的三份文献,通过回忆、报道和口传得以保留,这些仅是大众层面的资料。它们关注女性的社会行动,尤其是引人注目的厄运。它们倾向于将当事人从复杂情境中剥离开来,关注个体行动的结果,强调当事人自身的疾病或品德等单一因素,无法展现丰富的社会处境。它们往往对当事人的包容不够,尤其无法深入理解当事人细腻、流动和情景化(Rutherford et al.,2011)的生存境况。心理学本身在这些史料中让位于女性,而女性则让位于社会行动结果。事实上,每一个当事人的生命,都是有厚度的,流动且处于情境化之中。而在历史文字中,可能仅有单薄的身影,乃至些许的痕迹,遗留下来。

在心理学史研究中,史料乃是遗迹,遗迹是具体的,有更多的不可见环绕四周。研究者需要在可见的史料中,以同情之理解,澄清更多的不可见,以自身幽幽的光,照亮周遭的黑暗。这是心理学史研究者面临的挑战,也是他/她们的宿命。惟其如此,才能步入历史深处(崔光辉,2018),展现历史的高度,以人文牵引,化育天下。

图1 李昂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李昂女士,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