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拾到“金”

2021-01-20 07:14杨桐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50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杨桐

摘要: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筛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国家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现笔者从教学内容的概念出发,明确教学内容的内涵,分别从课程标准、社会发展、学生本位三个方面探讨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关键词: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社会发展;学生;教师

教学内容是学校校本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宜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文化的传承。那么,教师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中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 关于教学内容的概念阐释

教学内容是课程与教学论的重要部分。钟启泉先生强调:“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引导作用,动机作用,方法论指导,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 顾黄初阐明:“所谓教学内容主要指如下两项:一是课程设置(或叫学目设置、学程设置),二是教材大纲(或叫教材支配)。”  从理论来看,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包括意识形态层面的知识、信念等;从实际来看,教学内容涵盖了行为、言语等实践层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内容是指在学校课程中,囊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在师生双向互动作用下的全部内容的总和。

二、选择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事物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样才能够经久不息,彰显强大的生命力。

(1)遵循与课程标准相呼应的原则。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是教育者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的依据。课程标准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事物,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为例,课程标准在开篇便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一经提出,教学内容势必做出调整与改变。进一步精选语文学科内容,使课程内容结构化,设置18个学习任务群,以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由此看来,课程标准之于教学内容来讲是一位引领者,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丰富内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教学内容便要紧随其后,不断更新。

(2)遵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社会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也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状况,从实际出发。随着信息化、全球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正逐渐被高新技术型、创新型经济所取代。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势必要坚持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面对经济、科技、文化的迅速发展,面对新时期对全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校和教师应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将与紧密贴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每节课,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3)遵循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学生在课堂中居于主体地位。先秦时期的管子曾经这样说过:“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学生是选择教学内容的起点。国家、学校所制定的课程内容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实现文化的传承。那么,在众多教学内容中就要筛选出较为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学生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我国以知识、技能为纲的讲授型课堂牢牢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实际上,我们应在不轻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自我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学生的需要,而教学内容则可以缩短这个差距,甚至使差距消失,使学生达到自我期望。

教學内容是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在他们身上留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体现在每一个不同的学生身上,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必然要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

总之,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涵盖多个学科,每一个学科中又包含诸多知识体系,从纷繁复杂的知识中筛选恰当的教学内容更是一门学问,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才能选择出更适合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

[3]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名教育出版社,2018.1.

[4]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9.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