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加工,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21-01-20 07:14姜琳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50期
关键词:想象作文思维

姜琳霞

想象就像是思维的骏马,有了它,思维就可以在未来的道路上纵横驰骋,孩子天生是想象的精灵,而我们教师就应该利用这三尺讲台,变教材的无声为有声,变静态为动态,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想象,让阅读入情入景

阅读是学生通过接触文字语言,感知作品形象、领悟思想内容,从而和作者实现心灵的对话,引起共鸣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蓝天中自由飞翔,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文本,面对面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

(1)想象,使图景有声有色。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文笔清新,借景抒情,把一幅幅优美的自然景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通过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将文字转化为高于实景的视觉艺术,既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谐,更能品味到景色之外意味深长的情。例如:在教学《草原》时,在学习草原的美景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让学生静静地体味,然后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虽然他们没见到草原,但他们通过想象在脑海里描绘了大草原的美丽。

(2)想象,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想象可以使原有的故事情节更为丰富,人物更为有血有肉,更为饱满。而对于具有无限想象力的小学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也唤起了他们的想象愿望。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中“重回战场”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考站在江边的嘎羧此时会想些什么,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戰友们呀!这里是我们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那震撼的场景历历在目。亲爱的战友,我就要同你们见面了,我们会永远在一起!”“打洛江,我的故乡,我们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忘不了和我一起战斗的战友们,是他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点开了,他们同时也把故事的情节展开了。

(3)想象,使朗读情真意切。学生在理解课文,初步把握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只有反反复复地读、仔仔细细地品、投入全部身心、认真揣摩吟诵,才能真正感受到作品语言的魅力,领悟到作品中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在含义。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多读,引导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激发学生的想象。例如:我在教授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渔歌子》时,首先我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生闭上眼睛想象:此时此刻,在你的眼前展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山水画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感受诗中的美景如画,进而让学生继续想象:正当我们陶醉于这样迷人的画卷时,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闻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生纷纷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有的同学说:“我仿佛看到连绵不断的西塞山前,一行白鹭唱着欢快的歌飞呀飞”;有的同学说:“我仿佛闻到了桃花的香味,甜甜的,丝丝沁人心脾;”又有的同学说:“我仿佛看到又肥又大的鳜鱼在水底悠闲的游来游去;”他们的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通过教师的引导,使朗读有感而发,真情自然流露,达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美妙境界。

二、想象,让写作更精彩

新课标规定:“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作文教学开始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作文教学观念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对作文的选材和表达方式少一些禁锢,多一些开放,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创作歌唱。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行文本的扩展。根据原文的故事情节发展,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情节,训练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作文训练中,可以给学生几个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如“纳闷、沉思、兴奋”,通过想象练成一段语义通顺的话。我经常带领学生做“想象游戏”,出示带有词语的卡片“红雨伞”“老人”“汽车”,让学生把生活当中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事物,通过想象“硬”联系在一起,编一个通顺、连贯、有意义的故事,乍一看是风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就可以写出数不胜数的故事来。通过这样有趣的写作训练,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将学生狭小的思维拓展开来,使之更具有广阔性和前瞻性,使学生的写作更富有深度和创新性、趣味性。

知识是静止的,封闭和有限的,而想象是运动、开放和无限的。如果把知识比作是金子,那么想象就是“点金术”。只要我们能去发掘、去引导,就能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快乐的海洋。让我们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飞的更高,飞得更远。

猜你喜欢
想象作文思维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