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1-01-20 07:14王灿灿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50期
关键词:意图生物病毒

王灿灿

一、教材分析

《病毒》属于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这一部分内容。新课标对这一节的要求是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上生物共两单元六章,本节位于第二单元第三章,是在学习了生命现象、生物圈中的植物和动物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现象及与人类的关系。同时也为免疫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一部分知识。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方面来看,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和习惯培养,七年级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日趋成熟,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生物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已经能够在“自主合作 分层达标”的课堂中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病毒的形态結构、生活和增殖方式。难点:病毒的增殖过程。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将知识直观形象化,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②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教学模式

在新课标精神的引领下,我主要采用的是“自主合作、分层达标”的课堂模式,有如下四个环节:①创设情境,设疑引导;②问题引领,合作探究;③拓展延伸,学以致用;④总结梳理,达标检测。

五、教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我的教学过程具体设置如下:首先是创设情景、设疑引导,接下来是三个学生活动,然后是关于病毒是生物吗的一个拓展延伸,最后是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1)创设情境,设疑引导。播放一则关于流感的新闻视频,使学生知道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进而提出相关的问题:病毒是什么样的呢?它又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呢?所有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吗?由此引入课题。然后以一则材料的形式展示病毒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意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流感为例,引入病毒,并借此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从生活到生物课堂的理念。

另外科学史的插入,使学生了解病毒发现的同时又能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并学习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探究精神。

(2)问题引领,合作探究。通过材料我们知道病毒最终被科学家们发现,并看到了它的真面目,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首先进入活动一的学习:病毒的形态结构。

活动一:病毒的形态结构。让学生观察以下图片,并说出病毒的主要形态分类,再以球状病毒为例,分析它的结构组成,然后对比分析杆状和蝌蚪状病毒,从而得出病毒的结构组成都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并将它与学过的动植物细胞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

意图: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稍微抽象些,故而多采用图片观察、对比分析的形式,让学生对抽象的、微观的知识有比较直观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图形、总结归纳的能力。

通过对活动一的学习,知道了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那么结构如此简单的病毒是如何进行生命活动的呢?我又设计了第二个活动:病毒的生命活动。

活动二:病毒的生命活动。先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思考课件上的问题并画出答案要点,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其中病毒的生活方式及分类相对来说稍微简单些,由学生自学解决。

意图:这里主要是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后以动画的形式并结合教师的讲解展示病毒的增殖过程,再让学生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过程。

意图:通过动画的播放,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另外,再结合学生的复述,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锻炼学生语言描述的能力,从而达到突破本节教学难点的目的。

通过刚才的学习知道了病毒通过增殖会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对生物造成一定的危害,那么病毒都是有害的吗?病毒与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由此进入活动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梳理出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从中可以看出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病毒。

意图: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后再播放一个关于流感的生活提示的视频,增加学生对于流感的认识,并让学生谈谈如何预防流感,就其中的锻炼身体而言,学校就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跑操、体育课等,提醒学生积极参与。

意图:从而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3)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病毒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病毒是生物吗?这时学生则会结合已学过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来判断,可知病毒是生物。

意图:这是对于本堂课知识的拓展延伸,既整合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4)总结梳理 达标检测。对于本堂课知识的总结,我采取让学生先谈收获、教师再来补充或整理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帮助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我会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资源《同步学习》,其中选出一些习题作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必做题针对一般学生,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选做题可适当拔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六、课后反思

由于之前备课比较充分,整堂课环节完整,过程流畅,学习氛围浓厚,课上讨论热烈,教育过程中注重德育渗透,结合学生实际渗透给学生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但本堂课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方面是课堂时间把控不到位,大概是有些紧张,上课时语速过快,同时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过少,尤其是一些较难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另一方面就是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较少,在学生回答问题过后无法及时、恰当的给予一定的评价,或许是经验缺乏,并且对于课堂情境预设不足,才会导致这种现象。还有就是在课堂小节的时候,主要是我带领学生总结,其实可以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先来总结收获,而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于不足的地方再予以补充,这样的话会既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就课堂教学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通过多次的磨课、讲课,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这不仅让我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更是让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学习和磨练,多读书、多积累,多向身边优秀教师请教,向书中的文字取经。在通往优秀教师的道路上,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则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意图生物病毒
病毒
病毒,快滚开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第12话 完美生物
感冒病毒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不打自招
不打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