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放”之间,让课堂“活起来”

2021-01-20 07:14臧香如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大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

臧香如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实际授课效果总是不如人意。

每次提出的问题学生总是不愿意回答。

对学生发言的追问得到的反馈达不到预期中的高度。

……

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我们该如何进行改善?新基础教育对此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中提到:“新基础教育”研究中,课堂教学被视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整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让课堂换发出生命活力”,意味着“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包含着的多重丰富含义。

具体落实到课堂上要怎样操作呢?

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中,教学过程中的实现,是把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定位为: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動、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一、 要放心大胆的开放

实现课堂的改变就要正视原有课堂的不足。在传统课堂中我们的目标是把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学生能够会考试。这其实是一种封闭。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工作很单一,学生的学习很枯燥。因此,改善课堂教学要做到开放。

做到开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就是来自教师本身的担心、紧张甚至是质疑。《“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中总结了教师常见的几种担心:课堂开放了以后教学内容不能按时、按计划完成,学生成绩上不出去怎么办?课堂教学中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料,超出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无法接招怎么办?

因此,做到“开放”二字,首先就要教师大胆,做到大胆的把时间还给学生,大胆的将思考还给学生,大胆的让学生把自己真正的疑问提出来。如果不够大胆,总是纠结与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能不能学会,课堂秩序会不会乱,他们们的结论会不会正确、够不够完美。那这堂课一定还是一节封闭的课。

二、 要积极有向的推进

为了让课堂能够“活起来”,我们必需转变自己的角色,从组织者转变为“推进者”,积极编织、重组资源。这个编织和重组,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整齐划一,而是“积极”,“有向”。

例如,在讲生命的话题时,我曾经引用到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此时,如果有学生嘻嘻哈哈提出问题“这些犹太人怎么不知道逃跑?”时,我们是应该批评他们扰乱了秩序,还是应该批评他们是非不分?都不是,我们应该探求他们提问背后的真实意图,如果是明知故问的捣乱,那就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如果是真的好奇,那就是我们课堂一个非常棒的生成资源,加以引导,孩子会对法西斯的残暴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三、 要有效提升的回收

此处的回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资源采集上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精彩要回收。回收的时候要给予有效的反馈及总结,通过适当的问题给予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产生有效的思考。如此,方能称之为有效。

进行回收就需要老师要有接受错误、解读差异的能力。这非常考验教师的功底和教学智慧重要挑战。将课堂开放给学生不等于没有预设,反而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做更充分的准备,从解读教材、单元、教学内容和学情入手,制定好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课堂的主心骨,并能因应各种变化把课堂生成的资源“收回”到课堂的核心内容上。

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能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让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的推动者,及时捕捉那些课堂中的生成点,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收放自如,才能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猜你喜欢
大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大胆猫沙漠探险记
大胆与胆大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青春要多样乖乖女大胆变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两个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