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活化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21 00:19孙小真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教学应用道德与法治

孙小真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在改革背景下指出,教师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在课堂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融入生活化的理念来拓展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本文就以浅析生活化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占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且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于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在课堂上教师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话,也可以不断的创新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正视学生发展规律,促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顺利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1生活化理念的含义

现如今很多的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都格外重视生活化理念对于学生发展的督促作用。生活化理念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为教学情境和背景,并且将教材知识内容与生活化的环境结合起来,进而组织学生们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以便于学生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可以主动进行观察和学习,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们对于教材知识能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1]。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不注重采用生活化教学理念

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的教师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采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会将教材知识内容与生活化教学理念相脱离,并且只会过多地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内容,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背诵的方式记忆重难点知识。在这種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在记忆相应的知识点时,学生也只是从知识点的表层含义进行理解。

2.2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热点想脱离

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很广泛的,而且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生活热点入手给学生剖析教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学习。然而很多的初中教师在展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并不会将生活热点与教材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中也不会组织学生们展开相应的生活实践活动,这样的话只会让学生们觉得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比较枯燥的,进而也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2]。

3生活化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重视生活化教学理念,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教师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重视生活化教学理念对于学生们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中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主,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对学生们进行指导,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兴趣,督促学生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中体会到法律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进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或者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中与道德相关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贯穿与高空坠物相关的事例,然后让学生对该实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们在分析事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法律常识,并且学会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3]。

3.2利用互联网手段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贯穿到其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而在课堂中不断的发挥出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性。针对此教师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手段给学生构建相应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且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进而更快的理解不同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在讲到《灿烂的文明之花》这节内容时,可以给学生们观看大学生自愿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或者是我国在外交中体现出的文明之礼等,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相应的生活话题进行,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文明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3开展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此教师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可以给学生们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加透彻的了解到相应的知识内容。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开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讲座活动,或者教师也可以带领着学生们去慰问老人,让学生们观看与红军相关的博物馆等,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展开相应的法治情景剧活动,让学生们搜集相应的法治案例,并且将其排练成情景剧,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表演,等到学生们表演完之后,可以让其他的同学们对该情景剧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利用自己所学的法治知识来分析该案例中所触犯的法律法规,以及事例中的主人公所犯的错误等。这样的话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平。

3.4加强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同感

很多教师在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觉得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并不重要,这种错误的认知观念,也导致教师在展开教学中,并不会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对此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同感,并且让教师们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生活化教学理念,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平时学校可以展开相应的培训活动,使得教师们在参加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生活化教学理念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平时也可以深入生活并且体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物,以便于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可以立足于生活而进行教学。

结束语: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与知识内容贯穿起来,借助于生活给学生展开教学,以便于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丁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生活化教学方法浅析[J].新课程导学(九年级下旬),2017(03:25-26.)

[2]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60-62.

[3]李花.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9(19):83-83.

猜你喜欢
生活化理念教学应用道德与法治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探究
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思品教学,乘着“生活化”理念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