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与实施路径分析

2021-01-21 06:47程丹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

摘要:目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还面临着很多的困境,亟需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文简要分析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并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实施路径,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路径

一、民族音乐文化概述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民族,这些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民族音乐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农耕文明时期开始一直到今天,我国各民族创造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十分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音乐只是一种消遣娱乐、放松心情的方式,但民族音乐并不仅仅是用来让人消遣娱乐的,从内容上来说,它是一种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生活和情感状态的音乐,通过聆听民族音乐,人们除了能够得到听觉上的享受之外,还能够从中了解到十分鲜活多样的民族风俗文化,因此可以说民族音乐就是向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一扇窗户。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促进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不少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

(一)缺乏教育传承和传承人

一直以来,我国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借鉴的是西方经验,因此其中所涉及到的民族音乐内容并不是很多。虽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很多专业艺术院校都开始更加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并且也开始将其设置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但主要还是把民族音乐看成是一门传统学科,除了讲授一些基本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和经典民族乐曲之外,很少会再对其进行拓展,也并不十分注重民族音乐教育的实用性,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形成对民族音乐足够的认识,因而也就不会将其作为自身的兴趣或者是值得终身奋斗的事业。另外,对于民族音乐文化来说,其最重要的传播载体并不是乐谱和资料,而是一代代有信仰、有追求的传承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迫于生存压力,往往会离开家乡,去往大城市,由于他们长期和家乡文化处在分离状态,同时又长期接触其他思想文化,就导致这些年轻人逐渐失去对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不愿再从事与其相关的事业,以至于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老一辈传承人没有继承人的尴尬境况,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事业。

(二)生存环境发生了变迁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简单机械地利用一些传统的工具进行劳动,而是引入了很多现代化的机械,他们也很少会再去遵循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而是过上了时尚舒适的现代生活,而这实际上是一个旧的民风民俗正在被摒弃,而新的现代化的民风民俗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导致从传统民风民俗中生根发芽,以各民族人民传统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三)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

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聆听较多的音乐类型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结构一般较为短小,内容通俗,歌词多写的是与人们的现代生活相关的事情,同时形式也较为多样化,可以很便利地通过各种渠道来进行传播,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音乐需求。但是,流行音乐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族音乐的发展空间,因为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来看,流行音乐都要比民族音乐更符合大多数现代人们的音乐口味,并且其传播途径也更加多元化,而民族音乐的传播路径却十分单一。甚至在流行音乐出现之后,还有人开始认为民族音乐是“落后”的,是“过时”的,是应当被摒弃的“糟粕”,这种片面论断的出现,也能够从一个侧面证明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确给民族音乐文化造成了十分巨大的冲击,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困境。

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实施路径

(一)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人才培养

为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应当尽快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其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尽快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体系,使学生能够形成对民族音乐的全面认识,掌握更多的民族音乐知识,从而愿意自觉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并积极发挥其创造能力,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限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要尽可能推广至全国,使其成为一项文化拓展类的基础课程。另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助力相关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以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才。

(二)建立健全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管理制度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失,这就意味着民族音乐文化很快将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在此背景下,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避免其发生消亡,政府必须出面进行干预。具体来说,政府应当结合各个地区目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情况,尽快建立起切实可行的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项保护和管理条例,用于解决各个地区在进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资金短缺、资料储存不当等。同时,政府还应当重视建设专业的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工作人员队伍,负责在当地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愿意自觉主动配合相关工作,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

(三)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型

作为中華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我国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和习俗等。如果一个人想要对民族音乐进行欣赏,那么他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基础,否则就相当于是雾里看花,因此与如今的流行音乐相比,民族音乐的受众范围是相当有限的。而民族音乐文化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尽快进行现代转型,即在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形式和内容,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以广西民族音乐《刘三姐》的传承发展为例,经过艺术家们的精心创作,刘三姐的故事从彩调剧到民族歌剧到被搬上大银幕,不仅将广西文化推广向了全国,甚至还将其推广向了全世界,从而很好地实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目标。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增加其商品价值属性,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对有效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困境,如缺乏教育传承和传承人,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迁,再加上现代流行音乐文化也给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等等。在未来的实践中,则必须要重视加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人才培养,同时也要重视建立健全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及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现代转型等,以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姚礼,李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1):113-122.

[2]孙鹏祥.论民族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J].文艺评论,2014(09):120-123.

作者简介:姓名:程丹,(出生年份)1972年2月;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汉源;职务/职称:高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四川省石棉县中学;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