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结尾艺术

2021-01-21 01:40陈燕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燕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初中语文的教学。高考语文高达150分,可谓得语文者得天下,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定期去优秀的学校参观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找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质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结尾

引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要精彩,课堂也是。结尾设计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从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校领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部分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我们也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理论实践共同进行。本文主要研究初中语文课堂的结尾艺术,希望对一些教育者有所帮助。

一、总结归纳式,画龙点睛

总结归纳式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常用的结尾方式,也是最为喜爱的一种结尾方式。这种结尾方式比较简单,比较符合初中语文教材的大部分文章。许多语文教师课上讲得十分生动形象,但所讲知识比较分散且比较浅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思想得到升华,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总结归纳式结尾,首先总结一下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使分散的知识更加集中。同时,还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板书,让学生对整节课的知识有更好地把握。除此之外,归纳是将一些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变得更加有条理性,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这部分时,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然后再进行完善,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最后一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完之后,学生可能对本节课的知识处于中等认识水平,而画龙点睛则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点出本节课的主旨,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使本节课效率更高[1]。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我们会学习到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一篇经典课文,起初我们会学习到有关作者的基本知识,然后我们会学习到济南的天气特点,济南的山,济南的水,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描写方式,运用了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多种方式,充分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作者首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然后进行归纳,比如总分总的段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最后画龙点睛点出主旨,对济南冬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为了提高学生活跃度,还可以让学生聊一聊自己所在地冬天的变化,与学生生活时刻紧密联系。

二、延伸畅想式,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延伸畅想式,可以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一个国家没有创新便会走向衰落,一个民族没有创新便会走向灭亡,一个人没有创新便会无所作为。如今,我们已进入新时代,国家提倡创新,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也要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结尾处,运用延伸畅想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是十分有利的。为了方便本环节的展开,小组合作讨论一直是我们学校所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一个班级中肯定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法,将学生分为6到7组,以便于学生讨论,这样每个人的思想都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学生也能了解到同学的想法,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的效率[2]。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我们会学习到朱自清的“春”,教师便可以将同学进行分组,或者学生自行分组,在到最后升华主旨时,教师先由学生进行总结讨论,本篇课文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什么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联想一下自己对春天的认识是什么样的?组内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停地进行巡视,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如引导学生自行寻找解决办法,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诗歌朗诵,对学生实行美育

如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微课早已进入语文课堂,对于初中一些文章,我们在结尾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信息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跟着诗歌朗诵,对学生实行美育,这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一项,微课可以集文字,动画字幕于一体,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更加印象深刻。微课不需要太长,控制在三分钟以内,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的烦躁情绪,而恰当的微课时长对學生学习诗歌是十分有利的[3]。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我们会学习到曹操的“观沧海”,教师就可以自己制作微课或在网络上搜寻一些以观沧海有关的微课小视频,在课堂结尾时播放,可以让学生跟着朗诵,让学生体会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拥有海纳百川般宽广的胸襟,一揽天下入手的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时期,一个完美的结尾,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高效的合作探究语文课堂,需要以保证课堂效率为原则,分组要合理,教师良好引导。一线教师应该通过实践来优化语文课堂结尾助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晓敏.结尾添彩 意犹未尽——体校初中语文课堂五分钟结课的分层教学初探[J].课外语文.2020(28):54-55.

[2]张晓娜.初中语文课堂结尾练习的有效设计[J].教师.2020(10):49-50.

[3]黄先有.初中语文课堂增强师生互动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24):17.3542756C-B667-4DFA-A26B-F9C5828093D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