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

2021-01-21 05:29何丹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

何丹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身为低年级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加入道德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目的。由此可见,班主任教师很有必有进行自然的道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当班主任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故事时,便能够很好的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

通常来讲,有许多富含哲理的小故事,可以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达到启迪学生,引发他们思考的目的。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主任在进行品德教育时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能够在营造亲切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德育教育的内容。因此,学习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利用讲故事渗透德育是本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一、低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原因

现如今,迫切的要在教育中渗透德育,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社会已经转变成为了一个讲究文明的社会,因此,社会对一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也加大了提倡素質教育的力度,这些都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那为什么要对低年级的学生采取讲故事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呢?众所周知,故事中的内容可以强大一个人的内心,可以帮助一个人修身养性,可以拓宽一个人的眼界,可以为一个人指明未来前进方向。小学阶段十分重要,小学的教学学习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人初步接受系统教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帮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品德教育,是大有裨益的[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童话是思想的摇篮,教师应学会运用童话去教导学生,引导其思想发展。”由以上几点原因可见,为了顺应目前的趋势,满足如今的要求,同样为了让学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尽早的培养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集体主义意识、诚实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二、低年级班主任利用讲故事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故事要符合学生发展特点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通常会具备好玩、多动、理解能力不强、对什么都好奇的特点,因此班主任选取的故事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感,通过入情入境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讲故事时,先可以帮助学生明白所讲文章的主题,感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在什么样的特定的背景和情况下,做出了故事中那样的行为,这一种行为又表现出了哪种类型的道德品质,再教导学生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历的基础上,对这些品质进行认真的思考。在这种途径之下,教师可以借助故事,让学生们更好的根据故事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创新讲故事的方式方法

只以口头的形式简单描述故事,形式单调,不适应时代发展,不利于培养开拓性人才,所以当面对这类情况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ppt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道德思想。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屏幕感受故事描述的画面,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对道德灌输起到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在讲故事时也可以综合情感环境、认知环境和行为环境等因素。故事是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发生的,如果在讲故事时,忽视并脱离了具体的情境,会降低学生的认知效率。适宜的情境不但可以活跃低年级学生的气氛,激发兴趣,还能够帮助小学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们自身的情感,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2]。教师可以寻找故事的背景知识,营造出与课文所匹配的环境和氛围,再让学生在这种情景模式下,揣摩故事的情感和意义,达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三)关注故事中榜样的力量

如今有许多教师仅仅笼统的根据课文进行德育讲解,不对文章的类型进行分类,根据不同文章的类型,特殊采取特殊的方式。例如所要讲到的故事主要为讴歌人物或自传时,榜样力量法就可以凸显出很大的优势。对于每个独立的人来说,一个榜样对他产生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班主任教师通过讲这种类型的故事,可以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参照,和进行学习的榜样,让学生们仿佛亲身接触到他们一般,使得他们的思想情感更好的熏陶学生的内心。在这时,故事内的活生生的人物,就可以为学生塑造成为一个榜样的形象。教师可以使用较为感性的语言进行讲解,为学生们分析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分析伟大榜样人物在文中的语言、动作以及内心活动等,在学生面前形象的塑造出一个伟大崇高的形象,塑造出一位榜样的形象。相信在学习之后,学生们的心中一定可以留下故事中人物优秀的品质。

除了在故事中寻找榜样人物,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善于发现和思考,发现身边的,随时都在发生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从学生较为了解的身边的人或事选取故事,寻找榜样的力量,相信这样可以更具有说服力,容易让学生产生认同感[3]。

(四)讲故事遵循适量原则

班主任讲故事是为了可以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所以讲故事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科学适量的原则。故事最好可以在三到五分钟内讲完,时间不宜过长,不需要把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过长的过程容易使得学生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三、总结

相比起其他年龄的班主任工作,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更加繁琐、辛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太小,从许多方面使得德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如果老师在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仅仅采取说教的方式,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德育效果则会显得更加行而有效,低年级阶段的班主任可以跳出工作的固有思维,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采取新的措施,达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目的。

四、参考文献

[1] 全丽. 讲故事——低年级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好法宝[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1):137.

[2] 杨佳.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敬佩的班主任——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分析[J]. 文渊(中学版), 2019, 000(004):426.

[3] 刘瑶君.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管理艺术初探——以低年级德育教育管理为例[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9):104.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爱在字里行间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