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1-21 05:29叶金文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数学

叶金文

摘要:新时期,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通过科学地进行德育教育,能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德育渗透的原则,总结了数学课堂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德育;渗透

引言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在数学教学课堂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是必要的,作为新时期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优化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德育内容在数学课堂的渗透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1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

1.1重点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有关德育渗透的素材其实有很多,为让德育教学质量全面获得提高,必须要在课堂上将重要观点教育突出来,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2适度性原则

把思想,观点,精神等内容传递给学生就是在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而初中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也要对德育渗透的依附性加以认识,有效把握适度原则,预防出现形式主义,或者贴政治标签的情况。另外,还要注意,不要把数学课的内容变成政治课,避免数学课的教学意义失去。

1.3量力性原则

德育教育的高效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认知基础,以及思维发展水平来确定具体化目标,从而有计划地选择德育素材需要的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除此之外,要想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思想品德形成也要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保证在统一化要求基础上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也就是要把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的有效结合工作重视起来。

1.4情感性原则

实施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渗透德育教育要全面考虑到艺术基本特征,将情感效应充分发挥出来。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种民主化,和谐化,以及平等化的关系。最后还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理解所有学生的想法,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存在偏袒的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交流中获得生活的启发。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2.1基于數学史落实德育教育

谈到数学这门学科,其实已经是历经漫长发展的知识了,这也是无数数学家实践总结的结果,所以内涵非常丰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讨。作为学校的领导和学校的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数学史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促进初中数学中德育教育的普及化。从学生角度而言,初中时期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不像原来小学时候学习的样子,而是要得到思维能力的人一面提高,因此运用数学史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另外,教育实践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结合学习的知识内容,将数学史合理化的引入到课堂中,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带动起来。

关于数学历史中的背景介绍,可以在一些较为枯燥化的公式,或是在定理当中融入,促使课堂能够更为生动化,还能让学生在历史人物中,切实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修养。比如,教师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书中呈现的重要内容。最后,利用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敬畏心,从而更好地塑造未来的学习和品格。

2.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透

教育方法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全方位认识,也实现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教育效果。另外,教学时运用数学教学方法先要依据知识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再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让教学内容以及德育教学能够呈现出生动化的形象,达到德育渗透深化的良好效果。

教师在教学“统计调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深入讲解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多媒体搜集,整理相应的统计内容,比如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以前,可以使用数据信息反映各个时期的教学成果,充分体现出统计学在经济发展历程当中的重要性意义,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也让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情感得到激发。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统计收集,整理,研究的全过程,让学生能够明白统计学中的思想,推动统计学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化的学习态度。

2.3在课堂例题、总结时进行渗透

每节课程结束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产生理解,还要全面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将课堂内容总结归纳好,这是实施渗透德育教育的好机会,可以根据有理数运算法则,乘法公式等内容的总结,在其中融入知识运用的广泛理念,并在以后学习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教师希望学生能够特透过案例灵活运用相应的知识。

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条件是分析好例题和习题,但也不能只局限在单纯的讲解方面,有的题目正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最好机会。比如,关于存款,植树的习题,教师若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做个简单化的说明,提出为什么存款,为什么植树的问题,还有这些问题具有什么意义。如此学生就能够明白存款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建设,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而对于植树造林来讲,最为重要的是为了环境的美化,当然也不仅仅只是造福子孙,还有保护环境,最终形成让生态平衡得到良好维护的思想品质。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研究了德育教育在数学中的有效渗透方法,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应全面提高德育教育认识,要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西兰.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27):40.

[2]张家万.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初探[J].华夏教师,2019(31):58-59.

[3]王停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德育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81.

[4]蔡纪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50.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数学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