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

2021-01-21 00:47叶桂芬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分析研究班级管理

叶桂芬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是智障儿童主要的学习场所,智障学生班级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基本单位,能够指导智障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特殊教育学校能够为智障学生進行康复、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于智障学生障碍类型较为复杂,个体差异较大,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规则意识严重不足。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全过程、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智障学生班级管理,充分发挥育人作用。

关键词:智障学生、班级管理、分析研究

随着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大部分智障儿童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智障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授课教师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智障学生的成长、生活、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智障学生的康复和成长,例如,管理理论与实际不符、管理效率较低等问题。较差的班级管理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康复和成长。因此,必须加强智障学生班级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对智障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1]。

智障学生班级管理的现实状况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树立以促进智障学生成长和康复为目的的管理目标,以新课改为背景,目前已经有一部分角色进行班级管理改革,但是仍然有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管理改革的重要性,或者在进行改革时把握不准,致使班级管理效率较低[2]。现阶段智障班级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管理理念较为封建、管理主体过于单一化、缺乏适合学生学习的文化环境等。

(一)管理理念较为封建

落后的管理理念体一方面体现在部分教师仍然存在封建落后的管理理念,智障学生问题行为由于自身缺陷所导致,对该行为一味的放任不管,听之任之,那未对其进行与正常儿童采用相同的行为期望,致使相关教师对智障学生行为矫正、规范逐渐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体由于大部分教师处于保姆的角色,只重视智障学生的安全问题,忽视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致使班级管理无组织、无纪律,缺乏课外活动的展开工作,学生之间的竞争明显不足,班级长期处于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3]。

(二)管理主体过于单一化

传统的智障班级管理通常以制度或者班主任教师为主体,班主任教师对所有的教学和活动进行指挥和决策,忽视了智障学生作为独立个体这一基本问题,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权威压制学生个性化发展,用命令代替民主,多数班主任严重缺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生活以及班级管理的主管意识,致使学生主体性明显降低,管理手段简单、粗暴,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康复。

(三)班级学习氛围欠佳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的建设。现阶段,特殊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残疾程度明显提高,班级管理仍旧缺乏学习氛围的建设工作,致使特殊学校的学习氛围与普通学校相似度极高,没有突出智障学生的特点,致使学生无法在班级中获得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康复的知识和环境[4]。

二、提高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效率的方法

结合上述智障学生班级管理的现状得知,以特殊教育学校的新课改班级管理理念为基础,从重新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目标及内容、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法、优化班级氛围等方面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确定班级管理目标和内容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确定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能够为相关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便利。学生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对象以及目标实现者,不同年级所表现的阶段性特征也大不相同[5]。相关教师应该着重培养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帮助其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中年级阶段应该加强学生对特殊教育学校行为的规范以及制度地遵守;高年级阶段应该逐渐帮助学生提高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的意识。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制定班级管理目标,有利于班级管理效率地提高。相关教师在班级管理内容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渗透知、行、情、意等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德。

(二)多元化管理方式

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相关教师能够全方位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能够实现尝试性管理、鼓励性管理以及家长参与性的管理方式,构建具有人文风格的多元化管理方式,帮助学生逐渐融入集体,积极主动的参与至班级管理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方式中,相关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个人总目标,划分子目标,帮助学生逐渐康复[6]。

(三)优化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地优化工作由班级环境地优化以及协调管理管理关系两方面组成。

首先,班级环境地优化,能够促进实现以境育人。相关教师应该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方式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智障学生的头脑表现较少,缺乏感性知识,相关教师只能对其进行口头说教,无法使其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概念。因此,相关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班级墙壁上贴有较简单易懂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习惯的图片,在班级中开辟阅读角、动手实践角,并且通过卡片的方式向学生提供视觉提醒,便于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角。定期更换主体墙内容,通过主体墙引导学生的自主行为,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4]。

其次,相关教师应该理清环境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学关系、组织关系一句交往关系等多种关系至今的关联,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协调好各项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确定学生作为管理和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使其在合适的氛围中成长、学习和康复。此外,相关教师应该不断提醒自己时刻对学生充满爱心,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公平、公正的评价学生,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3]。

(四)与家长沟通交流

智障学生家长同样期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有时会疏忽孩子的自身缺陷。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智障学生在进入校园后,这种期望更加强烈。尤其是少数重度家长,当他们的孩子没有按照其所想的进步时,会出现抱怨和绝望的现象[5]。当面临这些情况时,相关教师应该及时对家长进行开导,纠正他们的想法。在学期的每个阶段向家长展示学生的进步和现状。期末组织家长会,向家长通报教学内容的同时,汇报学生成绩,与此同时,还应该通过学校向家长进行适当的专业教育,从而实现共同促进学生进步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的重点管理内容为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康复。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具有挑战的课题,需要相关教师和教育机构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熟练掌握管理技巧,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以学生为主体,提高班级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全面促进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康复,为学生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红育.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J].神州印象,2018,0(6):509.

[2]夏桂萍.浅谈智障学生的班级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6(2X).

[3]林宏江,傅瑜.浅谈智障学生班级管理技巧[J].现代特殊教育,2019(5):72-73. [4]初英英. 播下希望,静待花开——浅谈低年级智障儿童的班级管理策略[J].读与写,2017,14(32):38-40.

[5]刘敬学.浅谈低年级听障儿童的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3):44,46.

[6]许丽萍.我的班级管理经验[J].读与写,2021,18(22):267.

[7]官晓梅.班级管理有感[J].文渊(高中版),2020(1):849-850.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分析研究班级管理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