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1-21 00:47吴婧璇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信息素养中职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作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科技发展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以此同时,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也是步入新科技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知识和技能。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在遵循道德、法律、准则等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实施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积累与信息相关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主要以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背景,探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有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职教育;计算机课程

时代的不断发展驱使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中职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教师也需立足于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并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帮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帮助自身学习和工作,从而更为有效地参与社会竞争,提高其就业率。

一、计算机专业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准确的说是信息文化,其本质就是新时代全球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下,人们工作生活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1]。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对信息的获得、分析、加工及利用能力。而信息素养并不仅仅包括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也包含了对网络信息的判断,以及在应用网络、信息时遵守道德、法律的良好品质,所以信息素养一方面指的是能力,另一方面又包括了良好品德,这都是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水平不高,特别是针对计算机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难在学习上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计算机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中职院校要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素养,必须从根本上改革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改革课程体系

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固化思想,承认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不断完善现有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同时,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公共基础以及专业融合两个方面渗透信息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助力。

比如在设置教学模块时,选修课需迎合社会对于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突出实用性特征,与专业性相匹配,适当的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他们的计算机素养;必修课的设计一方面要多围绕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来建立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扎实学生的计算机理论基础[2]。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渗透计算机各领域内的知识,尽可能的满足其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使之在感知计算机专业魅力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形成正确的计算机学习观念,让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得多元化的发展。

(二)优化教学模式

計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工具,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是改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发展实际,以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为基准,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的计算机信息素养。

比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在分析学生个人条件的基础上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划分课堂教学层次,针对各个水平、等级的学生划分不同的教学任务,并积极应用网络和网络资源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通过课上的案例教学法,课下的项目驱动法结合,将文字资料作为主体,结合应用网络在线资源和视频教程资源以及实训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的探究和创新提供空间,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提升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创造力;或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对口的实践学习、顶岗实习,让他们在工作中丰富情感体验,意识到提升计算机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加强信息素养培养的时效性[3]。

(三)创新教学评价

在计算机教学领域中,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领域中最显著的、最瞩目的科学技术之一,多元化评价既能不断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人性化、公平化的发展空间,又保障了教师教学的公平客观性发展,可以迅速地提高整个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信息素养的教学评价需要与课程教学契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应用灵活的评价方法推动学生信息素养的成长。

比如,学生自我评价、生生共同评价或者师生相互评价可以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监督能力,更好地发展自我自主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技能操纵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可以大胆地对教师在教学中整个综合全面性进行评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或者问题,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实现教师学生信息素养的共同培养[4]。

结束语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学生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要求。对此中职教育需要进一步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未来成长需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意识,乐于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且学会使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去解决职业上的问题,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 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和资源建设[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5):172-173.

[2] 武婷卿. "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J]. 文存阅刊,2021(23):136.

[3] 郭二军,牛萌萌. 以信息素养为导向的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文存阅刊,2021(28):95-96.

[4]夏慧琳. 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高职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20,17(23):148-149.

作者信息:吴婧璇,女(1989.5.3—),汉族,新疆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信息素养中职教育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