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021-01-21 21:24张海玲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小学习作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张海玲

摘要:泱泱华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东方古国承载亿万人的中国梦,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驼铃古道的丝绸路上洒满了我们先辈的血泪;诗词歌赋的吟诵唱中倾注了我们先贤的愿景。然而,在今天,我们这个崭新时代,刮起了崇洋媚外之风,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热衷于“外来文化”,离自己的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正面临断链的危险。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是一门集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习作,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全的道德修养。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走进习作课堂,是育人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习作; 融合

一、研究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亦是中华民族的魂,弘扬传统文化,沉淀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之东方的基石。从育人角度而言,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含国家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方面的教育,明確了中小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贵在传承,而传承的关键在于教师。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如何在习作教学中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教育,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现状

(一)学生对流行歌曲耳熟能详,却对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名句知之甚少;对漫画小说兴趣盎然,却对古典名著敬而远之。

(二)学生对西方节日的到来满心欢喜,对传统节日的临近只盼放假。

(三)不懂尊老爱幼,一味高傲自恃;不愿勤俭节约,只想奢靡浪费;不敬伟人作家,崇拜明星艺人。

(四)对习作中的书信格式、称谓全然不知;在习作过程中不会恰当地使用成语,更不会引用名言佳句。

面对学生如此现状,我非常心痛。经过思考和网上查询资料,我尝试着把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习作教学相融合。

三、融合熏陶

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写作时代。然而,写作离不开教学,写作要通过作文教学来完成。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合传统文化教育,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借习作中传统节日的熏陶了解传统文化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第二单元的习作:“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写一写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在写这篇习作时,就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如果写端午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和端午节有关的信息:还可以建议学生在端午节自己动手试着包粽子,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了我国特有的民族风情,与此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又加强了他们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回顾,这样的习作课堂变得充盈生动,这样的文化传承变得意义深远。

(二)在“爱国情怀”为主题的习作中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习作,以《我的祖国》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我国的名胜古迹、科技发展、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组内交流,组内成员互助合作,汲取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走进长城,我们看到了祖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走进故宫,我们看到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走进天安门,可以选择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领学生读一读,感受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讲解、介绍的过程中,随即引导学生去感受壮丽河山的秀美、去品味艺术瑰宝的精髓、去聆听长江黄河的咆哮,让学生在习作课上为我国拥有的灿烂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而感到深深的自豪,耳濡目染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

(三)以习作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为契机走进传统文化

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经常会有以“难忘的人”“令你敬佩的一个人”等为主题的习作。这种形式命题的习作实质上就是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向学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以积极向上的选材来进行习作,无论是难忘的  人还是令你敬佩的人,一定是这个人身上的某种高尚品质打动了你。从这个角度出发,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写的这个人哪种品质深深打动了你?再去深入挖掘品质背后的事件。

学生清楚地知道抓住正向词,描绘出来的人就是对真善美的传承,与此相反,就是抨击假恶丑的沿袭。

在这样一节常见的习作课上,我们将中华传统美德融于学生的思想中,激起他们对传统美德的重视,进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近在咫尺,深入心灵。

任何伟大的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依据,每个国家都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民族凝聚力和道德教育功能。

作为一名教师,弘扬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教学,将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让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董丽.浅析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J].文教资料,2011(11):94-96.

[2]周小艳.国内外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比较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3(1):138-141.

猜你喜欢
小学习作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