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以现代汉语语音课为例

2021-01-22 09:25马圣霞张明敏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声调语音探究

马圣霞,王 英,张明敏

(海南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一直是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的难点,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语音理论较为抽象,概念多,知识量大,难理解,难记忆;另外,语音的表现形式是声音,声音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好进行形象展示,影响学习兴趣。第二个原因是目前学界对于汉语语音教学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针对性不强,已有研究多是对现代汉语教学作整体上研究,少有专门针对语音教学的研究;二是与现代语音实验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不够,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教材)改革和探讨传统课堂教学技巧方面,与现代语音实验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不足。

如何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的学习兴趣,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现代语音实验技术结合,这是新时期语音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路是引入当前较为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一般指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混合。混合式教学让语音教学与现代技术较好地融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汉语语音学习的兴趣。网络教学突破了时空限制,“教”和“学”两者可以不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所以混合式教学必然带来传统课堂的重构。

如何重构课堂教学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问题。传统课堂教学因时间、硬件的因素,往往是以“教”为主,“学”为辅。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应转变这种状况,回归教学本质,让“学”为主,这是课堂改革的关键。为了让“学”为主,我们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在语音课堂教学上着重探索了探究式教学法与合作式的组织形式。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探究式教学是从某个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开展合作式探究活动,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发展技能、情感和态度,培养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该教学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美国主流教学方式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探究式教学法经历了从逐步推行到大面积实施过程。

(二)探究式教学在现代汉语语音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研究者对于探究式教学开展了众多探索,如教学模式探索、理论基础研究。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问题。根据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现代语音课程基本的教学目标有低层次的,即“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音知识”;有中层次的,即“熟练准确地发音能力及语音分析的能力”;也有高层次的,即“一定的语音研究及创新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探究教学法实现中低层教学目标和高层次的教学策略。

1.通过实践来探究知识,转变知识获得途径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是实现语音中、低层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策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汉语语音概念数量众多,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难度,许多人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较好地识记、理解概念。因低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存在一些问题,培养分析与应用能力这个中层目标就更难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先通过网络课程学习相关内容,对于概念、基本理论有初步认知,再通过课堂活动开展深入探究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低层到中层的教学目标。下面以声调教学为例,来谈谈“以实践探究知识”这个教学策略。

教材对于现代汉语声调的调型、调高、调长、调类等的解释都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还是很难理解这些概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借用现代语音实验技术来开展教学。要求学生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先通过网络教学学习声调相关概念,同时初步学习语音分析软件的基本操作步骤。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语音分析软件,获得语音样本的声调语图如下:

图2 海口话声调语图

学生从语图中可直观看到:汉语的声调,除了一般熟知的普通话平、升、凹、降四种以外,有的方言还有“凸”的调型,如重庆话语图中的第四个声调;有的方言不止四个声调,如海口话有八个声调;声调除了有高低升降曲直的不同以外,还有长短的不同,比如海口话第5个和第7个声调……

“入声”一直是声调学习的难点,因为普通话和绝大多数汉语方言里没有入声,学生感到特别抽象。在图2海口话声调语图中,最后两个声调曲线特别短的就是入声。通过观看声调图像,再辅助于对比听,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入声就是比普通声调短、急促的一类声调。

通过上述学生自己做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汉语声调的调型、调高、调长、调类等等都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再结合课堂讨论,学生便获得了对汉语声调的深刻认知,并培养了分析及运用能力。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教”直接灌输的,是他们自己通过“学”,自己“发现”的,而且发现的过程,是有趣、快乐,充满惊喜的。而实践能力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得到了发展。

2.引导并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科学素养

传统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因语音研究难度较大,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实现,因此只能止步于中层目标,无法兼顾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高层次目标较难实现。但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结合探究式教学法,汉语语音教学高层次目标的实现并非难事。下面仍以声调教学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现高层次目标的。

在前一阶段探究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汉语方言除了已知调型,还会不会有别的调型?自己方言的声调是怎样的?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带领学生选择某种方言开展声调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方言调查。学生首先通过网络学习,跟从教师录制的微课,掌握方言声调调查和声学实验方法,并完成语音样本采集工作。然后在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展开对这一方言声调的声学测量和数据分析,并绘制课音高时长曲线图。通过曲线图,学生可获得该方言声调的调类、调型、调长、调高等信息,实现研究目标。

3.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和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的通知(教高[2012]5号)在谈到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指出“注重创新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自己获得关于所探究的语言的结论,从而可以验证或质疑学术界已有的结论。

语音的声学实验研究,专业性很强,让人望而却步,可是,通过网络教学和课堂探究的结合,学生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学会。学生因此能获得极大的快乐和巨大的成就感、满足感。“如果学生曾经有过沉醉于探究之中的经历、体验和印象深刻的回忆,那么,学生就更可能在现在和将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享受探究这一人生乐趣,更敏锐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充分感受和珍爱生命之美,更深刻地体味人生的真义和存在的价值(1)任长松.对探究式学习的18种评论——支持探究式学习的12条评论和反对探究式学习的6条评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42页。。”

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2)王坦.合作学习述评[J].山东教育科研,1997年第2期,第33页。。”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沟通交流技能与技巧,还能通过小组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培养探索协作精神。合作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经过近50年的实践与发展,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是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

(二)语音课堂教学中推行合作学习策略及示例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我们还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采取的策略是:要求学生根据网络课堂及教材学习有关知识,大家共同讨论,教师在线答疑;根据网络课程内容布置一个课题,学生分组利用课外时间共同探究,并撰写报告;在课堂上各组汇报结果。如“声调”一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弄清调值、调类、调型和调号;掌握普通话4个声调的实际读音;联系自己方言实际,纠正方音。”为能有效实现这个目标,结合网络课程,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组,每组7人。大家分组在网络课堂学习相关知识后,以小组内某个同学的方言声调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课外共同完成录音及语音实验,并在组长的组织下大家一起撰写实验报告,在课堂上,各小组派出1-2名队员进行课堂汇报。

(三)合作学习遇到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常出现以下问题: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成了“合座”学习(3)刘燕飞,王坦.论合作学习实践中的情感缺失,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2期,第71页。。表面上虽具有合作学习的形式,实际上更多地充当一种表演工具。

2.合作学习成为一部分人的学习

有的学生或者性格主动外向,乐于分享、交流和自我表现,或者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为优异,在合作学习中承担了更多任务,成为合作学习的主体,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发言机会;而有的学生或者性格较为被动内向,或者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和合作技能,或者团体和责任意识差,或者对任务感到困难,逐渐失去参与兴趣和信心,成为合作学习的边缘者,从而出现两极分化。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合作学习完全背离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目标。

(四)解决措施

我们通过采取下列措施,解决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重视小组团建

通过破冰活动消除组员之间的陌生感;通过确定组名、口号、组徽和组歌增强小组内部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制定合作规则,明确组员要承担的责任;通过及时了解各小组合作情况,给予监督、帮助和指导。

2.采取抽签方式选择汇报人制度

一般课堂汇报都是由小组自己决定汇报人,最后任务都是落在几个固定的积极活跃的学生身上。我们采用抽签制,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抽到,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现象,也能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增进彼此情谊,实现共同进步。

3.采用“互评”的评分方式

考核方式改革之后,期末成绩只占总成绩的45%,平时的小组合作学习占总成绩的45%。

首先通过组和组之间互评,得到各学习小组的基础分数;然后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互评,得到每个成员的分数。两个分数相加,即是每位同学的分数。这样首先避免了教师个人评分的偏误,其次通过分数,来提高组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我们所推行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科学的学习方式,不仅贯彻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让学生成为研究者、探索者,强有力地推进了探究式教学。

三、混合式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现代汉语语音学习我们采取了网络自学探究、课堂合作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历时两个学期,取得了较好成效。以2018级和2017级学生为例。其中2018级实行混合模式下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对照组,2017级实行一般的教学方法。以所授课的两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2017级65人,2018级70人,共发放问卷135份。

表1是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情况,指标1-2能反映教学中低层次目标实现情况。调查发现,近8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语音的概念,分析及运用能力也呈相应比例,说明采用探究式教学成功实现了汉语语音课的中、低层教学目标。此外,指标3-5能反映学生研究能力情况,通过表1,我们看到同意的比例在70%以上,说明大多数同学掌握了语音研究方法,同时也有了研究的信心。作为汉语国际教学专业学生,大多数人具有调查留学生语音情况的能力及兴趣。表2是对照组的学习效果评价情况,从数据上来看喜欢语音课的学生与实验组相比,有较大差距,人数低了21.5个百分点。实现中、低教学目标人数的百分比为50%左右,实验组比对照组高了20%。对照组学生的研究能力跟实验组相比,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是成功的。

表1 课堂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情况(2018级 实验组)

表2 课堂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情况(2017级 对照组)

我们还针对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方式做了满意度调查,分别就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语音分析及运用能力、语音研究能力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满意度较高,两者的满意度都超过了90%,几乎所有学生都对开展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方式表示满意,对探究式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运用及研究能力方面,超过80%的学生表示满意。

表3 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

结 语

我们提倡的混合式教学不是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的简单拼凑,网络教学作为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式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采用的改革措施。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式学习方式这三者的关系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实行课堂改革的基础、前提,探究式教学是课堂改革的灵魂、核心,合作式学习方式是探究式教学强有力的助手,是探究式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三者相辅相成下,课堂教学最终才能以“学”为主,实现最高效的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声调语音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魔力语音
单韵母扛声调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