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英雄·传奇
——浅析影片《决战中途岛》的战争叙事策略

2021-01-30 12:37谢良静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途岛战争

谢良静

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帕特里克·威尔森、伍迪·哈里森等人主演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于2019年上映。该片根据二战中发生的著名战役——中途岛战役改编而成。中途岛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此一役,美军重挫日本海军,扭转了“日美”两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地位,因而中途岛战役被称为“日美太平洋战争重要转折点”。影片正是以中途岛战役为背景,巧妙安排了“存亡攸关”的悬念设置来展现战争的真实与残酷,调动观众紧张的心理。在此基调上,导演融入了人文主义关怀,反思战争带给世界各国人民的摧残。

一、消费主义视域下的美国经典历史改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曾代表意识形态主流价值的反战文化、革命文化正在不断流失。“消费”“时尚”“娱乐”“休闲”成为当代的文化热词。消费文化如飓风般席卷而来,更多的人沉迷于娱乐、消遣,深陷在感官享乐之中,大银幕充斥着奇观视觉文化的崇拜。战争片作为众多商业电影的类型之一,如何更好地用视觉影像表达思想主题,又成功避开战争场景过度奇观化、形式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部成功的战争影片既应具备商业文化特征,又不能沦为简单的奇观化视觉表现。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决战中途岛》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通过重构中途岛战役来致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勇善战的将士们,明确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指向,反思二战给美国乃至整个人类带来的生活和精神上的摧残。影片在尊重经典历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观众的审美和欣赏趣味,符合当下消费主义的大众化、娱乐化的语境,从细节到整体还原了中途岛海战的场景,在商业与艺术、娱乐与历史、奇观与文本之间寻求平衡,将战争的残酷一一呈现在银幕之上,深化“反战”主题。

首先,在消费主义视域下,导演为满足观众对于视觉快感的需求,带给观众最佳的视听感受和观影效果,在拍摄战争影片时更强调对于宏大战争场面的描绘。在影片《决战中途岛》中,导演正面描绘战役过程和战争场面,追求战争场面的刺激性,以恢弘的战争场景满足观众对于视觉特效的审美需求。同时在情节的设置上突出悬念性和曲折性,带给观众极强的临场感受。为了影片能够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战役细节进行有力铺陈。譬如,影片在刻画美军飞行员对日本海军的轰炸场面时,放弃客观视角的使用,选择以飞行员的视角带领观众体验战争的真实性,以第一视角亲身经历“俯冲轰炸”这种危险而华丽的战术带来的视觉冲击性。影片一共出现三个“俯冲轰炸”的长镜头,带给观众最佳的观影感受。爱森斯坦认为,“除非我们能够感觉出贯穿整个影片的色彩运用的‘线索’,否则我们就很难对电影中的色彩有所作为。”为了更好地再现中途岛海战前后的详细过程,《决战中途岛》用色彩作为影片视听表现的主要线索。例如,以蓝、黑、灰等冷色调来表现战争场面的残酷;用较为明亮、温暖的色彩表现“日美”两国人民相对远离前线战争、安定和平的生活。再如,轰炸机轰炸、炸弹爆炸时映出的红色火焰被深蓝色的大海包裹,人类、战争在包容性极强的大海面前渺小而不堪一击,战争的火焰最终在大海的包容下归于平静,而人类因欲望挑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导演试图通过调动色彩作用于影片叙事和主题,表达对二战的反思,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诉求。

其次,导演的目光最终还是要回溯到历史本身。影片《决战中途岛》作为一部根据经典历史改编而来的战争电影,一方面要满足消费主义语境下观众对于庞大的战争场景以及刺激、紧张的视觉特效的审美需求,以“日美”两军之间微妙的实力悬殊和剑拔弩张的战争氛围吸引观众;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影片流于奇观化、形式化的暴力审美,最终的落脚点依旧是对于二战的反思主题——表现战争对于安定生活的破坏、对于生命的摧残、对于人性的扭曲,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反思战争。在《决战中途岛》的第三条叙事线索中,杜立特等美国飞行员在执行完轰炸任务之后在中国迫降,大多数飞行员在中国成功降落并被中国军民营救。但在美国飞行员离开之后,日军却以营救过美国飞行员为由残忍屠杀无辜的中国民众。影片对于这一战争史实的表现,一方面是以更为包容、开放、全球化的视野去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全人类的伤害,另一方面则是融合了多民族价值观念的互相建构,传递“美式”价值观念。

再如影片中曾两次描写日军对于“天皇陛下”的绝对忠诚,这种忠诚是“以死明志”的决心彰显出来,日军认为“死亡”是武士精神的体现:第一次是在中途岛海战前夕,日本空军采用自杀式袭击;第二次是在影片接近尾声时山口多闻与舰长加来止男和战舰一同沉入海底。显然,这种自杀式的忠诚是反人性的,影片对日本军队战斗精神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批判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在军国主义的控制之下,想要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显然是无望的,同时也暗含了战争对于人性的扭曲。

在类型电影中,战争片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类型,它需要内容、主题与视觉表现之间紧密契合。战役场面的呈现不是为了银幕上的奇观效果,而是为了反思战争之殇,反衬战争中人性的复杂。影片《决战中途岛》以二战中真实发生的海战为叙事背景,在依托史实的基础上,考虑到当代人的审美观念,既高度还原历史环境,又以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创造出让国内外观众接受的情节内容。

二、人文理念视域下的历史群像塑造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理念就被提出,它强调对于人本身的关注。距文艺复兴运动已有数百年之久的今天,“人文”主义理念依旧为人所关注。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理念相比,现在的“人文”理念被赋予更多新的涵义,但不变的是其对于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于人的完善、自由与解放的关注始终没变。在人文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语境下,战争大片中更注重对个体情感的关怀、对个体形象的关注与尊重。而人文理念是多层次的,影片《决战中途岛》中人文关怀是群体层面上的,导演的人文关怀不局限于美国军民,而是以人文主义为立足点,关怀整个人类在战争中身体、心理所受到的迫害,进而反思二战之殇。从导演人文主义历史叙事的策略中,我们可以探析到当下美国在战争片中传达的价值观念是更为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而不是战争片中狭隘的民族主义。

影片《决战中途岛》从人文视角讲述那个年代残酷的战争故事,给予参战的群体以人文关怀,着重刻画在战争中奋发拼搏、守卫国家的海军战士这一历史群像。在这样的前提下,人物的性格极易被模糊,而导演则把每一个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难能可贵的是,影片不仅成功塑造了美国军队群像式的英雄,而且对于在二战中恶行累累的日军亦给予客观的形象塑造。导演以人文主义的关怀,客观描述了日军将士的形象,尤其最后与船同坠的镜头亦给观众的身心带去极大的震撼,这时他的悲壮举动已经超越民族仇恨,由此彰显了影片的人文主义理念以及导演的反战意识。战争对于每个民族都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伴随而来的是无数人的牺牲和流离失所,是一个时代的黑暗、悲痛,不论是发动战争还是参与战争的国家,都是极其不幸的。

人文主义在关注个体生存状态的同时,又需要从个体中扩展开来,关注个体所在民族是否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再扩展到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不同于以往好莱坞战争大片中塑造的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决战中途岛》塑造的是中途岛战役中集体式的英雄群像,这是一群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英雄,是美国民族意志、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以一条主线与两条散落的叙事线索串联美国、日本、中国的近百位人物,完整地展现了中途岛海战这一巨大的历史群像。《决战中途岛》中的英雄既有在珍珠港被袭之后英勇牺牲的军官罗伊·皮尔斯,又有在中途岛海战中冲在前线的飞行员,如俯冲轰炸机编队队长贝斯特、鱼雷机编队队长林赛、“企业号”航空指挥官麦克拉斯基等;既有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切斯特·尼米兹、情报工作人员莱顿,又有战争后方的战士家属,千万个无辜受害的民众、战士。最为典型的是情报官员莱顿以及他带领的情报团队,他们不是无往不胜的,影片开始珍珠岛被偷袭主要原因就是情报工作的失误,劳顿的意见未被采纳。在珍珠岛被日军偷袭之后,他们在自责和压力下继续开展破译日军情报工作,影片对于他们的痛苦挣扎与心理障碍给予了展现。莱顿领导的情报组成功破译出日军情报的“AF”是代表中途岛,却再一次与白宫情报小组在意见上产生分歧。天才破译员尼米兹在最后关头顶住重重压力,成功说服白宫情报小组,是中途岛战役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导演并没有囿于“英雄”模式的人物塑造,在战场上将士们既有勇往直前的勇气,也有面临人性时的脆弱。战争面前将士们也有作为普通人脆弱、犹豫的一面,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具有人文主义的反思,生命意识在战争影片中被唤醒。导演用这些人物的行为表现为观众勾勒出一幅鲜活的英雄群像,将战役的残酷性传递给每一个观众,沉浸于电影流露出来的悲悯情怀中。

处于人性另一端的是二战期间发起战争的日本。人文主义者穆勒在《论自由》中指出:“从长期来说,一个国家的价值就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的价值;一个国家如果为了使它的人民成为它手中更为驯服的工具,哪怕是为了有益的目的,而使人民渺小,就会发现靠渺小的人民是不能完成伟大事业的。”在军国主义的控制下,人显然是无法得到健康发展的。对于日军在二战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影片给予了非常客观的表现。尤其是在影片接近尾声时日军的“飞龙号”航母被击穿,山口多闻与舰长加来止男决意和战舰一同沉入海底,给观众带来很大的震撼。影片重现了这一悲壮的历史性时刻,对日本军队的战斗精神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批判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使影片对战争暴力的反思更加真实有力。战争是毁灭性的,不论是发起国还是迎战国,对于国民来讲,都是反人道主义、有违人性的,也呼应了导演的人本主义思想——“没有人想要战争”。

20世纪,美国参与或发动的多次战争成为其战争片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战争电影中或是塑造美国英雄,或是以人文主义历史叙事来反思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美国战争电影在思想、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好莱坞电影在塑造、传递美式价值观的过程中,又进行了与其他民族价值观的融合和互相建构”,它所表达的多元化价值观念无疑赢得了多个国家的认同。

进入21世纪以来,战争题材影片在世界电影格局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好莱坞大片中,战争题材电影作为主要类型之一,从美国自身战争视角出发,塑造美国在战争中的正义国家形象,宣传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成为美国官方向世界传达普世价值理念的有效载体,形成有力的文化渗透。美国战争题材电影艺术手段高超,颇具感染力,虽然缺乏直面霸权主义、帝国主义的勇气,思想深度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但是在世界战争题材电影中依旧具有影响力。

战争题材影片亦是中国电影创作的主要类型之一,它取材于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因此对于观众而言,战争题材本身就具有感染力、感召力,战争电影在传播意识形态、推动文化进步、重建道德信仰、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承担着历史使命。中国战争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回顾其变化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出在艺术创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较于美国战争题材电影成熟的叙事策略、风格多样化的影像呈现以及立体的人物形象刻画,中国战争电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深入学习好莱坞战争电影如何在消费主义时代下把握战争题材的特点,探究其战争题材跌宕起伏的历史背景,深入挖掘其战争题材的人文理念,分析其叙事模式与创作风格的形成,对于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观影体验、发展新世纪中国战争电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中途岛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中途岛海战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美国“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他们的战争
鏖战中途岛
战争
战后日本对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