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的破局之道

2021-01-30 12:37郑雯斐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时政微信内容

郑雯斐

2014年,党媒系统微信公众号迎来了井喷期。各大传统媒体或整合资源,或化整为零,以集体或部门为单位创设微信公众号,形成“矩阵”效应。同年2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正式上线。投石问路,“侠客岛”虽为试水品,但其创作团队仍倾注心血,秉持“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的理念深耕时政。

时政新闻指涉广泛,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关键词有四:新近发生、受众未知而应知、与政治密切相关、事实报道①。且由于时政新闻关注国家政治方向和政策解读,政治性强,记者编辑稍有不慎就容易犯错。故我国的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存在着内容严肃空泛、枯燥呆板、可读性不强等问题,相关从业人员也陷入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报道僵局。

因此,在探索时政新闻的媒介融合之路时,不仅要注意把握方向性,还要创新解读方式,利用新媒体优势,扩大报道影响力。自上线之日起,“侠客岛”就坚持原则立场,挖掘原创作品的多元形态,强化优质内容的输出,力求做到大事不隔天、观点正能量、话语接地气②,打破了时政类新闻的报道僵局。得益于此,“侠客岛”于2018年荣获中国新闻奖融媒体栏目一等奖,这是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奖”,也是微信公众号首次获此殊荣。

基于此,本文从产品定位、用户需求、写作特点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探寻“侠客岛”的破局之道。所谓“破局之道”,既指“侠客岛”打破时政新闻报道僵局的成功秘诀,亦指其拆解时政迷局的方式方法。

一、保持明确定位:深耕时政,解读重大事件

“侠客岛”创立至今已有七年时光,这期间,创作团队渴望正义,但不背离法纪;追寻理想,又不忘却初心。他们坚持传递主流价值,又始终保持着侠客般的超脱。“一号在手,天下我有。每有大事看侠客岛,总不会错的。”这是关注“侠客岛”微信公众号之后显示的欢迎语,也是其创作团队的初衷。他们坚持做时政解读,力求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希望各类读者均能从中学会思考、有所收获。

“侠客岛”背后有人民日报的支持,依托于纸媒时代积累的内容资源,深耕时政的这条路,走起来没有那么荆棘密布,相对平坦很多。诚然,丰富、独家、优质的资源助力了“侠客岛”品牌优势的打造,但这其中,更离不开的是编辑部成员的辛苦耕耘。他们每天都会广泛浏览中外新闻,留心身边大小事,日常报选题讨论,最终由内容总监确定当天及近期选题并安排分工③。由此可见其选题流程之规范,经过层层把关,有效避免了偏离定位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侠客岛”的选题能够始终紧紧围绕时政解读这一定位展开:在面对“大老虎”落马、公务员涨薪、延迟退休等社会重大热点和突发事件时敢于发声;在涉及“中西意识形态之争”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上,理性分析,引领思考;在中央重要会议召开以及指导性文件出台时,第一时间吃透中央精神,发表独到见解;在面对“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等重大外事活动时,积极与报社记者合作,及时推出独家解读,为读者拨开国际时政迷局④。

此外,观察“侠客岛”的推文不难发现,【解局】是其主要栏目,篇数最多。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对国内外发生的大事热事、政策变动进行解析的栏目。其中尤其关注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反腐等话题,还涉及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等地的事件。可以说,这是用户认识世界、了解政治的一个窗口,符合“侠客岛”的明确定位,同时也很好地连接了“庙堂”与“江湖”。

二、重视用户需求:内容本位,辅之多元互动

在如今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越来越能掌握内容的选择权,内容生产者也更多地考虑并重视其意见和喜好。且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以往单向的传播形式,双向传播背景下,用户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微信公众号要想不淹没在时代洪流里,就必须成为对用户有用的产品,不仅要能提供信息服务、还需兼具现实意义,“寓教于乐”⑤。

“侠客岛”深谙此道,非常重视用户需求,早在2016年初就开展过对用户画像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其粉丝以年轻和高学历群体为主,活跃、理性,且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⑥。正因为其用户素养较高,希望看到更多、更准确的解读,故“侠客岛”致力于把好内容关,尝试以与用户的互动反哺内容生产。

(一)坚持原创

在新闻报道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内容为王依旧是永恒的制胜法则。据清博大数据监测,2020年“侠客岛”微信文章阅读总量超4017万,发文篇数443篇,原创篇数344篇,每篇平均阅读量9万以上,原创篇数占比77.65%。凭借高质量的原创时政新闻解读,“侠客岛”得到了商业门户网站及海外媒体的青睐。

“侠客岛”主创“公子无忌”曾介绍,编辑部对稿件质量的追求远高于数量,力求保持原创。为了做到这一点,编辑部实行“选题滚动制”,每天都要有备用选题。这样虽然很累,但能够使公众号坚持特色,维持用户黏性和期待⑦。从另一角度看,虽然推送数量少,每天只推一两篇,但一定程度上帮用户节约了时间,有助于其在短时间获得优质内容。在各大平台和媒体纷纷竞争用户注意力的当下,去除浮躁、精益求精,的确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二)追求深度

除坚持原创外,“侠客岛”还注重追求内容深度,这也是其“在精不在多”理念的体现。由于时政新闻的解读门槛较高,“侠客岛”多采用专家撰写、编辑修改的生产模式,来保证权威性和内容深度。具体表现为,不仅建立了遍布世界的专家库以提供专业深刻的解读,还依靠专业知识扎实、文字功底深厚、工作经历丰富的编辑记者对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再者,即便是同一个选题,“侠客岛”也很快地能找准切入点,不流于俗,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如报道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侠客岛”不甘于唱赞歌式地突出此次登月的重要意义,而是另辟蹊径,沿着科学和历史的脉络阐释整个过程的不易。又如报道大数据杀熟这一现象时,作者点苍居士直言“这算哪门子‘精准服务’”,不仅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还援引了各类权威报告数据和专家意见,深入浅出,力求剖析准确、客观公正。

(三)注重互动

用户群体的年轻化、高学历、活跃、理性,是实现互动的基础,同时也为“侠客岛”深挖用户资源、反哺内容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侠客岛”借助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与用户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互动,借此建立与用户的良好关系,扩大自身影响力。

其一,分社群交流。“侠客岛”根据用户身份建立公务员、学生、媒体等不同的线上微信群,用户可以在群内自由交流,甚至参与到写作中,如提供新闻线索、编译外媒材料等。

其二,留言即回应。“侠客岛”一改央媒高高在上的姿态,注重及时回应关切,用户可以在后台留言、评论,很轻松、没有任何负担地与作者进行交流。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回复的几率很大,其参与感也得以增强。

其三,互动即反哺。日常除发布推文以外,“侠客岛”还会开展各类活动,以维持用户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其中,“快闪沙龙”和在线网络直播沙龙等线上活动,更是反哺内容生产的有效途径。多数情况下,愿意进群讨论的用户中不乏专业人士,发表的言论质量较高。因此活动结束后,编辑可以直接整理聊天内容,及时发布,为内容生产注入新鲜血液。

三、创新写作技巧:鞭辟入里,不忘生动表达

(一)力求语言幽默易懂

古人说的“大道至简”,某种程度上和“侠客岛”的大白话写作有相通之处。于大多数人而言,时政新闻其实是枯燥难懂的,因此,如何把时政新闻写得让大家想看、愿意看,是“侠客岛”面临的一个难题。而这,正是其可贵之处的体现,即语言的生动幽默。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侠客岛”编辑部成员摆脱桎梏,跳出“模式化”的怪圈,以短句、流行语的使用,创设了时而卖萌、时而正经的风格,有效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以2021年3月的热搜顶流“三星堆”为例,“侠客岛”在评论这一事件时,以“拆盲盒”类比考古,字里行间充斥着作者幽默打趣的口吻,读来莫名亲切。

“说好要做严肃沉稳的文物,怎么就卖上萌了呢?”三星堆撇撇嘴。

三星堆听得入了迷:“接着奏乐,接着舞!”

“别只顾看小姐姐啊,你知道我为啥这么出圈吗?”河南博物馆猛一发问,三星堆愣了。

(二)打磨内容呈现细节

不仅文风幽默,从栏目、标题再到形式,处处可见编辑人员的用心。

首先是栏目,除前文提到过的【解局】外,“侠客岛”还有【岛叔说】、【岛妹说】、【岛读】、【侠客风云会】等栏目,不同的栏目功能明确、各具特色。这使得读者在看到栏目名后,就能快速了解文章的类型,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印象。

再来看标题,“侠客岛”的标题采用栏目化策略,总体而言,形成了“栏目名称+新闻事实+新闻价值”的表达形式。如《【解局】禁止中国籍乘客入境?印度唱的又是哪出戏!》《【解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词句要细品》等都符合这一规律。都说“题好一半文”,“侠客岛”对待标题非常严谨,力求新、特、巧,一般会经过“责编提出备选方案——集体讨论择优——领导审核”三个环节。为做出一个精彩的标题,其团队成员经常能讨论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更久。

最后是形式,为方便用户阅读,节约阅读时间,“侠客岛”坚持在标题和导语中言简意赅地讲清新闻事实,输出作者观点,强调核心价值。编辑不仅会用关键词划分文章板块,还会用加粗或标红的方式突出重点,排版简洁不花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重要信息。

(三)坚持话语体系转换

为进一步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侠客岛”团队在转换话语体系上做出了尝试。简单而言,就是把长新闻读短,把短新闻读长,把新闻通稿变成个性稿。之所以要把长新闻读短,是为了厘清事件的内在逻辑,提炼重要信息点,让读者不至于迷失在长篇大论中;把短新闻读长,是为了挖掘更多补充信息,如“美国终于肯补缴会费了?”“大国重器再添新兵”等,短短一句话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信息量,而这些,恰恰是读者想要知道的;至于把新闻通稿变成个性稿,则是为了增加对话意识,让读者感受到政治的有趣,从而愿意主动地去了解此类信息。

(四)塑造拟人传播形象

人格化的传播,在当今这个网络民主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正如百度有度娘,B站有22娘和33娘,共青团中央有江山娇与红旗漫……“侠客岛”也创造性地塑造了岛叔(妹)的形象,开辟了【岛叔说】专栏,成功实现了编辑、作者与读者间的对话交流。岛叔博学多才、看问题理性持中、风趣幽默、又平易近人。在此类针对热点事件的评论文章里,作者自称为岛叔(妹),读者则被称为岛友,岛叔寄观点于新闻事实之中,夹叙夹议,用和岛友聊天的方式进行写作。这种拟人化的表达不仅创设了私密对话的环境,同时还给读者以私人定制之感,使其拥有了内容个性化定制的归属感。

四、结语

七年来,“侠客岛”始终秉持初心,持记者情怀,显侠客本色,凭借独特的“破局之道”,打破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僵局,完成了“拆解时政迷局”的初衷。面对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时,“侠客岛”都迎难而上,不缺位、不失语,坚持以客观理性的姿态第一时间出现在读者面前,凭着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灵活的用户思维,针砭时弊,创新写作风格,把时政解读得更人性,有效纾解了公众焦虑和疑忧情绪,开创了时政类权威报道的新方式。

注释:

①丁柏铨,李卫红.论时政新闻的改革创新(一)[J].采写编,2006(04):7-8.

②评委有话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评析[EB/OL].中国记协网,2019-01-18.http://www.zgjx.cn/2019-01/18/c_137753695.htm.

③王斌,张雪.新型主流媒体影响力建设的内容生产路径——基于微信公众号“侠客岛”的研究[J].新闻战线,2019(11):70-74.

④“侠客岛”团队.如何让时政好读趣读乐读[J].中国报业,2015(19):26-28.

⑤侠客岛.“侠客岛”:做让年轻人爱看的时政报道[J].中国记者,2015(12):18-19.

⑥“侠客岛”:中国权威时政新媒体的探索[J].新闻战线,2016(09):14-16.

⑦陈国权.侠客岛的“内功心法”[J].中国记者,2019(08):73-76.

猜你喜欢
时政微信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信
主要内容
时政
时政
微信
微信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