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上海市基本单位情况简析

2021-01-31 01:40黄静贤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贡献率法人总量

□黄静贤 郑 垚

2019 年上海市经济围绕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数量、就业和产出方面均稳步增长。2019 年末,上海市共有基本单位54.8万个。其中,企业法人单位44.4 万个,期末从业人员为1214.5 万人,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6.6 万亿元,年末资产总计79.2 万亿元。

| 总体情况

(一)单位数量持续增长

2019 年末,上海市共有基本单位54.8 万个,与2018 年末相比,增加1.7 万个,增长3.3%。其中,法人单位48.0 万 个,增 加3.4 万 个,增 长7.6%。

在全部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44.4 万个,占全部法人单位的92.6%;事业单位0.8 万个,占1.6%;机关法人单位0.1 万个,占0.3%;社会团体0.3 万个,占0.7%;其他法人单位2.3万个,占4.8%(表1)。

(二)从业人员保持稳定

2019 年末,上海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1214.5 万人,与2018 年末相比,增加23.9 万人,增长2.0%,呈小幅增长态势。其中,内资企业从业人员为934.8 万人,占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的77.0%。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表现活跃,吸纳就业人数最多,为488.2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24.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总量的40.2%,所占比重增加1.2 个百分点,吸纳就业人数进一步扩大(图1)。

表1 2019年上海市按机构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情况

图1 2019年上海市按经济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单位:万人

(三)企业运营情况稳定向好

2019 年上海市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取得两位数增长,运营情况不断改善。其中,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6 万亿元,与2018 年相比,增加2.6 万亿元,增长11.0%;年末资产总计79.2 万亿元,增加10.6 万亿元,增长15.5%(图2)。

| 主要发展特征

(一)不同规模法人单位均有增长,中小企业活力日增

从企业规模看,全市不同规模法人单位经济总量皆有增长。

图2 2019年上海市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单位:万亿元

2019 年末,上海市营业收入1 亿元及以上法人单位共有2.1 万个,占法人单位总量的比重为4.3%,实现营业收入23.7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4%,占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总量的89.1%;资产总计为61.5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3%。亿元以上法人单位经济体量大,增速较为稳定,仍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营业收入在2000 万元以下的法人单位共有41.8 万个,比2018 年末增加2.9 万个,增长7.6%,单位数量占法人单位总量的比重为87.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占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总量的4.1%,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0.4 个百分点。资产总计为12.2 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8%。中小企业虽然规模较小,总体实力较弱,但在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帮扶下,中小微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迸发新的活力(表2)。

(二)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迅速,批发和零售业贡献较大

从产业分布看,2019 年末上海市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共有40.4万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共计21.1万亿元,年末资产总计72.9 万亿元。相比2018 年末,分别增长7.2%、13.8%、16.7%,占全市法人单位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84.1%、79.2%、91.9%。

从行业门类看,批发和零售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全市法人单位数量、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方面,其贡献率①贡献率可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其计算方法为: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均达到了40%以上。其中,2019 年末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比2018 年末增加1.4万个,对全市法人单位数增长贡献率为40.9%;从业人员和全年营业收入分别增加14.0 万人和13.2 万亿元,对全市增长贡献率为58.5%和51.6%(图3)。

表2 2019年上海市按营业收入组距分组的法人单位经营情况

图3 2019年上海市批发和零售业对全市法人单位主要指标的贡献率

其次,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模式的不断变革,以互联网、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为依托的相关行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迅速发展,正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19 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数分别比2018 年末增长11.1%、8.3%、18.8%及6.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比2018 年增长15.3%、13.6%、15.1%及19.1%。

(三)区域集聚效益不断凸显,浦东新区集聚能力最强

图4 2019年上海市各行业单位区域分布图

从行业的区域分布看,各区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行业集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以第三产业为主,非中心城区第二产业较为发达(图4)。

各区结合自身地域等优势建立了各类园区、开发区,以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且大部分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区域集聚性。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中,营业收入排行前五的区其营业收入总和占该行业营业收入总量的比重均超70%(表3)。

表3 2019年上海市法人单位主要行业营业收入集中度的区域比较 单位:%

上海市集聚效益最显著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其营业收入排行前三的地区营业收入总和占行业营业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体现了极强的地区集聚效益。

上海市产业集聚能力最强的区是浦东新区,在多个行业中营业收入比重均占全市最大份额。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占比均达到了三成以上。

猜你喜欢
贡献率法人总量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论法人的本质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浅析我国法人人格权现状及立法建议
创新法人治理结构 建设一流事业单位——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初探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