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落人口 “空心化” 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沈阳市锡伯族Y村为例

2021-02-01 08:27陈国宏于琳冉
关键词:锡伯族空心化沈阳市

陈国宏,于琳冉

(沈阳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0979亿,乡村常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6.11%。可见,虽然处在一个经济高速运转、城市化明显、工业化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农业和农村文化依然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功能。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常住人口急速减少,尤其是少数民族村落存在人口 “空心化” 现象,即青年劳动力广泛转移到城市,而农村剩余人口老幼化,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缺少相应的人力资本。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村落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政府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人口。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巩留等县,在辽宁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吉林扶余、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锡伯族总人口191 911人,其中,沈阳市沈北新区是全国最大的锡伯族聚居地。锡伯族总人口不多,但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当前少数民族村落人口 “空心化” 问题在锡伯族也广泛存在,因此,本文将以辽宁省沈阳市锡伯族Y村为例,试图探寻少数民族人口 “空心化” 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策略。

二、文献综述

(一)农村人口 “空心化”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过分转移,造成了农村常住人口急速减少,从而导致农村地带人烟稀少,产生了荒凉的景象,这种现象称为农村人口 “空心化” 。农村人口 “空心化” 是一种极不合理的人口分布,其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力缺失、农村人口比例失调、青年人比例下降等几个方面。农村人口 “空心化” 的现象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代表着我国正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着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使城乡建设工作陷入难题,农村劳动人口流失,发展农村经济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

(二)农村人口 “空心化” 问题研究现状

首先,在农村人口 “空心化” 动力机制方面,目前 “推拉理论” 逐渐成为村庄 “空心化” 演进机制的理论基础,它较为全面地解释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宋金平等人通过归纳中国社区演化的几种形式认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是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外部的吸引力、社区发展的拉力与阻力以及非农化的推动作用[1]。王成新等人提出村落 “空心化” 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因素是村落向心力和离心力失衡的矛盾[2]。邹新树认为,农民向城市流动,造成农村 “空心化” 是农村拉力、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四个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每个力量又是诸多因素构成的合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方向和倾向性程度取决于这个合力的大小[3]。崔卫国等人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分析认为农村 “空心化” 的形成可理解为特定城乡地域系统内城乡二元制度体系作用于农村 “自然—生态社会经济” 系统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演化结果,资源禀赋与地理区位是其资源环境诱因,历史基础与社会文化是其社会经济诱因,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其外源性制度原因,而不同维度农村 “空心化” 之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也不可忽视[4]。

其次,在农村人口 “空心化” 的影响方面,李河辉在研究中指出,农村 “空心化” 现象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效应,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满足了城市发展需要,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及现代化快速发展。同时,有利于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技术型、资本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但是农村 “空心化” 带来的重大的负面效应不能忽视[5]。王伟勤在西部地区农村 “空心化” 的研究中指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快速流动造成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代际沟通和亲子交流时间减少,传统邻里组织亲密度减弱、乡村公共服务组织缺乏等,导致农村社会安全度、信任度和亲密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社会脆弱性风险凸显。农村人口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流失,农村教育面临着基础条件差、师资队伍薄弱等各种发展难题[6]。农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面临着断层的局面,除对农村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以外,对城市的有序健康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压力。城市居住人口的增多导致维护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更加艰巨,城市内部的发展秩序、利益冲突等情况更为复杂。

最后,在解决农村 “空心化” 问题的对策方面,需要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经济、制度、政策、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与竞争能力,缩小城乡差距。胡智超等人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从补短板、去库存、增加制度供给三方面推进空心村整治工作,强调要补齐农村资金短板和技术短板,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整治废弃宅基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且加快农村地区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城市户籍制度和公共福利制度改革等[7]。李长印归纳概括了河南省部分县市在空心村治理方面的有效模式,既整合了农村部分闲置土地,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又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8]。何振嘉等人以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尧头镇浴子河村的空心村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该村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规划模式,既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又优化了区域内的经济结构,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9]。

综上所述,学者们关于农村人口 “空心化” 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农村人口 “空心化” 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受现代化的影响加之人口的流失,少数民族村落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锡伯族村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价值,承载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地域差异和特征,其面临的 “空心化” 问题较一般村落更为复杂。本文将借助于现有的理论研究,结合锡伯族村落现状,从经济、文化、体制机制、政府管理方面提出沈阳市锡伯族村落发展的治理建议。

三、沈阳市锡伯族Y村 “空心化” 的影响因素

Y村是沈阳市沈北新区附属自然村,村内共有村民49户、182人,60%以上为锡伯族。村屯面积117亩,耕地面积1 200亩,农业生产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村庄地处辽河七星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景观地段,村内生态条件良好,绿树成荫、水系环抱。优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及不可复制的自然环境都是锡伯族Y村的优势所在。村民的平均年龄42岁,60岁以上的占43.6%;村民中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占总人数的45%;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8 000元,绝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 “空心化” 明显,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2016年初,Y村采用入股联营的方式,和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开发旅游项目,通过村庄整治和宅基地整理,将全村旧房改建成两层小楼。沈北新区为此专门申请了沈阳市第一个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旅游项目的试点。虽然当地的规划与措施对Y村的 “空心化” 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经济因素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2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沈阳市2020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 598元,比上年增长了1.3%,逐年有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收入还是相对较低。而相比之下,沈阳城镇地区与沈阳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经统计,2020年沈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 413元。沈阳锡伯族村落地区产业少,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供给。而且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收入低且不稳定。相反,沈阳市区和其他发达地区产业发达,人均GDP较高,就业机会多,两地之间收入差距会促使当地劳动力流向城市。

2.年轻劳动力外流,老龄化严重。外出务工的锡伯族村民主要是青壮年,一般文化素质较高,这一劳动群体大量外流,使得原聚集地锡伯族形成典型的老龄化社会结构。为了弥补不在身边尽孝的遗憾,挣钱后的青壮年群体普遍在城市购买楼房,让父母和子女到城里生活和读书。既为父母解除了农村劳作的辛苦,也能使子女享受到城里高素质教育,同时也为自己今后返乡立业奠定基础。另外,仍在农村留守的锡伯族村民,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丧失了务工可能性,个别家庭由于子女少或者与子女关系一般等原因,子女经济上对老人扶持少,因此,生活比较困难。尽管这部分人在锡伯族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锡伯族村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文化因素

1.缺乏文化品牌和文化宣传。Y村作为锡伯族的聚居地,目前仍部分保留着锡伯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沈阳地区锡伯族有着独特的民族习俗,如逢年过节要供奉 “喜利妈妈” 和 “海尔堪玛法” 的家祭,玩传统游戏抓 “嘎拉哈” ,以及民间口头文学 “讲古” 等。但是目前来看,沈阳市锡伯族村落对于文化资源的挖掘程度还远远不够。例如,发展旅游产业离不开文化产品,但是沈阳市锡伯族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方面明显缺少特色,缺乏具有设计性、创意性、地域性和影响力的文创产品,没有从品牌高度上去打造具有乡村特色、凝聚乡音和乡情的乡土文化特色元素。因此,锡伯族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经济价值没有充分实现。

2.文旅结合的乡村文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到具有浓郁乡土特色的乡村去走走看看。但是,由于文旅结合力度不够,有的有文无景,有的有景无文,缺乏文化吸引力,难以进入正规的旅游市场,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相对较少。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2003年,沈阳市投资4 000余万元,对锡伯家庙整体环境进行了改造,恢复家庙历史原貌。近年来,政府又陆续投资对锡伯家庙进行修缮,但没有形成整体的布局感,文化旅游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食、宿、行、游、娱乐、购物等要素相互连接不通畅,导致锡伯族Y村文化产业分散、不成规模。

3.锡伯族迁移历史的影响。锡伯族村落的 “空心化” 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锡伯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几百年来迁移次数最多、迁移路程最远的少数民族。12世纪后期,锡伯族曾与当时的女真人一起抵抗过蒙古部落军队的入侵,许多人逃入森林;明末又因抵挡努尔哈赤战败,开始被不断地迁移到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地区,还有一部分被迁移到吉林的扶余地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平息准噶尔部之乱后,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防务,从盛京将军所属的盛京、凤凰、辽阳、开原、牛庄、广宁、熊岳、复州、岫岩、盖州、锦州、义州、兴京和抚顺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 020名,连同眷属4 000余名,分成两队,于乾隆二十九年四月上旬和中旬自沈阳出发,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抵达伊犁惠远境内。乾隆三十一年春,迁移到察不尔地,组建集军事、行政、生产三项功能于一体的组织,为建设边疆、抵御外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镇化进程中,锡伯族村民倾向于离开农村,迁移至经济发展更好的城市,这也是沈阳市锡伯族村落劳动力人口外流的原因之一。

(三)制度和环境因素

1.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锡伯族村民进城居住后,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在农村的宅基地房屋和园田一般处于闲置状态,弃耕的土地由村民或村委会负责把耕地转包流转。闲置的宅基地和耕地对他们而言属于 “零” 成本。另外,我国现阶段没有明确的宅基地和耕地转让收益政策,所以,保留农民身份,也就等于给自己投下 “股票” ,最次也为自身留下最后的安身之所,对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限制。城镇化进程中,许多资本下乡在农村变成了 “圈土地、圈项目、圈资源” ,他们的 “志” 并不在农业,这进一步导致农村建设资源流失。返乡创业人群大多为农业跨界人群和大学生群体等,存在不善于同农民打交道、与上下游联系不紧密、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现有政策更倾向于支持资金比较雄厚的规模农户,对返乡创业者经营的小微企业扶持相对较少。再者,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薄弱,返乡人员在乡村生活不便利,导致农村劳动力回流可持续发展受限,无法解决锡伯族村落现有的 “空心化” 问题。

(四)政府管理因素

1.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农村政策通常通过文件、标语、会议等方法进行宣传,导致农村政策缺乏吸引力,无法吸引村民的兴趣。在当地,由于基层宣传人员的整体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不高,加之缺乏具体措施,使农村相关产业政策宣传效果不显著。

2.权责分工不清晰。目前,沈阳市针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很多补贴,如支持畜牧规模化养殖补贴等,但部分农民并未将这些补贴用在实处,造成惠农资金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惠农资金,必须要提高利用效率,加大整合力度,明确责任部门,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保障相关政策的落实和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沈阳市锡伯族Y村 “空心化” 经验借鉴和治理建议

(一)促进经济发展

1.培养返乡人员创业技能,优化农村创业环境。人事、劳动部门要定期举办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会,继续加强各类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创业技能。继续实施国家技能开发项目,加强创业示范培训效益并鼓励小微企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此外,可以根据返乡人才在不同创业阶段、不同业务类型、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经济特点下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返乡人才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新职业人才” “职业经纪人” 等方面的培训,通过专门针对返乡人才培训计划的实施,来有效提高返乡人才培训的适用性。

2.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创新养老模式。辽宁 “十四五” 规划提出,在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应该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支持锡伯族村落刺绣产业的发展,为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提供轻松适宜的工作岗位。随着锡伯族村落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在景区设置老年解说员,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涉老自治组织,如老年协会、农村互助社等。创造各种条件,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连锁化发展,使得青壮年留得住,健康老人有舞台,高龄、特困、多病、独居的留守老人有基本生活保障,实现留守老年人在更多关爱中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二)发掘文化优势

1.传承传统文化和习俗,打造沈阳锡伯族文化品牌。保护锡伯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地域性,尤其是历史遗迹尤为重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发展背景下,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建立锡伯族博物馆、锡伯族文化广场等,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集中展示和再现,真正使沈阳市锡伯族村落宜居,让乡村特色永驻。打造锡伯族文化品牌,可以借助各类融媒体平台,提升沈阳锡伯族西迁节的宣传力度与水平,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和了解锡伯族;将锡伯族西迁节的民俗文化融入特色教学活动中,让优秀民俗进课堂;在沈阳市内文化活动场所开展锡伯族文化传统讲座活动,打造文化品牌;鼓励和支持各类媒体单位,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对锡伯族西迁节的民俗活动进行宣传展示,培养市民对锡伯族西迁节特色民俗活动的保护意识。同时,可以把锡伯族民间工艺品更多地开发为旅游纪念品,为游客留下旅行美好记忆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播锡伯族文化。

2.创新文化旅游,优化旅游环境。《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 “十三五” 规划》提出,要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充分发挥特色村镇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建筑风格独特的优势。沈阳市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应创新发展模式,开展与村落环境相融的文化旅游体验,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让游客亲临现场体验锡伯族特色民俗生活,感受其自然淳朴的民风;也可以创造性地开发沈阳锡伯族西迁节的研学项目,让广大中小学生在锡伯族西迁文化研学旅行中,感受锡伯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质,逐步强化和传承锡伯族西迁节文化内涵。

(三)完善体制机制

1.盘活土地资源,争取土地收益最大化。农民可以部分土地入股产业扶持项目基地,参与基地分红。2016年,Y村把集体土地进行产业开发,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建设,让村民搬进了新居,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政策倾斜支持粮食产业发展。涉农专项资金及财政补贴优先流向农村特色产业,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农业补贴,并制定落实相关奖补措施,借助政策倾斜减少基地生产成本,多举措吸引劳动力返乡助力产业发展,真正解决产业发展、农民安居、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的问题。

3.进一步支持村企合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旅相关产业领域,探索建立健全旅游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入股,充分发挥企业集团经营优势,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联盟,以资本为纽带,统筹旅游资源与产业化发展,形成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

4.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形成社会资本和政策倾斜合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可以多方合作开发辽河国家湿地公园锡伯族故里等旅游景点,提供更完善的体验式服务;规划自行车线路和徒步穿越农田,打造新型美丽乡村田园精品旅游线路。

(四)强化政府管理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在农村政策宣传过程中可以采取理、事、情交融的宣传方法,将农村政策的具体内容与当地发生的与农村政策相关的重大事件或已有的典型事例结合起来进行宣传,这样可以使农民更了解农村政策;还可以运用现代化多重媒体工具进行宣传,通过现场实况转播、专题报道、系列影视纪录片等形式使农村政策宣传更加生动形象。此外,群众讨论、群众评议、群众农村政策知识竞赛也是不错的方式,可以使村民参与其中,通过互动交流,了解更多农村政策。

2.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积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质保量完成锡伯族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建设任务。可以成立 “沈阳市锡伯族特色村落保护与发展领导小组” ,专门负责开展锡伯族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切实负起责任,研究和制定项目有关的方针、政策、措施。督促落实投资资金,建立健全档案资料,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协调参与项目实施管理的有关业务部门工作,定期审查项目资金使用安排情况,确保项目有序开展等。

五、结语

“十四五” 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根据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关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 “空心化” 直接导致农村 “三留” 人口增多、主体老弱化和土地空弃化,严重影响了 “空心村” 迈进小康社会的步伐。沈阳的全面振兴,既是工业、城市的振兴,也是农业、乡村的振兴,关乎东北振兴与国家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沈阳市锡伯族村落 “空心化” 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助力沈阳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辽宁省乡村振兴树立标杆,使之走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前列。

猜你喜欢
锡伯族空心化沈阳市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爱是逐梦的翅膀
乡村振兴视野下贫困山区村庄空心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锡伯族民歌
基于国企集团化改制背景的母公司“空心化”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乡村旅游视阈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探讨
乌鲁木齐市锡伯族纪念西迁250周年
让他阳光地活下去:记锡伯族“老关工”张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