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孩子“摔”出美丽人生

2021-02-04 07:53黄硕
教育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萍乡市体育家长

黄硕

武功山脚下,有一群会摔跤的孩子。

站在朱志辉的办公室里,一抬眼,就能看到不远处的训练场上,孩子们瞪大眼睛、鼓足腮帮子摔打成一团。

朱志辉是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麻田中心小学(以下简称“麻小”)的校长,也是一名摔跤教练员。这所学校是当地人口中的“摔跤学校”。在他担任校长的14年间,学校走出了上百名摔跤运动员,56名孩子被省市级体校选中,一人闯进国家队。

摔跤

朱志辉还在山村学校读书时,萍乡市体育学校的教练员挑中了他,他在体校待了6年,专业是举重。在举重馆每天面对杠铃,没有寒暑假,也没有双休日。但朱志辉从枯燥孤单的训练生活中品嘗到了体育的快乐。“它教会了我坚持和坚强,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个热爱体育、懂体育的人。”

1996年,朱志辉从体校毕业。他本可以选择进入当地政府工作,但朱志辉觉得,应该让所学的体育知识和体育精神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爱上体育。

于是,18岁的朱志辉应聘到萍乡市芦溪县新泉小学任体育老师兼摔跤教练员。进了学校,朱志辉发现,不要说专业训练器材了,自己连上体育课的器材都没有。跳跳绳,玩玩沙子,一节体育课就这样上完了。

缺少训练器械,朱志辉就从母校淘回来一堆已经淘汰的、破旧的器材。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武功山下,朱志辉从山上取来木材,制成孩子们力量训练所需的简易杠铃。

当时大家心里都没有“体育”的概念,家长们说:“体育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考上清华北大,那才有出息哩!”朱志辉向老师解释体育的重要性,没想到老师们说:“农村孩子每天在家挑水砍柴,都是体育活动,干吗还要你来操心?”

朱志辉决心坚持梦想。他不断学习、不断琢磨、不断请教,尽可能把体育课上好,让孩子们更喜欢体育。在课后,朱志辉组织成立了摔跤队,因为摔跤运动的竞技搏斗贴合孩子们爱打爱闹的天性。

除了每周要上20多节体育课,朱志辉和其他教练员利用放学后和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孩子们训练。掌控体育课并不难,难的是在放学后把孩子们留下来。农村孩子放学回家后还要放牛、挑水、做家务,因为参加训练都耽搁了。有些孩子训练后忘了写作业,文化课老师找到家长反映情况。家长们有了怨言,训斥孩子:“作业都不写,还练什么?”朱志辉回忆道:“只要文化课老师跟家长告了状,孩子最起码一两天不能来训练队。”

在最初的时候,训练队里的一部分孩子的确不喜欢学习,作业完不成的情况时有发生,“基本上每天都有老师来向我‘告状,和老师的沟通也确实比较难,我们就是和文化课老师‘斗智斗勇。”朱志辉解释道,放学后孩子们就要去练习摔跤,而文化课老师希望把孩子留下来辅导功课,所以在时间上大家就“抢孩子”。

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朱志辉多次家访,上门和家长沟通体育的重要性。他告诉家长,体育能够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培养规则意识。对于家长的功利思想,他常常拿自己举例子:“我也是一个农村的孩子,通过体育走到今天的教育岗位,体育不是没用!”

朱志辉也积极地与文化课老师沟通,保证参加训练队的孩子能够按时完成作业。随着孩子们在赛场上崭露头角,文化课也没落下,孩子们还变得更有礼貌、更懂规矩了,老师们的态度慢慢发生了积极变化。

朱志辉的努力被当时的校长看在眼里,校长觉得这个年轻小伙子不简单,开始积极地帮助朱志辉联系协调体育器材,陪同孩子们参加比赛。校长的鼓励和信任,也有效化解了文化课老师和家长们的担心。朱志辉说:“到后来,只要不耽误文化课学习,老师和家长是非常支持孩子参加训练的。”

突围

2006年,做了10年体育老师后,朱志辉来到麻小,走上校长岗位。麻小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16年,但当朱志辉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学校楼宇破旧,土操场坑坑洼洼,附近村民围上篱笆在校园里种菜,鸡鸭伸长脖子瞧着这位年轻的校长。“这是一所非常典型的山村学校。作为校长,我能给这所学校带来什么?”

“体育!对,就是体育!”朱志辉决心把摔跤作为体育育人的突破点,把体育作为学校工作的突破点,引起更多关注,撬动更多办学资源,为山里的孩子争取更好的求学条件。

朱志辉在麻小大胆推行了摔跤运动。2008年,江西省体育局在麻小设立江西省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并给予项目经费支持学校的体育建设发展。麻小先后获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因为摔跤,学校获得了社会、体育与教育系统的广泛关注,获得了项目资金支持。

2020年11月底,朱志辉和老师们忙得连轴转,喜气洋洋地搬入了新校区。当地政府投入2600万,新增30亩地,对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学校进行改造扩建。随着一期项目的完工,校园里自20世纪60年代沿用至今的老房子,以及教学区、运动区都得到了整体改造提升。

还是一名运动员的时候,朱志辉的梦想是登上冠军领奖台。成为体育老师后,他想培养出一名冠军,完成未竟的梦想。成为一校之长后,朱志辉开始反思10年教练员的经历:“我的眼睛只看到了部分学生。”

朱志辉转变了思路,但他没有放弃冠军梦,他对教练员们说:“作为专业教练员,要有冠军梦,要把孩子培养得更出色。”另一方面,朱志辉认为,体育不能局限于培养冠军,对于一所农村公办学校而言,“体育要面向全体孩子,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体育”。

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摔跤,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摔跤,朱志辉创立了摔跤校园艺术节,除了两两对抗的摔跤比赛,还有摔跤写作、摔跤画画、摔跤舞、摔跤课间操、摔跤演讲比赛,力求所有孩子都能参与摔跤艺术节,从不同视角感受摔跤体育的魅力。

朱志辉努力挖掘摔跤的育人功能,培养山村孩子的意志力和规则意识,达到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朱志辉和团队在多年的体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体育精神:顽强拼搏,永争第一;遵守规则,团结协作。“我希望在孩子们的人生轨迹中,体育成为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朱志辉还带领学校老师开发新的体育运动课程。花式篮球、围棋、足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在麻小的校园里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农村学校不比城里,没有校外培训班,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们引进一些特色课程。”

传承

麻小现有4名体育老师,其中3名老师兼任摔跤教练员,都曾经是专业的摔跤运动员,曾汉金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

曾汉金曾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爱打架,很多人瞧不起他,甚至出言不逊:“你长大了也只能去吃牢饭!”

但朱志辉观察这孩子有摔跤的天賦,就想把他转入摔跤队训练。曾汉金的父亲急了:“孩子本来就调皮,还跟你学打架?”他母亲也说:“读书都不行,还搞这个,将来啥也不是!”父母坚决不允许曾汉金进摔跤队。

朱志辉上门沟通了五六次,终于说服他们勉强同意把曾汉金送进他的摔跤队。在摔跤队,朱志辉和曾汉金吃住都在一起,还利用休息时间和他聊天,教导他尊敬老师,端正学习态度,“先不说学得多么好,首先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曾汉金回忆道:“也不是一次就把我说通了,朱老师是天天说,早上说,晚上说,有时候晚上睡觉满脑子全是他的话。”

经过刻苦的训练,曾汉金的摔跤技术突飞猛进,逐渐在省市级的比赛中斩获奖项,“站上领奖台的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老师说的是对的”。日常生活中,曾汉金也慢慢建立起规则意识,见到老师开始主动问好,这些改变父母看在眼里,对体育的偏见逐渐消解。后来,曾汉金进入省队训练,他的父母每个月都会跟着朱志辉一起去看望曾汉金。

曾汉金自己也非常争气,连续4年获得省少儿赛的冠军,一步步从市体校闯入国家队,最好成绩是全国摔跤锦标赛第二名。2008年,他因伤退役,回到萍乡市体校任教。

摔跤给曾汉金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曾汉金的父母找到朱志辉,一定要当面道谢:“幸亏你当时一定要我儿子加入摔跤队,不然现在不知道他在哪里游荡呢!”

一年后,曾汉金来到麻小看望朱志辉,这时候朱志辉身兼校长职责,没有太多时间亲自带队训练了。曾汉金说:“我想回来,从前我不懂摔跤,但现在我想把运动的快乐带给孩子们。”朱志辉闻言大喜:“我们正缺你这样的高水平运动员!”

2020年,曾汉金的学生钟文昱也来到了麻小,担任体育老师和摔跤教练员。钟文昱是曾汉金在萍乡市体校任教时的学生,从省队退下来后,钟文昱去健身房工作。曾汉金找到她:“不如来我们学校吧,把你学习摔跤的技能和快乐传递给孩子们。”

在钟文昱到来之前,麻小的摔跤队只有一两个女生。钟文昱来了之后,麻小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都睁大了眼睛:“摔跤也有女老师!女生也能练摔跤!”目前麻小摔跤队有30名孩子,其中10名是女生。2020年上半年,曾汉金走上了校长助理的岗位,分管学校体育工作,朱志辉感到自己的事业有了传承,“一路走来,体育带给我们惊喜,鼓励着我们坚持下去”。

巨变

20多年的乡村教育经历,朱志辉的感受是“变化太大了”,最大的改变是老师队伍。曾经,乡村学校留不住老师,不管是从县城下乡锻炼的老师,还是应聘来的老师,大多待上三五年,要么转岗,要么通过考试“逃离”乡村学校。“学校就像一个培训场地。”朱志辉说。

而现在,随着“摔跤学校”摔出了名气,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管理越来越规范,麻小成了老师们心中的“香饽饽”。2019年麻小公开招聘教师,10个岗位有20多个竞争者,要是算上条件不符合的共有50多个报名者。朱志辉欣慰地说:“现在我们的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了,教师们热爱这份事业,愿意以校为家。”

更让朱志辉高兴的是,教师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麻小来,以往麻小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70%,2020年经过统计,朱志辉发现这个数字已经降至60%左右。

朱志辉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随着国家下大力气改善乡村教育,麻小的办学软硬件设施得到了明显提升,不少家长说:“这里比外地的随迁子女学校还要好,经济负担也小得多。”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返回家乡,开起了民宿,从事旅游相关产业。2019年,萍乡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萍乡市获评江西省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奖。

2020年4月,萍乡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印发《萍乡市普通高中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实施方案(试行)》,规定初中阶段参加江西省运动会和江西省年度青少年锦标赛获得单项前三名、团体项目前四名的运动员予以免试,文化成绩不限。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麻小的家长越来越愿意把孩子送入摔跤队接受训练。每逢节假日,从初中学校回到麻小参加训练的孩子越来越多。

现在,朱志辉一有时间就去训练场上看孩子们摔跤。每个星期一次,朱志辉要亲自带队训练,“我希望农村孩子也可以拥有昂扬的姿态,因为摔跤与体育而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猜你喜欢
萍乡市体育家长
<读迷作品>
家长错了
萍乡市2016年疑似肺尘埃沉着病病例分析
萍乡市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学费
我们的“体育梦”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萍乡市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夜尿患病现状及分析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