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趣,从学科阅读中萌发

2021-02-04 07:53左书才
教育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黄峥做题科学素养

左书才

“学物理只要理解即可,不需要记忆。”“学物理重在做题,不需要阅读。”这些说法反映出许多学生及家长的认知误区。笔者班上的学生黄峥也是这么认为的。他非常喜欢物理,但是一做题就容易对题目条件丢三落四,与隐含条件擦肩而过。笔者问他平时是否有阅读习惯,他说:“老师,我喜欢看动漫,有时候也会看一些新媒体文章,但稍微长一点的文章就读不下去,更别提名著之类的。”显然,黄峥在阅读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化能力比较弱,难以理解稍有难度和深度的信息。这样的学生其实不在少数,那么他们应如何破解读题障碍,学好物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学科特点着手破解。

物理学科的特点很明显,即基于生活生产实际。学生必须有一些生活常识,也就是说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力学、运动学、电磁学等现象应有敏感度和质疑精神。这些素养如何培养?最新版的物理教材中,教材正文、课后练习与应用部分都渗透了相当丰富的阅读材料,其中涉及的知识涵盖了多个层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延伸。

针对黄峥这样学情的高中生来说,抓住教材加强学科阅读,引领物理学科素养养成尤为重要。这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的物理阅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短期内让学生能读懂题目,知道从何入手;长此以往,则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信心,并以科学家们为榜样,引领自身科学素养的形成。

当下,很多中学生对明星八卦了如指掌,却对科学家及其贡献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讲知识、做习题的层面。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法拉第等众多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这些素材,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与科学素养。当与黄峥讲述过诸如法拉第、拉瓦锡、哥白尼等科学巨擘的故事后,我能够看到孩子眼中迸发的光芒。在其作业和考试卷之中,我极少再看到他因畏难而空着不做,对错题也肯俯下身去啃硬骨头。对于物理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他也会主动探索、寻找答案。

“老师,我在想,静电场中某电的电势是不是和初中我们学到的欧姆定律有关系。您这节课讲到电势单位是V,課上您也问过大家是不是之前学过这个单位,让我们课下去自学相关内容。我翻了初中的教材,也上网查了……各种说法不一,我现在有点摸不着头脑。”看着黄峥好奇又期盼的眼神,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因为这是个开启学生探索之门的好时机。我告诉他:“不要相信任何人,周末的时候去趟国家图书馆,周一晚放学我们再好好交流。”周末,他果真去了国家图书馆,几乎翻遍了所有相关的资料,还做了笔记。“老师这是我在某书某页摘录的,这个观点是在某书上看到的……”他还跟我聊起了黄昆、吴健雄、李政道、杨振宁。看着他对这些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我深感传道、授业、解惑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自我激励、找准方向、找到内驱力、奋发有为。黄峥后来跟我说:“老师,我觉得自己找准了方向。他们的事迹真的让我很震撼,虽然我可能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我想试一试,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结合体,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追求真善美和创造文明价值的历程。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培养出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是作为教师,不能让任何一个有探索欲望的孩子找不到方向。发现、引导、培养有理想有追求的学生始终是笔者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黄峥做题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拼多多仍在五环外
黄峥:从拼多多解甲归田
做题做恶心
黄峥:爱拼才会赢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考《不等式选讲》考什么
黄铮:即便会恶意的攻击,也要善意的解读
注重积累,大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