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2021-02-09 05:47张颖
黑河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张颖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文章主要探索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与之对应的改善策略,希望能为小学一线教师的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共同成长的重要环境,一个班级的正面风气、良好氛围以及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但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一、小学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缺乏民主平等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些小学班主任仍在用过去的管理方式管理班级,将学生是否听话作为评价学生好坏和班级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班主任在班级里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要无条件地听从其命令与安排,甚至有些班主任会利用管理者的身份去惩罚学生,给学生造成身心伤害。这种不民主、不公平的管理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让学生变得不再信任教师,没有班级归属感,长此以往也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距离。而这样做的结果既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管理效果适得其反。

(二)班级管理缺乏家校沟通与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是学生的监护者,更是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家长的观念与想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除了要依靠学校外,还需要靠家长的配合,只有家校积极沟通合作,才能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如果家长不配合班主任工作,那么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会很难进行。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这样就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管理不到位或管理过严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从而引发误会或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信息化社会对班级管理的挑战

如今我们正处于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也已经全面信息化,但这种现象有利亦有弊。一方面网络给人们带来无限便利,学生可以通过其获取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开拓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小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他们不会甄别网络上的信息,这就导致他们吸收了很多负面宣传论调和思想,从而容易自以为是、思想偏激,对教师的权威性产生怀疑,这给班级管理工作同样带来了巨大困难。

二、影响小学班级管理的因素

(一)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是教学活动和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而班主任更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目前,小学班级管理方面各种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则需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同样班主任也需要摸索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二)学生自身

小学生由于刚步入新的学习及生活环境,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一些学生专注力低,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想学好但却控制不住自己;还有一些学生自信心不足。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起到协调的作用,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变得相互友爱。班主任也可以在全班树立榜样,号召学生向榜样学习,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给不知如何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的自我管理变得更好。

(三)家长及社会

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认为班级管理只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这就导致了家校之间的一些矛盾。所以,班级管理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以及腐朽思想也影响着学生,侵蚀着他们的意志,致使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志向。因而,教师需要迫切进行管理干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要让学生误入歧途。

三、改进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剛柔并济,营造和谐氛围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不和谐的班集体,会让学生没有安全感,从而对教师和同学缺乏信任,影响学习质量。作为班主任,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真诚的班级氛围,打破“独揽大权”的局面,从关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建立友好的相处模式,给他们学习上的鼓励和生活中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班级转来一位名叫李雪瑞的小男孩,因为他属于插班生,加上在之前的学校底子没有打好,所以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考了倒数第一的成绩。自那以后,他经常上课趴桌子睡觉,下课也不和同学交流,以至于很多教师都认为他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学生,身为班主任的我却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我就主动地关心他,和他谈生活、谈学习、爱好和理想,从而取得了他对我的信任。后来他主动和我谈心,于是我发掘他的优点鼓励他努力学习,星期天我经常抽空到他家帮他补习功课、聊天,有时还带他到自己家里来,让他感到老师是在关心他。而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突飞猛进。由此可见,关爱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二)课堂学习,严肃且活泼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尽量做到课堂气氛严肃活泼。作为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注意力是否在课堂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教与学结合起来,让师生真正融为一体,让学生和教师一起来分享课堂中的愉悦,做到师生共舞,让课堂因你出色表演而引人入胜,让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充满活力。

(三)坚持从学生出发,引领养成教育

班主任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公正、公平、公开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厚此薄彼。班主任可将班级管理权分给学生,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设立轮流组长,担任收发作业、管理纪律、带领扫除的工作,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体验管理的感觉,从而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四)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会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发展。首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借助这个机会与家长相互了解,传达自己的思想,接收家长的反馈,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其次,班主任可以组建家长委员会,挑选几名有意愿并有能力的家长辅助管理,这样不仅能减轻班主任工作负担,也能让班级管理更深入、細致。

(五)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班级管理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可以通过开展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信、坚持不懈等成熟的人格品质,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道德准则,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对于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我们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他们做知心朋友,让他们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教师的诚意,把教师当作知心人。我们要用善于用语言去唤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点燃他们心中想做好孩子愿望的火花,使他们自觉矫正不良行为。

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把这门艺术掌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也深深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树立信心重新改变模样,让他们抬起头向前走,给他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曹尚丽.浅析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J].理论·研究,2017,(06).

[2]尤艳丽.加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15).

[3]潘德龙.说理有方 教育无痕-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02).

[4]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13)

[5]杨洋.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03).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班级管理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