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县明姜中心校:将控辍保学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2021-02-09 01:59乔亚平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保学中心校教学点

乔亚平

为了进一步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洪洞县明姜中心校积极贯彻“依法治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控辍方针,采取以法治辍、以情劝学、以资助学等方式,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家校和谐,密切了家校联系,赢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形成层层有人抓的控辍机制

控辍保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取得实效,学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基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中心校包联校,校长包全校,班主任包本班学生”的网格管理机制,形成层层有人抓、生生有人管的全员管理局面。学校先后多次召开教师会、师生大会、家长会,大力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政策,形成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工作局面。

二、管理上落实到位,确保事事有落实的良好氛围

为了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做到没有一个适龄儿童辍学,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为确保控辍保学工作落实精准到位,学校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实行控辍考核“一票否决”制,将控辍保学与年度先进集体、个人的评优奖惩直接挂钩。

建立贫生困档案,实行一生一案管理。学校定期对建档立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孤儿等进行摸排并建立档案,实行一生一案,确定帮扶措施。全体教职工定期向家长宣传落实国家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2020年秋季开学,学校下发了《学生资助政策告知书》宣传页,让学生及家长了解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的子女不会因贫辍学。

摸清教情学情,实行结对帮扶。各学校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特殊情况学生造册登记,通过家访等方式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缓解学困生的厌学情绪,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现象的发生。

三、宣传上形式多样,营造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开展家访活动,进行有效摸底。学校通过开展家访和家长会,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详细掌握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在2020学年,学校教师与学生及其家庭“零距离”沟通,进一步接触学生家长,增进彼此情感,凝聚家校合力,提高了控辍保学工作实效。

制作手抄报,宣传政策法规。学校组织学生以控辍保学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并开展评比活动。比赛中,学生积极查阅国家有关控辍保学的政策法规,用自己的视角向同学、家长宣传控辍保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明显提高。

健全学生报告制度,及时做好复学动员。每天到校后,各班级班主任或班长点名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如发现学生无故缺课,马上报告学校值周领导。同时,发现学生无故缺课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原因,一旦有辍学苗头,及时家访做复学动员工作,并建立《动员学生复学动态记录》。对经动员仍未返学的学生,三天内,学校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课堂上密切关注,构筑生生有人爱的学习环境

学校通过实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评价体系,严禁办快慢班,严禁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师生的唯一标准,严禁在公开场合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等。学校对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实行成绩等级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发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发展成特长。

南伏牛教学点在帮助留守儿童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效。小梦圆整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的样子,在课堂上不爱交流,教师提问她不敢回答,读课文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而且还经常逃课。经了解,小梦圆的父亲在她出生时就去世了,母亲长期在外打工,她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老人对她非常溺爱,但她却觉得缺少家庭的温暖,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陪伴她的除了孤独就是泪水了。学习没有人指导,渐渐地,她几乎放弃了学习。

班主任很着急,经常与她交流谈心,试着从内心感染她,带她一起读课文,教她写字,鼓励她进步。老师还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上帮助她,集体的温暖感化了她。在她过生日那天,班主任买了生日蛋糕,全班同学为她庆祝生日。她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朋友。如今的小梦圆,活泼开朗,学习也进步了。这一切的转变,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关爱。

五、不断沟通,实现家校共育无缝对接

家校共建共育是控辍保学的最有力的渠道。南社教学点有一个成功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2020年2月10日本来是开学日,由于疫情,学校响应国家延期开学、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采用云平台、钉钉直播等手段进行网络教学。

南社教学点的小建伟同学性格活泼、脑子聪明,但在上网课时总是不积极,连麦不接、不按时提交作业,并自作主张退出班級学习群。通过了解,小建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在工地干活也顾不上陪孩子。针对这种情况,南社教学点的教师及时与他的家人取得联系。经过再三沟通协调,教师对小建伟在课前呼唤、课中连麦互动、下课后督促鼓励等。在教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小建伟的学习习惯有了改善,网络课上不再走神,积极互动。复学后,他的学习不仅没落下,成绩还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父母亲的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校共育更是控辍保学最重要的一环。控辍保学不仅面对的是学生,更是面对学生背后的整个家庭,只有厘清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中深层次的家庭原因,才能保证控辍保学的实效。

学校通过控辍保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教育、办好教育的共识。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措施、更加积极的行动,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以为人民负责、为下一代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坚持长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洪洞县明姜中心校)

猜你喜欢
保学中心校教学点
提高教学质量,不忘控辍保学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你是秋天的王
沅江:聚焦课改
教育部调研组到 阜阳颍上县调研“控辍保学”工作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指导行动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