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乐”元素打造乐学课堂

2021-02-20 11:28李锡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元素

李锡华

摘 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笔者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升级“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指导意见》,研学后教打造“融·乐”课堂,通过“三融”打造“六乐”课堂教学新样态,建立高效课堂,教师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建立高效课堂、乐学课堂。

关键词:“融·乐”元素;乐学兴趣;乐学信心;乐学评价

一、打造乐学课堂,充分掌握“融·乐”元素,运用乐学元素

“融·乐”元素具体来说就是以“三融”打造“六乐”。“三融”首先是指融合五育,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抓牢双基,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坚持五育并举,打破重智育唯分数的顽疾。其次是融通技术,课堂要强化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开式;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情境、教学问题,合作探究模式,增强师生、生生的思维互动。第三是融汇四评,改进结果评价,提升课堂效率,强化过程评价,突出思维培养,关注教育过程,健全综合评价,突出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六乐”是指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乐”是指整个教与学的样态。对教师而言,有教学设计的创新之乐,研学问题的创设之乐,课堂启发的思维之乐,教学效果的收获之乐。对學生而言,有巩固旧知之乐,收获新知之乐,合作探究之乐,思维顿悟之乐,让课堂的教与学在轻松,快乐、合作、探究、体验,启发、分享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打造乐学课堂,教师必须做到领悟“三融”的真谛,首先要做到乐教。所谓乐教,就是教师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敬岗爱业,有奉献精神,把教师视为最神圣的职业,把教育视为自己的天职,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其他场合,无论是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还是与教师同行的互相研讨,抑或与家长的沟通,都觉得教师工作非常有意义,感到工作的快乐与幸福。只有教师乐教,教师才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心理咨询者,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良师益友,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以“融·乐”元素创设乐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乐学兴趣

乐学,就是学生乐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可以融通技术,利用《能力提升工程2.0研训课程》的电教知识,调动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出令学生耳目一新、学兴盎然的乐学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利用《能力提升2.0研训课程》的电教方式,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把课文中的描写真实地再现,带着他们进入自然的怀抱,让生活和自然美景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表现情感的语言文字。

如《桂林山水》一课,笔者以制作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让学生感受荡舟漓江的惬意,为他们营造出水美、山美、人美的情境,激发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如《长城》一课,在长城全景图上,制作动画,让蜿蜒曲折的长城与龙的图像重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长城宛如一条长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运用电教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心同其情”地学习语文,这就是在虚拟课文情境上的独特作用。

三、以“融·乐”元素激励学生,树立学生的乐学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怀疑自己的学习潜力,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自信,才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它是激发人积极向上的一种良好心理品质和精神力量。对于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充分的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留给学校,并说他们都是“天才”的学生。8个月后,他来该校复试,结果他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学生表现十分突出。事实上这些学生名单都是随机抽取的,学生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真实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使名单上的学生提高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自信地学习。在教师的信任和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融·乐”元素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获得乐学的成功感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很多时候都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学生的努力过程,甚至失败的经历,这都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和中肯。教师要以“融·乐”元素中的融汇四评,改进结果评价,提升课堂效率,强化过程评价,以积极的评价手段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例如在做课堂作业的时候,某个学生从态度上看非常认真,书写清楚规范,但存在一小部分错误,教师可以在评价的时候打上问号或划上横线,那么对他本次作业的评价是:“整洁:甲,成绩:良。”学生通过再次学习、及时订正后,教师应对他的作业进行“二次评价”。此时,对该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成绩:优”,而且作为本次作业的最后评价结果,另加激励性语言,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扬信息。通过作业设置和评价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全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

“融·乐”课堂的提出与实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奠定了课堂模式,指明了努力方向,它具有开放性、融洽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是师生双方要解决的问题,在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使问题得以充分解决的学习活动,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单一传授知识的方式,为学生构建“融·乐”的学习环境,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元素
平面设计中汉字元素的应用
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传统图案与现代文化·生活·设计的关系
好莱坞励志片两种保守类型创作元素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旅游业吸引游客的诸元素
徽州元素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美学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