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这个家

2021-02-21 08:24徐慧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辅导

徐慧俐

〔摘要〕来访者认为自己在家中被孤立,常与母亲发生矛盾,近期总与母亲表达“你再这样我就×××”,并向班主任表达自己不想活了,由班主任带到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借助情绪ABC理论、SFBT技术、空椅子技术等对来访者进行干预,在第一次辅导后与其母亲进行约谈,通过4次个体心理辅导使来访者打消轻生念头,帮助来访者与其母亲初步建立良性互动,转化母女互相不理解的状态,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心理危机;家庭支持;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4-0045-04

一、案例背景

(一)家庭背景

云云(化名),女,八年级学生,15岁,成绩不佳,医院体检结果营养不良。云云父亲是做生意的,云云除了向父亲要生活费外平时很少交流;母亲在工厂帮忙,平时父母都较为忙碌。云云是家里的长女,家里一共4个孩子,一个大弟弟,一个妹妹和一个不到3岁的小弟弟。妹妹和大弟弟目前不在父母身边,在老家生活,妹妹身体很弱,每天要吃很多药物。来访者目前与小弟、父母、爷爷奶奶还有亲戚一起住。

(二)心理普测结果

全校心理普测MHT报告中显示,云云心理状况整体上有不正常的倾向,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中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因子分异常。

二、主诉问题

(一)被家里人孤立

云云说很讨厌自己的这个家。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变差,与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到小弟出生,与父母关系更加疏远。在家里跟奶奶关系相对亲近,与父亲除了要钱之外零交流,与母亲多是以争吵的形式沟通。嫉妒家人偏爱小弟,与妹妹并不熟悉,跟大弟弟关系还不错,但是现在不生活在一起。

(二)出现轻生念头

昨晚发烧到4点,身体不舒服,心情也不好,就和班主任说自己不想活了。从上个月末开始出现失眠的症状,夜里3-4点入睡,有时会做噩梦,梦到自己死了或者自杀的照片,白天也会想这些事。

(三)缺乏人际信任

班主任跟云云了解产生不想活了这种想法的情况,表示很理解她的处境。云云表示自己最讨厌听到别人说可以理解自己,也讨厌其他人跟自己聊有关信任、拍拖的话题,尤其是妈妈。

三、分析评估

通过对云云的了解和分析,发现云云长时间缺少家庭支持。家里的孩子多,大弟弟学习好受父母关注,妹妹身体不好受父母关注,小弟弟年龄小受父母关注,而自己缺乏父母的关注。云云与大弟弟关系较好,但是由于父母忙碌无暇顾及将大弟弟送到老家,这样的家庭关系使她觉得自己被家庭“孤立”。

云云的情绪行为问题有现实的原因和依据:与母亲关系十分紧张,母亲的强势让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近期频繁地与母亲发生冲突。来访者近期面临生地中考,学习成绩不佳使得她有很大的现实压力。

云云知情意统一,自知力完整,没有出现幻想、妄想等症状,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情绪行为问题有一定的现实原因和依据,无明显的躯体化症状,排除神经症及神经症性的问题。云云存在非理性观念,欠缺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出现失眠、自残,有轻生念头,需要及时地进行危机干预。

四、辅导过程

(一)协商咨询目标

1.处理消极情绪,打消轻生念头

2.处理亲子关系促进有效沟通

3.改变不合理信念,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4.提升来访者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恢復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二)选定咨询方法

根据来访者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心理问题的性质,决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个体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

1.空椅子技术

空椅子技术可以很好地处理个体间的冲突,透过对话让当事人对关系的互动进行觉察,通过情绪的宣泄和自我内在的整合解决情感的冲突与困扰。

本案通过空椅子技术中的倾诉宣泄式让云云宣泄对母亲的不满情绪、表达内心的诉求, 使内心趋于平和;运用“他人”对话式充分地体验冲突,在角色扮演中接纳和整合冲突中的不同角色,通过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来实现去自我中心化,使冲突得到解决。

2.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

SFBT从正向意义出发,认为来访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治疗焦点在于来访者所欲的未来,挖掘问题没有出现时的例外,可以有效地营造正向运作的气氛,多种途径寻找来访者愿意与咨询师合作的信号,逐步将来访者的消极认知转化为积极认知,以“知”催化“行”的出现,以已发生的有效行为滚雪球似的带动更多的有效行为。

本案在来访者进行情绪宣泄后,通过SFBT技术来建立咨询目标, 正向运作个体辅导的过程,寻找例外,帮助来访者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3.情绪ABC理论

依据ABC理论,不合理观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之极。

本案运用艾利斯的ABC理论调整云云的非理性观念,使其改变认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重拾与母亲和谐相处的信心。

(三)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第1次辅导)

了解基本情况,搜集一般资料;建立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干预。

云云第一次来访由班主任带领,属于被动来访,建立信任的咨询关系非常重要。我运用咨询技术中的尊重、倾听和共情对云云无条件地接纳和关注,建立了较为信任的咨询关系。

云云表达自己有轻生念头,主要由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引起。我让她倾吐与母亲之间的不愉快。安抚完她的情绪后,充分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云云表示感觉自己在家里就是被孤立的,与家里人格格不入。

1.调整不合理信念,寻觅家庭支持系统

云云存在非理性观念,如“我在家里被孤立,所有人都不关心我”“妈妈总是不信任我,对我做的什么她都不满意”“我手机坏了妈妈就应该给我买”等。跟云云了解后发现,她在家中与奶奶比较亲近,我询问跟奶奶生活的细节,寻觅家庭的支持系统,以此做突破,初步调整云云的不合理认知。

老师:奶奶做什么让你感受到与她亲近?

云云:奶奶会记得我喜欢吃鸡蛋,很细心,每次会专门给我准备一个鸡蛋。

老师:你喜欢吃的奶奶会记得准备,看来奶奶很在乎你的感受

云云:是的,我只提过一次,没想到她就记住了。

老师:哦? 你只说了一次她就记住了,奶奶真的是很细心啊。

云云:是吧。

老师:你说你不想活了,如果奶奶知道你这样想,会有什么反应?

云云:我想她一定很伤心,家里也只有她关心我,我不想让她担心。

老师:是的,奶奶肯定希望你能很好地生活。(云云点头表示赞同)

在跟云云聊完奶奶后,见她心情有好转,我继续追问,其他家庭成员有没有做过一些令自己感动的事,云云分享和大弟的感情不错,小弟也是可爱的,只是有时候比较烦,妹妹接触不多,与爸爸关系比较疏远,与妈妈常发生口角。

2.确定主要问题

云云情绪困扰的主要来源是与母亲的关系,为建立正向运作的谈话,我运用短焦技术提问。

老师:你和妈妈常常产生矛盾,你也很烦恼。你希望跟妈妈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用SFBT技术转向正向运作的辅导目标)

云云:希望妈妈不再跟自己聊拍拖的事情,老拿这个说事情,真的很烦。也希望不要说一些刺激自己的话,比如“你想死就×××啊。”

老师:也就是说,你希望妈妈可以相信你,在乎你的感受,是吗?

云云:是的,也真的不想跟她争吵。

老师:好,那我们试试看怎样才能跟妈妈有比较好的沟通效果。

3.了解来访者的兴趣爱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云云喜欢看漫画,偶尔也会画漫画,我回应她“很多同学都喜欢看漫画,但是我不太懂,你能跟我多聊聊漫画吗?”云云在我这样问话后,感觉轻松很多,对漫画侃侃而谈。我小结到“是啊,这些漫画听起来真的很有趣。我想,生活中还有很多更有趣的美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云云笑着点点头。

布置家庭作业:当对母亲有不满的时候画下来,在纸上宣泄自己的情绪;当自己产生轻生念头时及时告诉班主任和心理教师。

4.及时联系家长

云云目前的困境与家庭问题不可分割,于是我联系班主任约了云云的母亲来校。我先站在云云母亲的角度同理她的不易,在充分共情的基础上告知母亲女儿目前存在的心理危机,需要引起重视,讲了一些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云云较敏感,她表达不想活了也是暂时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又渴求母亲的关注,需要多用正向语言引导,一定不能说“想死就×××”这样的话语激化亲子矛盾。在交谈中,我感受到她母亲的执念,强调自己的观点,但是也认同母女关系不好,我表达如果母女中有一个人开始一点点改变,另一个人也会感受到,良性循环也就开始了。云云母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同意试试。

第二阶段(第2-3次辅导)

让云云宣泄对母亲的不满,尝试换位思考,接纳目前的家庭环境;探寻与母亲有效沟通的方法。

云云第2次主动来访,向我表达道法课上讲到公证和自由,觉得自己在家里从来没感受到这些,觉得这些都很假,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跟母亲之间的冲突。我认为云云内心积压的不满还没有得到充分宣泄,处理云云的消极情绪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向她介绍了空椅子技术。

1.宣泄消极情绪

我让云云做了深呼吸,平复情绪,想象妈妈就坐在这张空椅子上。如果觉得可以开始了,点头示意。

老师:假如妈妈坐在这张空椅子上,你感觉她是什么样的?她会有怎样的情绪?

云云:(叹了一口气)她会皱着眉头,很不耐烦。也很不理解我为什么不想活了,觉得我在说笑。

老师:那你可以试着告诉她,一直以来你对她的感受是什么。

云云:我觉得家里你最看不上眼的就是我,大弟弟学习好惹人疼,小弟年龄小受照顾,妹妹生病你会经常给她发视频聊天,唯独我(哽咽),你什么都不相信我,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

老师:你认为妈妈不信任你,你得不到妈妈的肯定,是吗?

云云:是的。

老師:把你所有的不满说给妈妈。

云云: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嫌我不爱小弟,我从他还没出生就讨厌他。干吗要我管他,管不好还是我的错。本来大弟弟说好他来照顾小弟,你把大弟弄到老家去上学,大弟走后跟我话也少了。(流下眼泪)你总说我沉迷网络游戏,我其实也是陪朋友玩,对王者荣耀本身没什么兴趣。拿手机最多是看一下漫画,跟朋友聊个天,你根本不知道我喜欢干什么,只会指责我……我在你眼里就是一无是处,我怎么做都是我的错,你永远是对的,(伤心委屈地哭)你总说这个人怎么学习好,那个人怎么孝顺,在别人面前也说我不好,还跟我班主任说,想死就让她××,为什么?(号啕大哭)我讨厌你!厌恶你!

在云云情绪相对平稳后, 我让她扮演母亲, 去感受女儿的情绪。云云坐在“母亲”的位置上,默默流泪,说此时妈妈的感受应该是心疼她,无奈又觉得亏欠她。

云云在第一轮空椅子治疗后表示, 她心里平静了很多。

2.他人对话式

我鼓励云云用他人对话式的空椅子技术来从不同视角看待她所表达的不满。这次云云在扮演母亲的角色时有所迟疑,有沉默。我没有主动去打破沉默,耐心地等待她的答案。(运用沉默)最后云云扮演母亲是这样的:我总是对你发脾气,总觉得你应该替我分担。我是想让你学习好,我省点心,不想你回家就抱着手机。

3.探寻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辅导过程中,我了解到云云跟同学都相处得还不错。于是我从同伴关系入手,探寻云云解决冲突的成功经验。下面是咨询片段摘录:

云云:曾经班里有个同学的书找不到了,书出现在我的桌子上,我解释了同学不信,还把这件事发在QQ空间,写我不好的话。我看到后,立马发了一条解释说明的QQ动态,说如果不信可以查监控,后来看到同学把这条动态删掉了。第二天我去找这位同学主动和解了。

老师:你做得不错哦,你知道同学发完动态会习惯性地刷一下空间的状态,你用发动态的形式澄清误会,这种方式又是同学可以接受的,冷静又有智慧,事后你观察到对方看到信息,还主动去找她和解,很宽容哦。(赞美)

云云:是啊,我是会主动和解的。

老师:主动和解,这个办法很好,你有没有尝试过跟妈妈主动和解?

云云:在家里我也会尝试跟妈妈和解,妈妈却没有跟我和解。

老师:可以具体说说看吗?

云云:过年的时候,手机坏了,让妈妈给我买手机,她不给买,后来我们冷战一段时间。我又去找妈妈说,你给我买手机我好好学习,想这样做交换,但是失败。妈妈根本就不信我嘛。

老师:我听到你这么说,很好奇,妈妈不信任你会好好学习,拿买手机和好好学习做交换,学习和手机这两件事会不会本身存在矛盾呀?

云云听我这么问完,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是哦。我其实就想要一个新手机,嘿嘿嘿,没想那么多。

老师:你沟通的目的是让妈妈给买一部新手机,如果用妈妈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该怎么说呢?可以想想看妈妈的顾虑是什么。

云云:妈妈肯定是担心我有手机了不好好学呗,不信任我啊。

老师:想想看你可以做些什么,让妈妈信任你会好好学习。(让来访者聚焦在自己身上)

云云详细讲述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我鼓励她制定学习计划,并询问今天可以做出的改变是什么,该怎样开展行动。(鼓励来访者投入行动)之后还让云云想象自己做出了改变,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描绘愿景,增强改变的动力)云云表示如果妈妈看到自己的变化,可能会对母女关系的改善有帮助。

在两次辅导中,我用正向语言激励她做出改变,对已有的小改变及时予以肯定,打消她的轻生念头,鼓励她用绘画宣泄不满和以倾诉的方式替代自残,让她签署承诺书,答应自己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第三阶段(第4次辅导)

巩固辅导效果,反馈辅导情况

云云第4次来访时,表示自己思考了怎样可以更好地与家人相处: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把它不断扩大,有矛盾能解决就解决,减少冲突的发生;还有就是情绪会互相感染,影响自己跟妈妈的关系。

我肯定了云云的积极思考和改变,询问她近期与母亲相处的情况。云云反馈自己有回家先睡觉的习惯,睡一会再起来吃饭写作业。之前妈妈是把自己从床上拽下来,现在任自己睡。我引导云云感受妈妈需要克服为女儿不按时吃饭的焦虑,看到妈妈的改变。改变是相互影响的,如果可以多为对方考虑一点点,改变就多一点,矛盾就少一点,关系就近一点,云云表示赞同。我让云云用正向词汇重新定义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让云云写下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优点。

最后我们一起讨论了最近家里发生的“买单车”事件,我鼓励云云自己用理性情绪理论对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分析,使其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学到的知识应对所遇到的问题, 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五、效果評估与反思

第一次被动来访后,云云主动来访三次,说明与心理教师建立了信任的辅导关系。在第三次来访时已消除轻生念头,初步构建了有效的亲子沟通模式。

来访者自我评估:对于家里发生的事, 能更加客观地认识,理解事情的视角更广,可以理解妈妈的难处。有时还是会有冲突,但是有解决冲突的信心。

他人评估:班主任反映云云最近有笑容了,听课状态也有所改善。

反思:从云云的漫画和咨询过程中了解到,她多处表达讨厌自己的家庭,与父亲情感淡漠,与母亲矛盾重重,对小弟嫉妒……云云是由家庭矛盾引发心理危机,需要抓住家庭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干预,同时需要对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及时干预,联合班主任构建家庭沟通的桥梁,一同促进来访者和家长的良性沟通,从而解除来访者的心理危机,帮助其适应现实生活。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良都中学,中山,528437)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心理辅导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学生的问题分析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