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们”是谁有多难

2021-02-21 08:52罗永学夏玲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南京大屠杀

罗永学 夏玲

摘 要 常识,一般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公民社会,公民需要怎样的史学常识?本文以南京大屠杀这一学生熟悉的史实为例,以史学阅读作为支撑,以追问为路径,以家国情怀为皈依,在关注史实、关注群体、关注个人层层深入的探寻中,找寻史实与学生在历史时空中的连接点,追问“他们是谁”。从方法论的角度和学生一起探寻调查者们、记录者们、研究专家们是如何拨开迷雾,探寻历史真相的。追问常识,铭记民族受难史,感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这是公民教育的当有之义。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历史理解,追问,公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1-0040-06

一、追问常识的起点:教学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史实了,这个基本史实背后蕴含了哪些教学价值?

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知识和老师的简单讲授,就能知道在攻陷南京后的6个星期内,日军以各种残暴手段屠杀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问题是,学生知道了这些又如何?有何意义?

在现实层面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否认、质疑“南京大屠杀”的一系列事件。从1994年开始,江苏省每年都会在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但是这些都停留在地方层面。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作为公民教育重要依托的初中历史教学,承载着培育合格公民的责任和使命。学生所知所学不足以理解“南京大屠杀”的现实意义,仅靠说教显然无法达成目标;而每件史实背后又是浩如烟海的史料,教学往往易陷入史料堆砌的窠臼,使师生陷入混乱无序而庞杂的史料中。“南京大屠杀”的教学应如何承载现实赋予历史记忆的使命?

二、追问常识的路径:阅读与教学价值的凝练

(一)关注事件:在庞杂史料中选择落脚点

阅读是教师通向历史理解的必由之路。围绕南京大屠杀的史学阅读主要解决兩大问题,一是南京大屠杀的史学逻辑,即它是怎么一回事。二是南京大屠杀的教学逻辑,即学生如何学习它及其对学生有何价值。

史学逻辑是教学逻辑的起点,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可作为必读书目之一;依托文献综述能快速地帮助我们理清史学研究状况,郭永虎、闫立光合写的《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研究述评》①可供我们按图索骥,去发现和挖掘新的文献和史料。在粗读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最初的探究思路,定位于解决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疑与惑。基于此,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包括以下三部分:

学生阅读材料1: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进。

学生阅读材料2:他们为什么不反抗?

学生阅读材料3:谁在掩饰大屠杀的记忆?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我阅读,基本可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课堂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但这个思路只是初步解决学生的“疑与惑”。在此课研讨过程中,参与磨课的郑继明等资深历史名师认为,因为是20分钟的片段教学,课堂专注于一个问题并开展深入探究更适宜,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因此,我们选定了以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做文章。

经过研讨,我们的问题逐渐聚焦:南京大屠杀“30万”以上的遇难者人数是如何认定的?

(二)关注群体:在问题焦点中击穿关注点

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距今已逾80年,可以说,诸方对于大屠杀中的遇难人数探究了80多年,争论了80多年,中国人民对这一人数也调查、研究、修正了80多年。根据南京大屠杀史专家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一文,我们梳理出了80多年来在遇难人数认定上的变迁(见表1)。②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的主题是:追问常识——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演变。核心目标为通过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认定的历史,唤醒学生对个体生命的珍惜、敬畏和尊重。基于此,我们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包括以下三部分:

学生阅读材料1: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质疑。

学生阅读材料2: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判定——肯定——界定的历程(20世纪30—80年代)。

学生阅读材料3:中日对死难者人数不同说法的比较(纪念馆、纪念碑)。

教学设计:

一、沦陷与暴行(视频+介绍)带入情景,引出30万的话题

问题1:在你的认知里,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是多少?你知道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来的吗?围绕这一数字的争议又是如何产生的?

二、争议

材料1:日本方面对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争议。

问题2:日本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何共同特点?(上述人物的谬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均抓住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认定问题,大做文章,将事实诬陷为谎言,将谎言捏造为事实)

材料2:认定——判定——肯定——界定(20世纪30—80年代)。

①20世纪30年代原始认定。

②20世纪40年代官方判定(“南京判决书”和“东京判决书”,判决书背后的调查取证)。

③20世纪80年代科学界定。

④张纯如个人的调查。

问题3:上述材料各方获取数据的途径是什么?如何调查取证?

问题4:为什么会存在数据的差异?

材料3:中日对死难者人数不同说法的比较(纪念馆、纪念碑)。

问题5:在比较中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我们试图达成的目标是“对个体生命的珍惜、敬畏和尊重”。二轮设计虽然问题相对聚焦,也有吸引力,但核心目标的问题亦凸显出来——知道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人數的由来有何意义?知道由来与拟定的目标并不匹配。在探究的主题的部分,依然是史学逻辑而非教学逻辑在左右着课堂教学的思路。

(三)关注个体:在历史时空中架构连接点

如何实现核心目标中对个体生命的珍惜、敬畏与尊重?这是困扰我们许久的问题。在进一步阅读中,以下两则材料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材料1:2005年1月21日,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剧场举行了宣读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残害犹太人名单的活动。许多人接力朗读,共用5天时间念完10.2万个名字。这只是奥斯威辛集中营某一个分营的死难者名单。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科恩说:“只有念出每个人的名字,人们才不会将他们遗忘。”①

材料2:总书记参观过程中不时驻足,每次都有提问。其中停留时间最长、听取讲解最多、提问最细的集中于“遇难者名单墙”“遗骨坑”“零散屠杀展板”和“日本老兵展板”,时间都在3分钟以上。②

这两则材料为困顿的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了解一个个遇难者,既是对日军暴行的控诉,也是对遇难同胞及其家属的告慰,更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石。“只有念出每个人的名字,人们才不会将他们遗忘。”豁然开朗的我们预感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点。最终,我们把探究的主题确定为“知道他们是谁有多难——南京大屠杀常识追问”。

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人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认定、探查、纪念有一个怎样的变迁史?日本某些极端人士对南京大屠杀的诋毁、掩盖固然要反击,但我们自身对民族的灾难史更需有清晰认识,不能只是将屈辱历史的伤疤撩开给人看,换取同情和唤起义愤,唯有清晰认识自身的优缺之处,方能走得更远,真实的力量永远撼动人心。

在阅读中,我们发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记录者、南京国民政府20世纪40年代围绕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调查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抢救南京大屠杀真相的专家学者,还有南京大屠杀的追问者——历史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围绕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与认知,记录者、调查者、抢救者、追问者共同构成了围绕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群体,同时也将我们自身纳入这场民族灾难的共同记忆中,我们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无关人等,历史与现实是如此接近,触手可及。基于此,我们给学生提供3组材料,确定的学生阅读目标为:通过阅读下列3组文献,能说出国人在不同时代为追寻南京大屠杀所做调查和研究的途径和艰辛历程,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感悟我们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三、追问常识的演绎:基于学生阅读的探究设计

与以往教师遴选史料架构教学框架略有不同的是,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总阅读量为3800字以上的材料组,通过设置阅读导学,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开展课堂探究。我们提供了以下3则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1:《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书目(部分)。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2:南京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的调查。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3:南京大屠杀《1.3万遇难同胞名录出版》新闻报道。

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已有较详细的了解,课堂用知识复现的形式回顾了基本史实,通过南京大屠杀相关短片使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紧接着,以贝德士教授的话作为问题探究的开始。

“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死亡人数究竟是多少?”在1946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当法官要求金陵大学美籍历史学家贝德士估计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时,贝德士教授如此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南京大屠杀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没有人能够对他进行完整的描述”。

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

“30万”是如何被统计出来的?他们是谁?

探究1:记录真相的人。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1:《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部分书目。①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套汇集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原始资料的多卷本丛书,是南京大屠杀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该丛书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先生领衔主编,共4000万字,耗时10年最终完成。全套丛书涵盖了加害方(日本)、受害方(中国)、第三方(西方国家)三方面的丰富史料,详尽、全面地记录了日本在南京地区犯下的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我们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这套书的以下分册: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③幸存者的日记与回忆》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④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拉贝日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魏特琳日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前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查》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幸存者调查口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日本军方文件与官兵日记》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幸存者调查口述续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遇难同胞名录》

文献导读:

1. 哪些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

2. 哪些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南京大屠杀卷帙浩繁,研究者们为探究真相,付出了极大的艰辛。此部分以《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部分书目为依托,标出并试图让学生学会区分加害方、受害方、第三方,以了解历史事件记述的多重视角;让学生初识了解南京大屠杀的途径。另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完备的史料类别也可帮助学生理解史料的种类和研究的价值。史料实证意识可由此涵育。

探究2:调查真相的人。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2: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的调查。

张连红教授在《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的社会调查(1945—1947)》一文中對大屠杀的调查做了深入研究,①考虑到该文学术性较强,学生阅读起来较困难,我们最后选取了夏蓓在《江苏经济报》所写的《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的调查》一文,②作为学生阅读材料,由于篇幅较长,此处略去原文。

文献导读:

阅读材料并思考,南京国民政府为调查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做了哪些努力?找出关键信息并标注在文中,并尝试对这些努力进行归纳分类。

南京国民政府通过立法、成立专门的调查机构、动员、宣传等形式搜集证据,这些“努力”成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凶手的重要证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以上。这“30万以上”的数据便是来源于这次调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采信了本次调查的数据,他们谨慎地把遇难人数定位在20万以上。对学生而言,“30万以上遇难者”的由来便清晰了。同时,调查者身上体现的人文关怀也让学生对人性多了一份理解。在调查机构调查过程中,调查者们不仅对受害者进行耐心的心理抚慰,还发放了救济金,实行人文关怀。这些调查者为揭露日军的凶残本质,还原历史真相也做出了巨大奉献。当时基本没有或只有一点点调查经费,调查者需要克服交通、天气和被调查者文化水平低等困难,深入社区,耐心宣传、仔细询问受害百姓,认真帮不识字的受害者填写资料,很多调查者因此而病倒,但他们没有放弃,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念就是以此告慰遇难的同胞。

探究3:抢救真相的人。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3:《1.3万遇难同胞名录出版》全文。③

文献导读:

1. 阅读以下的“旧闻”报道,请说明《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遇难同胞名录》的来源有哪些?

2. 为抢救性地发现遇难者同胞姓名,专家们做了哪些努力?

南京大屠杀现在依然得到持续地关注,日本右翼势力一次次的否认、歪曲,一次次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南京大屠杀依然没有过去。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文献是记者采访南京大学姜良芹教授的内容,这篇报道中可以看到为抢救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专家们所做的种种努力:至今(2007年12月)为止,为14961个受害者姓名建立了档案卡片;带领学生查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追寻受害人的故事;国外资料未列入这批名录,海外材料大多是外文,那些人名是依据外文音译过来的,字面上并不确定,还需再研究;多次去台北调查南京大屠杀旧档案,在这些一手档案中找到许多受害者的资料,看到被遗忘在角落有些纸张已经浸水粘在一块没法分开了,感到心痛和难过。④

20世纪80年代,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加紧否认历史上发动的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也促使我国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经过4年的努力,1987年建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995年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面刻有3000个姓名。截至2016年12月1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8位。他们是那场惨案的见证者,他们是历史的时间证人。尽管时光流逝,记忆却无法淡忘,如今,他们中很多人相继离世,他们带走的是对痛苦的深切追忆和警醒。

探究4:追问真相的人。

谁是追问真相的人?是无数个我们自己!(材料略)

提问:为什么知道“他们”是谁这么难?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

四、追问常识的皈依:在历史理解中升腾家国情怀

常识的追问,需要借助专业的方法。追问“他们是谁”自然需要借助史学研究方法,学生需要探寻调查者、记录者、研究专家是如何揭示历史真相的,并感知各色人等为之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在探究过程中,我们把史料的分类、探究的方法融入阅读材料和导读问题当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方法的指导,史料实证意识得以凸显。课后,有同学写道:“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如何学习研究历史、探究历史的方法,向知情者发问,对史料进行分析、探究,有利于深刻思考问题,看待历史发展,而对当今社会政治、政策、人文等方面的思考。”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真实的力量最直击人心。截至2016年12月10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已刻有10615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名单墙是对日军暴行的控诉,是对遇难同胞及家属的告慰,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是我们对和平的昭示和期盼,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基石。

在一路的探究中,学生是旁观者,用打量的眼光谨慎地盯着大屠杀真相的记录者、调查者、抢救者。最后,我们将学生置于这场民族的共同记忆中,成为真相的追问者,学生便无法置身事外,历史与现实得以联结,回望南京大屠杀的苦难记忆,感知国人对民族苦难史的认知具有了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当我们只关注30万这个数字时,就不会知道,无数的人为此所做出的努力,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回击着日本少数右翼势力的否认和歪曲。通过本课的努力,有同学在课后写道:“30万,这是怎样庞大的人口数目?这般沉重的历史,又如何能忘怀……为铭记历史,从民国开始,持续近百年大量搜集遇难者姓名……种种迹象表明,在告知我们想要知道他们是谁实在太难,即使是这样,专家们也在不断地挖掘、追求,追寻真正的他们,缅怀真正的历史。南京大屠杀,它无声,背影却久久未离去,我们将背负这段沉重的历史,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2005年1月23日,阿姆斯特丹人用700人接力,用时5天念完奥斯威辛集中营10.2万个遇难者名字。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科恩所说:“只有念出每个人的名字,人们才不会将他们遗忘。”借此,课堂的最后,在班长的带领下,全体同学起立,用庄重而严肃的语言念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字。有同学在课后写道:“这堂课讲述了什么是人性的泯灭,文明的毁灭……为了铭记这个民族的耻辱,班长带领我们大声朗读了些受害者的名字,其中很多是姓氏相同的,虽然只有一小段,但足以在我们心中狠狠烙下这个印记,那是民族的耻辱!勿忘国耻,努力奋斗!”这一刻,我们缅怀遇难者,铭记受难史,个体生命的价值得以凸显和升腾。

【作者简介】罗永学,中学高级教师,东莞市横沥中学初中历史学科带头人、教务处主任。

夏玲,中学高级教师,东莞市横沥中学历史科组长。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南京大屠杀
第五个国家公祭日
“我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80周年谁的记忆与谁的哀恸
南京大屠杀审判从未终止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