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追忆

2021-02-22 07:01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1年1期
关键词:叶嘉莹诗词

西门杏庵

她用东方诗意叙述美学;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在人生暮年依旧不愿为岁月臣服;她是学生眼中要眇宜修的湘水女神,也是无数人通向古典诗词海洋的摆渡人;她使古老的诗词获得再生;她是深具“弱德之美”的大家闺秀,她是才情纵横四海的大家,在颠沛流离中写下慑人心魂的诗篇;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她就是叶嘉莹——一个值得我们自动刷屏的最美“老先生”,当今首屈一指的诗词大家。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叶先生虽饱经忧患,但她70多年如一日始终“怀京华北斗之心,尽书生报国之力”,不忘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承。她的学生冯其庸说,叶先生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唐宋词名家论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叶嘉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30余部。2016年3月25日,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1945年,叶嘉莹先生开始教学生涯,至今已经70余年。叶先生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先生是用整个生命去传承和传播古典诗词。

耄耋之年、学贯中西、学养深厚、著作等身,以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而名闻海内外的叶嘉莹先生,站在讲台上依旧声音朗朗,让听者“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从教70余年,桃李满天下。叶先生的诗词研究与创作给这个浮躁的時代一抹独特的优雅韵致。

90多岁了,她一直坚持站着讲课,“我到现在90多岁,我的腰腿有毛病,但是我一定是站着讲课的。这也是对于诗词的一种尊重。”诗词于她来说,是工作,更是陪伴她人生的挚友。

她的一生,是与诗词相伴的一生,更是与诗词互相成就的一生。因为诗词,她成为“最后一个穿裙子的士”,成为了“叶先生 ”;因为她,诗词走进更多人的心里,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她举起一盏诗词的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其中,并传承下去。

如今她走到哪里,人们无不恭敬地称呼一声:叶先生。

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是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电影记录下了叶先生在面对古诗词这一“永恒的神奇”时的微笑与记忆,是了解一代诗词大家,乃至百年中国、千年文脉难得的口述史料。这部120分钟长度的电影,大部分时间里,是叶先生在讲中国古诗词。讲述过程中,电影简单地穿插交待了叶先生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和关键的时间节点。

《掬水月在手》,好美的名字。叶嘉莹先生说:你捧起水来,里面就有一个月亮的倒影。

这部自传电影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传奇的人生。配乐也非常有质感。据资料显示,将笙、筚篥、古琴与西式女高音、男中音等的结合,配乐更显沉重、肃穆、悲怆。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淘票票评分9.0,豆瓣评分8.2。该片曾入选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官方纪录片,去年7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时,一再加场仍一票难求。

《掬水月在手》开篇是一串空镜,叶嘉莹的第一个镜头是工作人员帮她量血压、戴耳麦,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耳麦藏在她后颈衣领之下,她笑嘻嘻地催促:“不用藏啦,又拍不到我背后。”另一个镜头中,工作人员轻轻别过飘到叶嘉莹眼镜上的发丝,她顺势捋了捋头发,骄傲地说:“我头发多吧?这可都是真发,上回还有人问我是不是戴了假发,我本来头发还要多,上个月跌跤摔倒后脑勺掉了不少头发。”

这部纪录片让观众意识到,叶嘉莹不是坐在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坛上,而是活在凡尘里,经历和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

谈起这部自传电影的片名,叶嘉莹直言起得很贴切。“‘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本身就很有意境。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掬水月在手就拥有这种美。”

在《掬水月在手》中,导演用灰蒙蒙的城市、荷花池中枯萎的莲蓬、被残雪包围的神像和水泥墙边的一颗孤零零的小草等形象,对主人公坎坷的人生遭遇进行了写意式呈现,其中讲述了背井离乡、与爱人分离、女儿去世等事件,而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寂寞也通过电影的形象、特别是在低沉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传递给观影者。但在每组凄凉的画面之后,出现的是面容慈祥、语气平静的主人公形象。

在96年的岁月中,叶嘉莹先生面临生活的困惑与不幸,却秉持着一种平静、淡定与从容的处世态度。电影中没有使用绚烂而复杂的艺术手段,几个场景、几段音乐、几种自然风景将影片主人公自创的名词——“弱德之美”进行了演绎与阐释。“弱德之美”就像中国武术中太极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用平静迎接巨浪,正如影片无处不在地彰显出一种默默地承受与坚强。

《掬水月在手》通过叶嘉莹的诗词和生命,回溯中国诗词的源头——诗的本质,也想回溯“诗如何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弱德之美”,在逆境中秉持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坚守。

导演陈传兴表示:“这也是一部女性电影,是女性版的《百年孤独》。”她年纪这么大了,还那么努力地去推广诗词,就因为她秉持一个信念:要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做出积极的、正向的努力。

她确实也做到了。

——题记

一个学生在大学时代就酷爱读书,毕业之后到了一家书店工作。前几天来电说,他们书店要举办悦读“马拉松”活动,以悦读“马拉松”的形式传递书香,让更多人爱上阅读。悦读“马拉松”设置了一个书香传递环节,特别邀请十位爱书人,列出“爱书人的悦读‘马拉松书单”,书单内容为爱书人认为“值得花比较多时间去阅读”的悦读“马拉松”书单5本。这个学生想邀我为悦读“马拉松”荐书嘉宾,为读者推荐5本好书。我推荐的5本好书中就有一本《掬水月在手》。

这个学生看了书单,马上给我打来电话,约我喝茶。一杯清茶润了喉,他问我是否也看了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我说看了,看了两遍。他说,我看了三遍,电影太美了。就这样,一壶清茶,师徒二人聊起了电影《掬水月在手》,聊起了叶嘉莹先生,聊起了导演陈传兴,聊起了古典诗词,天南地北、漫无边际地闲聊,一时竟忘了时间、空间等等。下面是我们的聊天记录。

1.文学

问 :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本来算是“小众”电影吧,想不到身边这么多人喜欢。该片在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时,影片开票5秒售罄,反响热烈。“纪录片”中,有对叶嘉莹先生本人的深度访谈,资料显示,摄制组进行了17次的访谈拍摄。令人惊喜的是,片中还有多段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另外,摄制组还采访了42位与叶嘉莹先生的相熟人士,以镜头语言来表现她在诗词长河中寻求存在的意义轨迹。

说它是“小众”电影,是因为“纪录片”这三个字,已经足够让绝大多数在影院寻求放松和快乐的观众避而远之。现代生活的节奏不允许小步慢走,地铁车门的警报器响起之后,人群依然如鸣镝冲向车厢。我们在追求(或是被迫追求)更高、更快和更强的路上,满是荆棘和压力,用一个网络流行语叫“压力山大”。所以,倘若偶有闲暇,自然期望被轻松和欢笑填满。我们期待电影造梦,期待一幕又一幕奇幻的、绚丽的、不可思议的景观,它可以是动画式可爱,可以是神话式离奇,可以是小说式悬疑。与现实生活相差越远越好,这样才有彻底脱离现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在疲惫的生活中获得一丝喘息。

这部电影说是“纪录片”,其实是应该加上引号的,因为它实在不像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纪录片”。比方说,电影中谈到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导演并没有在下面打上字幕,交代一下顾随先生是谁,然后找个人来演他。导演没有这样做。还有,电影的名字为什么叫《掬水月在手》呢?

答:导演陈传兴说:“这绝对不是一部小众、精英的电影,而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一颗特殊的种子。”

导演放弃了纪录片的惯常性作法,对叶嘉莹人生经历的讲述或是草蛇灰线、引而不发,比方说,对其女儿女婿车祸而亡的讲述;或是雪泥鸿爪、语焉不详。又比方说,对其婚姻生活不如意的描摹。在全片不断出现的历史影像、来往书信,尤其是占据画面中心的诗词文字的叙述中,导演实则是在执著地展示着历史本身,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壁画、器物、画面等等。耄耋老人叶嘉莹与其创作于不同时期的诗词,以画外音或是字幕的形式,宣示着自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在场”。

观后,观众一起伴着陈粒演唱的《短歌》,坐等到字幕走完,静静地沉浸在这无比宁静的两个小时观影过程之中。

很多人知道叶嘉莹,是这两年,她将毕生积蓄3568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但很多人或许不了解,这位如今已96岁高龄的老人,用了大半生时间才走完自己的返乡之旅。

这,也是这部“纪錄片”要讲的。某种程度上说,《掬水月在手》在无声中讲述了叶嘉莹先生的家国情怀。

人毕竟是丰富的,一部电影难以全部展现。观众只能根据其中的细节去添加个人的想象,正如它的名字“掬水月在手”,只是捧起了一把水。水中的形象只是倒影,与真正的先生存在一定距离。

《掬水月在手》,以叶嘉莹在北京的四合院老宅为“结构”,由“家”而“国”,用如诗如歌的影像将叶嘉莹的个人生命历程与唐诗宋词的“诗史”融为一片月色溶溶的精神河流,不仅画面美,音乐也美,里面的诗词更美。

你看电影的最后,那个画面,那音乐,给人非常空灵的感觉,电影讲的其实是“空”。

影片的一大特色是空镜的运用。电影以一段长达两三分钟的空镜拉开帷幕,呈现一张盛唐时期的长安地图,唐代壁画、器具、洛阳风光等画面,陆续出现。此后的两小时里,拍摄器物的空镜,多次出现。

陈传兴表示,这些空镜不仅是留白和呼吸点,更是故事的主轴之一:“诗是一种时代语言,代表着时代精神。除了吟诵诗词之外,我们或许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对某个时代加以还原。于是我们想到借助器物来传递和想象当时的环境。”讲述和吟诵、音乐、器物的空镜交织,带领观众动用眼睛和耳朵去抚摸时间和空间,这也是陈传兴“中国式电影叙述美学”的一种尝试。

片中的留白,包含着陈传兴饱满的情感。他回忆起对叶先生的十余次访谈时说:“我认为记忆是幽灵,会回来找你,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应该是似水年华追忆。”

佐藤聪明以雅乐和咏叹调写就的《秋兴八首》组曲,太棒了,仿佛穿越到了大唐。

导演通过大量空境头去抚摸斑驳的石碑,去追逐金色的落日,去迎接纷飞的飘雪。与其说拍的是景色,倒不如说讲的是人。学生时代学诗时老师常讲“一切景语皆情语”,用来理解此片再合适不过。

看电影《掬水月在手》,能让人减少和远离戾气,人在不知不觉中温柔起来。戾,按造字法,这是个会意字:户即门,犬即狗,《说文解字·犬部》云:“戾,曲也,从犬出户下。犬出户下为戾者,身曲戾也。”意思是说,狗从门里曲着身子冲出来的这种状态就叫“戾”,意含凶猛和敌意。现代少部分年轻人是被各种眼花缭乱的信息“捆住”太久了,久不得自由而生“戾”。所以,这少部分年轻人的语言带着攻击性、逮谁想咬谁的那种感觉,为的是释放那一肚子的“戾”。殊不知,性格越急,智慧越低;脾气越大,身体越差;脾气越温,福报越深。脾气和福气是一对冤家,此消彼长,你弱他强。脾气人人都有,发脾气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掬水月在手》就能够让你顺利地把脾气压下去,却又不压抑。

观看《掬水月在手》像欣赏一幅优美的国画,画面徐徐展开。除了叶嘉莹的讲述以及旁人的采访外,电影中还有很多篇幅是空镜头与配乐的结合,这些空镜头聚焦的对象是佛雕、器具、石碑、壁画、古建筑、山河湖泊等。导演陈传兴的说法是:“山川不会变,风月不会变,河流不会变。冬天在洛河龙门飘过的雪还是当年的雪,我们听到风吹过树梢的声音、风拂过水面的声音,还是一样的自然吟唱的声音……电影里出现大量当时的器物和景物,所谓空镜,基本上是借由这个引起比兴,由此生出一种诗意的想象。”

叶先生的曾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影片的结构是和她的成长环境相呼应的,庭院、大门都对应了主人公的一段人生经历。

小说家陈映真在大学时代旁听过先生的“诗选”课,而留下永难忘怀的一场又一场的永远新奇的“审美的惊诧”。著名作家、诗人席慕蓉是叶先生的学生,她这样说:叶老师的生日与荷花的生日是同一天,所以她的小名有“荷”这个字。我特别问过她:“那您的长辈怎么叫您呢?”——她说,他们叫我“小荷子”。从开始生长的时候到现在,她生命的本质都像荷花那么干净。生活再怎么沧桑,老师都未改如荷花一样的高洁。

导演陈传兴通过一些器物、摆设,拍出了叶先生高洁的一面。这和陈传兴的求学经历有一定关系,他的博士学位是在法国读的,可以说学贯中西了,是个令人尊敬的学者、思想者,人非常谦和。他原本是个大学老师,退休5年之后,又拍了“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文人往往有个“三部曲”梦,陈传兴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拍了两部文学纪录片《如雾起时》和《化城再来人》,加上《掬水月在手》,正好凑成他的“诗的三部曲”。

从《如雾起时》讲述“诗和历史”,到《化城再来人》追寻“诗和信仰”,陈传兴导演给“诗词三部曲”最终章《掬水月在手》的定义是“诗和存在”。这意味着从一开始,这部文学纪录片就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叶嘉莹先生的传记片,同时还要通过先生和她的诗词,探讨诗歌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终章是一种回归,也是一种探索。

掬水月在手,乍看之下仿佛在说镜花水月,描述那可望不可即的虚假幻象。其实正好相反,镜花水月、水中捞月追逐的是月,而掬水月在手追逐的是水,只是月亮正巧映在掌心中。你追逐名利未必如愿,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许月亮就被你握在手里。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是唐代于良史《春山夜月》中的名句。原诗的情感调子是偏喜悦的,只是结尾有一点怅然。我们不妨欣赏一下: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这诗的美,你能用语言说出来吗?说不出来。

现代的年轻人看到自己有了白头发,就感叹自己“老了”,要不就是“发际线后退了”,或者夸张地说“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脱发了”,诸如此类。你看古代词人怎么说?人家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就是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变老、时光流逝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想到这里,就会觉得很感伤,但是你不要忘了,还有别的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只把自己当成花,就很惨,因为花要凋谢,但是你换个视角,把自己当作泥巴,老了去护花、去延续,那你的生命就有新的价值了。

所以说,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看到生命的深度。

你看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荷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耳熟能详的一首,初中语文课本里就有。词调清新活泼,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夏日炎炎,和三五友人,驾一叶扁舟,在荷花池里荡漾。眼里,是接天的圆圆碧叶,还有那一朵更比一朵娇的粉嫩荷花。景色太美,气氛太好,误了归途,眼见落日西斜,却陷入了绿叶红花的水上迷宫。

也许,你会怪我。可能,我也怪了你,怎就如此贪玩?你说船该往那边划,可我怎么记得,我们似乎是从这个方向来的?争执中,一群水鸟从荷叶深处一起飞了出来,再四下散开,消失在了醉人的红霞里。

原来,夕阳已经这么红、这么美了。先前的不愉快突地一扫而空,我们相视一笑,就这样罢!如此尽兴,早一点、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如是,看到荷塘,就会想到里面的词句,带入它的情趣,更添一份趣。

再看看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女荡完秋千,双手有气无力,软软地垂下。在她旁边,细小的枝桠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在少女闲闲之际,突然看见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鞋袜转身就走,连头上滑落的金钗也顾不上捡。少女突然跑开,到了门前,却又突地停了下来,转而躲在门后,伸出个脑袋往外看。

“慵整”“露浓花瘦”“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精致的词句,将少女的纯真和娇憨描绘得惟妙惟肖。少女情怀总是诗,美呀。

当然,各人的喜好不同,同是伤春惜花,有人更偏爱“绿肥红瘦”。因为词中本无伤感之语,读来却总生怅惘之情。岁月是人生最大的神偷,它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无论发生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时光总是不停地流逝,春夏秋冬总是不停地轮转。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网络流行的几句现代诗:

那星,那月,那闪光

那风,那雨,那花香

那天,那地,那八荒

那人,那物,那沧桑

现在有个人工智能诗歌写作平台,使用机器人写,一天就可以写出几本诗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能写诗了,但机器人能写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样的诗句吗?所谓“情动于中”,那个“动”字是最重要的。机器人连情都没有,怎么可能“情动于中”呢?怎么可能有内心那种“摇荡性情”的感动呢?诗有言志的传统,作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現内心的感情和志意。内心的感动就是诗歌的开始。内心感动的来源有两个,不只有大自然的景物和四时的变化,还有人世间的一切现象。叶嘉莹先生讲中国古典诗词,尤其突出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发生命,是她的独特魅力,甚至成为她的独门秘籍。因为从她的学术到她的演讲,她都是用她的生命体验在阐释别人,也在完成自己。“感发的力量”,机器人会有吗?

叶嘉莹先生有一本很重要的著作,叫做《秋兴八首集说》,她讲杜甫写诗,是写自己对国家的爱、对苍生的爱,写理想,写家庭,居然能够写到和写私情一样动人的地步,这是杜甫最厉害的地方。像杜甫这样的诗,机器人能写出来吗?

还有,比如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机器人能写出来吗?机器人能“垂泪对宫娥”吗?机器人能体会“最是仓皇辞庙日”的悲哀吗?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像陆游在失去表妹唐婉之后,满腹辛酸,在壁上题的《钗头凤》,这种无奈之下的辛酸悲哀,机器人有吗?

辛弃疾有词云:“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意思是说,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真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是我的好弟兄。辛弃疾有这种爱惜和关怀宇宙万物之心,机器人有吗?机器人有平仄,有你赠我一首我赠你一首那样的赠诗,但那是诗吗?叶嘉莹先生认为:“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整个生命去写诗。成就一首好诗,需要真切的生命体验,甚至不避讳内心的软弱与失意。”“我的诗词绝对是我亲身的感情和经历。我不作那些虚伪的诗,我也不作你赠我一首我赠你一首那样的赠诗。”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现在写古体诗的人很多,但水平并不整齐。“现在有些人,知道一点平仄就去写诗了。其实诗不在于写得多少,在于你是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没有真正的感情和感动,只是在那拼拼凑凑,写多少诗也没有用。”

问:掬水月在手,太美了。妙不可言。

答:对,好的诗,只是“妙”, 不可言说,止语。佛家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都是错。

掬水月在手,这句诗,是不适合解读的。诗歌不需要解读,用心感受就好。俗话说就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这句诗包含的意象之美、想象力之奇特,以及现实与虚幻交融后构成的层叠感、梦境感、惊喜感和正在远远到来的失落感,代表了中国古诗词独有的特质。

钱穆先生在评价苏东坡的时候,这样说: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在他处在艰难的环境中的时候,他的人格是伟大的,比如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那段时光。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

问:有一年,叶嘉莹先生应邀到海南师范大学讲课,很多同学都去听了,我当然也去了。听叶嘉莹先生讲《古诗十九首》,太好了,真喜欢,启发人太多的联想与思索,我把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做了笔记,保存至今。我至今还记得叶嘉莹先生的开场白,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我先把它读一遍: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我们会发现:正是由于我们不知道这首诗所写的是男子说的话还是女子说的话,是行者说的话还是留者说的话,结果反而给这首诗增加了许多的“潜能”。“潜能”是西方接受美学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作品中有一种潜存的能力,或者说,它潜藏有很多使读者产生联想的可能性。

另外,从《行行重行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古诗十九首》那种质朴的特色。它没有很多花样,走了就是走了,不管是送行者说的也好,还是远行者说的也好,总而言之是两个人分离了。“行行重行行”,行人走啊走啊,越走越远。中国的旧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分。近体是从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规定有比较严格的格律,如“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等。因为中国文字是独体单音,读起来缺乏韵律,所以必须写成平仄间隔的形式,读起来才好听。不过,在古诗里没有这种法则。而且,如果你的内容果然很好,你的声音果然能配合你的感情,那么即使没有这些法则也一样能写出好诗。“行行重行行”,就完全不符合格律诗的法则。首先,这五个字里有四个字是重复的;其次,这五个字全是阳平声,一点儿也没有声音的起伏和间隔。然而我说,正是如此,这五个字读起来才形成一种往而不返的声音。——这话真是很难讲清楚。那远行的人往前走再往前走,前边的道路是无穷无尽的,而后边留下的那个人和他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这就是往而不返,从这里就使你感受到一种把两个人越拉越远的力量。

如果说,“行行重行行”写出了两个人分离的一个基本的现象,那么“与君生别离”就是写由这种现象所产生的痛苦了。所谓“生别离”,可以有两种讲法,现在我们先说第一种。人世间的别离有生离也有死别,二者哪一个更令人悲哀呢?大家一定会说:当然是死别,因为生别还有希望再见,而死者是再也不能够复返了。但现在我要举《红楼梦》中的一个例子来做相反的证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死了,贾宝玉糊里糊涂地和薛宝钗结婚了,但他心里老想着黛玉,所以他的病总是不好,神智总是不清楚。于是,有一天薛宝钗就痛痛快快地告诉宝玉说:“你不要再想你的林妹妹了,你的林妹妹早就死了!”宝玉当时就昏过去了。大家都责备宝钗不应该故意给宝玉这样大的打击,宝钗却说:“倘若总是不敢对他说明真相,那么他心里就永远不能安定,病也就永远不能好。今天我告诉了他,他虽然如此痛苦,可是从此以后他这种思念就断了,他的心也就安定下来了。”你看,宝钗这个人是很有办法也很有道理的。后来,宝玉的病果然就好了。所以,死别往往是一恸而绝,而生离则是在你的有生之年永远要想念,要悲哀。哪一个更痛苦呢?

“生别离”的“生”还有另外的一种讲法,就是“硬生生”——硬生生地被分开了。接下来“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说的是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之后的事情。他说现在我们之间的距离已经有万里之遥,我在天的这一头,而你在天的那一头,那么今后还有再见面的可能性吗?他经过反思所得出的判断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道路如此艰险而且遥远,要想再见面是很难的了。可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见面的希望了,就如陈祚明所说的:“今若决绝,一言则已矣,不必再思矣。”然而诗人却不肯放下,他忽然从直接叙事之中跳了出来,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来表现他的无法决绝——“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是“比兴”的方法,“胡马”和“越鸟”两个形象用得真是很有姿态。在古诗和汉魏乐府中,经常运用这样的方法:在绝望的悲哀之中突然宕开笔墨,插入两句从表面上看上文与下文都不甚连贯的比喻。例如《饮馬长城窟行》,在一路叙写离别相思之苦以后,突然接上去“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似乎与上下文全不衔接,也未作任何指实的说明。可是,这两句能够使读者产生多方面的联想,作多方面的解释,因此,就使前边所写的现实的情事蓦然之间都有了一种回旋起舞的空灵之态。这其实是一种很高明的艺术手法,也是古诗和汉魏乐府的一个特色。而且,在古诗和乐府中,这类比喻多半取材于自然现象。例如,“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都是自然界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向来如此、难以改变的事情,用这些形象来做比喻,且不论其喻意何在,只是在直觉上就已经给读者一种仿佛是命里注定一样的无可奈何之感了。所以,古诗和汉乐府中的这一类比喻,往往既自然质朴,又深刻丰美。

我以为,《古诗十九首》本来是民间流传的诗歌,但后来经过了文士的改写和润色。就像屈原改写《九歌》一样,那并不是有意地造作,而是这些诗的感情很能感动人,当文士吟诵这些民间诗歌时,内心中也油然兴感——即所谓“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因此产生了共鸣,从而才亲自动手来加以修改和润色。我想,这也正是《古诗十九首》既可以深求也可以浅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行行重行行”到“越鸟巢南枝”是一个段落,前边都是平声韵,接下来从“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就换了仄声韵。从内容上来说,经过“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么一个想像的飞扬回荡之后,现在他又回到了无法改变的现实之中,因此就产生了更深的悲慨。词人冯正中有一句词说“天教心愿与身违”,事实与你的盼望往往是不相符合的。日子正在一天一天地过去,尽管你不放弃希望,尽管你打算等到海枯石烂的那一天,可是人生有限,你能够等得到那一天吗?在这里,“相去日已远”和前边的“相去万余里”似乎是一个重复,但实际上并不是简单重复。因为“万余里”虽然很远,但毕竟还是一个有限的数字,而且它所代表的只是空间,并没有时间的含义,而“日已远”三个字则进一步用时间去乘空间,所得数字就更是无穷无尽了。而且更妙的是,这“日已远”三个字又带出了下一句的“日已缓”,从而使人感到:离人的相思与憔悴也是一样无穷无尽的。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就是从此句变化出来的。但柳永的那两句却未免带有一些着力刻画的痕迹。而且那个“悔”字还隐隐含有一些计较之念,不像“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在外表上所写的只是衣带日缓的一件事实,内中却含有一种尽管消瘦也毫无反省、毫无回顾的意念。倾吐如此深刻坚毅的感情,却如此温柔平易地表现,这就更加令人感动。

如果说前边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两句之中含有一种希望的想像,是向上飞的;那么接下来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两句之中就含有一种失望的想像,是向下沉的了。我以为,这两句是这首诗中最令人伤心的地方。

“努力加餐饭”也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自劝,一种是劝人。然而对于一个相思憔悴的人来说,要想加餐饭何尝容易!因此,就需要“努力”。所以这平平常常的“努力”两个字之中,充满了对绝望的不甘心和在绝望中强自挣扎支撑的苦心。

答: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的《雨霖铃》也是受了《行行重行行》的启发才写出来的。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无论是生离还是有死别,二者都令人悲哀。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乌云蔽月,人跡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记得从前我读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的妻子赵氏病逝于苏州,多年以后,贺铸因公再至苏州,晚上独自一个人回到老屋卧房,雨夜寂寂,面对空空的床铺、如豆的灯光,那个为自己煮饭缝衣的人儿如今又在哪里?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情难自已,贺铸凄然提笔急书《鹧鸪天》一首,墨汁淋漓之际,词人已是泪流满面。躺在床上,思及往事,泪落无声……

当你尝尽世情冷暖,回顾漫漫人生路时,记忆中所能存留的大多是像“寒夜挑灯夜补衣”这样传袭了千年,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举动。人生如戏,生死之间的大悲大痛最能感动局外人,而柴米油盐中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的情意对自已才尤为难舍。其实世间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就如同河蚌养珠一样,看似无意,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滋润、修补。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广为传诵的诗句:“如果你不能爱我,就请原谅我的痛苦吧。”

回想我们在中学时代,语文老师讲《古诗十九首》,先告诉我们中心思想,反正那个时候,不管什么文字,语文老师上来就分析中心思想。语文老师那种讲法,是为了应对高考的,不是把其中的美好讲出来,破坏了古典诗词的那种空灵悠远之美。我们一听叶先生讲诗词,脑洞大开,原来诗词这么美!有人说叶先生往那一站,就是古典诗词。

感谢叶先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给现代人一个心灵休憩的港湾,让我们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力量。

2.领悟

问:领悟诗词的美好,是从阅读叶嘉莹先生写的书开始的。她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术学术融会贯通,把人生社会文学融为一体,感悟中国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传统的大智慧。她把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

诗歌就是这样,即使不理解它的内涵,它的灵韵也会使人看来更平和和温暖。叶嘉莹先生不差钱啊,可看了电影才知道,叶嘉莹先生的生活如此朴素、简单。她说:“怎么省事怎么来,吃什么都无所谓,填饱肚子而已。”叶嘉莹的助理张静近年来一直形影不离地陪伴在叶老身边,奔波于大洋两岸,她谈起叶先生在加拿大的日常生活:叶先生每日的早餐就是两片面包,一碗豆浆煮麦片,即使是吃这两口饭,叶先生也往往会打开电脑,一边读邮件一边囫囵吞枣地仓促吃完。只要UBC的亚洲图书馆开放,她都会到那里去查资料、写作和研究,风雨无阻。除了午间到亚洲系的休息室用自带的午餐外,叶先生要在图书馆一直待到关门才离开。

晚餐时刻是叶先生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分,边吃饭边浏览报纸,叶先生最喜欢翻阅的栏目是时事新闻和文艺副刊,遇到关心的话题或精彩的文章,叶先生常常会轻声诵读。

看了电影,叶嘉莹先生肯定不是那种“乘风破浪”的女人,相反,她提出“弱德之美”这个概念。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副所长、《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看了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之后说:“影片呈现了一种‘弱德之美,水是其中重要的审美意象。在我心目中,叶先生已经超越了性别和文化的藩篱,是一名‘从一合十的‘士。”卢瑜解释,汉字“士”由“一”与“十”组成,可理解为推己及人,从一合十。

答:叶嘉莹先生边吃饭边浏览报纸,现在大部分人是边吃饭边玩手机。也许,导演陈传兴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发出一次邀约——“在这个手机屏幕支配一切、动漫文化横扫一切的环境下,我想我们没有任何权力去压着年轻一代说,你们必须要读、你们必须要看。我们只能说,你看,我向你发来了一张邀请函,这是一场舞会的邀约,仅此而已。”

心灵不死,人生才可能充满诗意。人生未必如诗,但人生却应该如诗。以詩意的心灵去感知和判断世事,才会有诗意的人生。

所见微尘,皆因有光。患难中,诗词给叶嘉莹先生力量。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叶嘉莹完成的诗词专著迄今已有30余部。

2016年3月25日,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8年,央视的一部纪录片曾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九旬高龄的叶先生现在独自生活,过着“剩饭剩菜一热就吃了”的独居生活;接电话、开门、安排一切,都是她一个人独立去做。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才请了一位保姆,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清洁居室。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她对于生活的选择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诗词相伴,诗意永存。因为有诗词,她不会在乎身外的苦难。她一生高洁自若,不依不傍,自成方圆,却也食尽俗世烟火。她说自己活到现在,“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谈及养生,叶嘉莹说:“诗词是我养生的秘诀,诗词可以使人心不死。”

颜回以“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著称,而尼采、卡夫卡则以“安于孤独”闻名。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所谓的诗意人生,不过只要一颗向往美好的心,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大道至简,三千繁华,终归朴素。“繁华自散守香尘,流水无情草自尊。”这是宋美玲送给张学良的诗。

对于一个思想者来说,富贵和发达绝对是毒药,只能加速思想的死亡。苦难是财富,无奈,消费时代,很少能够有人再坚守什么“君子固穷”。

你看大诗人韩愈,人家当时可是“京兆尹”,那是有身份、有地位、级别相当高的领导。想想看,这么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下去视察工作,自己的“专车”突然被一个贫困潦倒的和尚给撞了。随从的下级当场就把那个和尚给捉了,送到韩愈面前听候处理。韩愈是怎么处理的?他没有心疼自己的“专车”,也没有认为自己原本就高人一等,他甚至没有着急赶时间,而是下了车,耐心地问明前因后果。原来,这个莽撞的人叫贾岛。这个名叫贾岛的和尚喜欢琢磨诗,他在马背上偶然得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想把“推”字改成“敲”字,自己又拿不定主意,坐在马背上想得入神,不小心冲进京兆尹韩愈出行的队伍,这才被众人拿下,送到韩面前。韩愈也是诗人,不但没怪罪他,反而帮他斟酌了半天,最后决定还是用“敲”字更好。为什么“敲”字更好?因为诗人所要表现的是深夜的寂静,推门没有声音,当然也很寂静,可是在万籁之中忽然响起敲门的声音,有时候反而更能衬托出周围的寂静。

听了这样的诗人佳话,你难道不羡慕?自然羡慕。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我年过半百,老了,你们的人生还长。能笑到最后才是赢家,你们不要求快,慢功出细活,这样才能打好人生的底子,套用一句歌词来说,“把下一世的情歌的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的高高在上的王”。

我觉得你也有诗歌的底子,这就有了诗人之气。我本人也许成不了学问家,最多爱思考问题而已,套用陶渊明的话,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之辈。所以,貌似看了不少书,其实不系统,常常虚晃一枪,丢三落四地写下几句碎片,倘能对读者有所启发,那就相当满足了。”

记不清是谁说的了,“人类的文明是反自然的。”欲辩已忘言。我常常这样。

有时候跟人交流,苦于找不到词汇——合适的词汇。在和“三观”不一致的人说话时,我常常听不懂他们说什么,就像他们听不懂我的话一样。还好,我有一间单独的书房,回到自我空间,交流就不需要了。有的人,微信朋友圈里有几千个朋友。你问问他:究竟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估计没有几个。有个“00后”的年轻人发朋友圈说:“以前的微信,你好,交个朋友以后好借钱;现在的微信,你好,交个朋友帮我点下拼多多。”这话说得多实在,是不是?

曾经看过一句话:“文学是用人间的语言说天国的事情,所以往往遭到激烈的批评;而音乐和绘画则是用天国的语言说天国的事情,人们‘听不懂,反而会非常赞赏。”

人生啊,如果想得太多,就会忙碌,不是身体忙就是精神忙。从前爱说,你别老待着,得动动,干点啥。现在,在冥想家看来,人应该:就那么待着,别整啥,别瞎折腾,否则到头来终究还是为他人作嫁衣,用古诗来说:“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从前有问题就查字典,现在呢,动不动就是查“百度”。“百度”让人的思维碎片化。网络也是。一会儿手机一响,就得摸摸、看看。让你分裂、智商下降。

人生啊,哪里有圆满、完美?《好了歌》里面不是说了么,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猫喜欢吃鱼,猫却不能下水;鱼喜欢吃蚯蚓,鱼却不能上岸。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所以,得学会“止”。发乎其未发,止于所当止。该停下来的时候,一定不要再伸头往前冲了,这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要学会养生、守生。再热闹的宴席也有要散的时候。《大学》的开篇就这样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于至善和明明德、亲民,被朱熹称为“三纲领”。

原来,惠子“泰然自若”地撒谎,说丈夫去了海外工作,自己只与明两个人一起生活,她隐瞒了京子、茂和小雪的存在,所以他们只能一直待在家中,没有机会上学,也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他们都是“黑孩子”。

惠子是母亲,但四个小孩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父亲。在惠子去百货商店工作时,明就在家中代替母亲行使家长的职责。

在外人看来,如此不健全的家庭生态,“黑孩子”又见不得阳光,家庭一定很凄惨,孩子一定心理阴暗,其实不是,画面的氛围是温馨与和谐的,孩子们会给晚归的惠子留食物,惠子在即使醉酒的状况下仍记得给孩子们买寿司。

惠子似乎经常出远门,孩子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惠子第一次离家出走,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可想而知,几个孩子的生活陷入怎么样的困境。第二次離家出走,直到影片结束,大约是一年的时间。圣诞节她没有回来,小雪生日她没有回来,春天没有回来,夏天还没有回来,没有电话,没有信件,什么都没有,就好像从四个小孩的生活中消失了一样。对此,影片给出的可供佐证的线索是惠子交了一个新男朋友,然后“我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她的逃避方式就是将孩子们藏匿在房间里,不允许他们外出和上学,向所有人隐瞒这一切,同时,向自己撒谎。

母亲久久不归,金钱消耗殆尽,家里断水断电。孩子们蓬头垢面,食不果腹。这个时候,这间小小的公寓成为一座真正的孤岛,“家”如同垃圾场一般散发着恶臭。

在日复一日的更替流逝中,觉得“时间”似乎已经停止了。这群被遗忘的孩子,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他们的命运无人关心,他们的时间也变得不再重要。某一个炎热的午后,年纪最小的小雪站在椅子上踮起脚尖,想要看看窗外的世界,却意外跌倒,从此再没有起来。这是一个悲伤的事件,明、京子和茂却没有一滴眼泪,不只是冷漠和麻木,也是因为他们的年纪不知道如何面对生离死别。在明用仅剩的几枚硬币拨打了一通无人应答的电话后,小雪又一次被装进行李箱,只是这一次不同来时,小小的行李箱像是一叶扁舟,将载着她漂向另一个世界。

电影尾声,插曲《珍宝》才将如同涓涓细流积攒的观影情绪完全释放:“我问漆黑的夜空,却只有星星在闪耀,心中融化而成的黑色湖泊,也只是静静地流淌,天使会再一次面向我吗?会再一次在我的心中沐浴吗?波浪翻滚在即将到来的冬日寒风,引诱我前往那无尽的暗匣,在如冰般枯萎凋零的双瞳中,我在长大,谁都是不能依靠的,这发出异臭的宝藏。”

惠子最终仍是没有回来,仿佛是无心之失。她可能已经在另一片土地上如她所愿的那样找到了新幸福,只有孤岛上的孩子,依旧无人知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是枝裕和的电影没有这个东西。他的电影,不史诗、不庄严、不典雅、不磅礴,没有这些大词,甚至没有诙谐、冷峻,连冷酷都没有。既不是小见识,也谈不上大格局。是枝裕和有意地控制了语气和内容,他不代表任何人,也没有打算发出控诉或是请求。他努力钝化的感觉系统,就像一个紧闭双眼的无知稚童,也许,在潜意识里,他自己也是一个社会的“黑孩子”。

“你这人怎么回事儿?你怎么这样啊?”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没有这样指责,他没有通过电影指责任何人,包括不负责任的孩子父亲,和爱孩子却抛弃孩子的母亲。他只是用目光窥探一下这些被忽略的世界。他有的只是冷静克制、不动声色,他没有从大处着眼,只是通过不加修辞的普通镜头,向我们诉说了一段比较独特的故事而已。就连悲剧,都能拍得如此平静、从容,甚至“祥和”,毫无怨怼和仇恨,也没有嚎哭和呐喊,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静静的日常描写。他提供的是中立的画面,而非权力的画面;他的受众对象并不囿于人类,而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

波澜不惊,但并非无动于衷。只有在长久的注视中,才能感受到这平静之下的东西:深沉的绝望,恐惧,强烈的情感,不甘心,像普通人一样对生活的渴望。碾碎,蒸腾,翻滚,又重归平静。电影透露出无比强大的力量:那是努力活下去的生命能量。

有些人为人所知甚至扬名天下;有些人默默无闻,甚至沉默隐匿;有些人毫不关心和他无关的外界;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为外界所知。

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是谁来采摘?是群默默无闻的农民。

我们在餐桌上大快朵颐的牛排,是谁在养殖?是群默默无闻的农民。

我们在市场开心采购的东西,是谁运来的?是群默默无闻的市民。

我们扔出去的一袋袋垃圾,是谁让它们最终消失不见?是群默默无闻的市民。

他们,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人。他们下了班,只想喝杯啤酒,早点睡觉。正是这些人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如果他们明天辞职不干,我们习以为常的平静的“好日子”,就会戛然而止。这些人工作得越出色,就越默默无闻。“名气”这东西,和他们毫无关系,那是娱乐业和文学圈关注的东西。

“买彩票!赚大钱!得大奖!”成了现代社会鼓吹的价值观。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啊。

过去,对于这些维持生活运转的人们,我们还是相当了解的。他们与我们的关系极为密切。但现在,很多人对这个群体视而不见,仿佛他们生活在北极圈以北200多公里一般。这个群体就是如已故作家王小波说的“沉默的大多数”。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原本是政治学/社会学术语,原意专指那些默默接受和支持政府举措、随大流的的大多数人。他们是历史背后无声的群体,他们永远沉默,无声无息地出生、成长、死亡。王小波以通俗易懂的口语体写作了一系列阐述常识问题的杂文随笔,以《沉默的大多数》为题结集,试图重拾启蒙话题。

选择沉默,选择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也是一种态度。他们不是“自为而为”的,在某些“拷问灵魂”的场合,是选择趋利避害还是迎难而上,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沉默,早已弥漫了我们的感官。中国的哲学,极少有涉及到人与“自我”的问题。“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也不语“性与天理”,哪怕这孔老夫子“少年多鄙事、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自我”的缺位,使得绝大多数人安常处顺、其乐融融,也不以为憾,所以国人很少需要心理医生。国人是有沉默的传统的。一杯咖啡或啤酒,可让三两个法国人或爱尔兰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消磨半天时光。在欧美传统中,沉默仅用于儿童对待成年人的态度,成人间的询问言谈,无论怎样文不对题,须迅速作出应答,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我们的沉默学则大有学问,高深莫测,《世说新语》“任诞”“简傲”篇有好几个“宾主不交一言”“移时不交一言”的旁若无人轶事。文雅一点说,这叫“沉默是金”“此时无声胜有声”。你也可以说是“高贵的颓废”“以退为进”“沉默派智慧”。

和别人一样,我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好像不应该浪费时间想东想西、说东说西。

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解决,问题与生俱来,不要急于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朋友和知音。我们一生都与问题为伍。如果问题是狼,那么,我们一生注定与狼共舞。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有个朋友感叹说:原来人生这一辈子是来“了”的,了前缘,了心愿。了便是好,好便是了。了了便好,好了便了。经典的话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感受都会不一样。

如果你发现内心深处再也离不开某个人,那么,你所有的幸福、满足、痛苦、匮乏、担心、焦虑、忧患、快乐等都不约而至。可是,这就是人生啊!

常言说,人生识字糊涂始。我相信我糊涂的起点也该从识字算起,而且我最大的糊涂就是跟书搅在了一起,一生难分难解。我平生最大的喜好就是买书、看书、写书。写书很累,抒情很苦,都会极大消耗身心。有个诗人说,他写诗简直像“自我凌迟”。我有时候想,若能用其他工种赚一碗饭,那当然更好了。

我小的时候,拿一小片报纸也会蹲在厕所里翻来倒去,看上半天,为此,常挨母亲的训斥,她说我是有字就看,也不管那是什么。尤其早晨的时候,家里人火急火燎地赶着要洗漱,然后上班、上学,弟弟等在厕所门口一个劲儿地问我:你还没完哪。

其实母亲错了,每个字在我眼里都并非空洞无物,就是那一个一个字地积累,才叫我直到今天还没对这世界彻底地厌烦。那是我的求知欲。母亲反对我读闲书,是因为她看穿了我从小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孩子,她希望我简单点,她不想我的心灵受苦。

少年时代的书店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在那里,我用阅读来填满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想不到,现在實体书店竟然越来越少,在“卖书”方面要败给网店,事实上,早就输得一塌糊涂。实体书店如果再想像以前一样只安安静静卖书,可能性很小了。“情怀”是个好听的词汇,但是,再好听也需要有人买单,否则,拿什么填饱肚子?

实体书店要想生存,就必须扬长避短,寻找破局之路。网红书店的破局秘诀在于朝着多元生意跨界:哥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开的就是一“假书店”。“醉翁之意不在书”。哥卖的不仅是书,还有周边产品比如咖啡、文具,哥做的不是书店,是文化空间,靠这个空间吸引“假读者”来举办各种活动。“假读者”之所以光顾,人家不是来读书的,是看到颜值之后,过来发圈的,“装13”的。装修得时尚一些,一进去就有几分文气。“最美书店”应该是“书籍照相馆”:进了这个秀场,WIFI一定要给力,摆上一本闲书、一杯咖啡,拍上一组照片,再配上一段鸡汤,一条朋友圈就齐活了。《儒林外史》的作者如果看到今天的“网红书店”,不知道又会写下多少诙谐的文字。

以前看《儒林外史》可能只是看个热闹,看个笑话,觉得那些众生丑态和自己的单纯生活离得特别遥远。后来踏入社会遇到了各色人等,如果再重看一遍,我连痴狂的范进都不敢嘲笑了。后来,读《荆棘鸟》格外有味道。与《飘》的美国故事不同,《荆棘鸟》的作者和它所描写的故事背景都在澳大利亚。书中的女主人公爱上了和自己家交情深厚的天主教神父,且这个神父在女主人公小时候和她相识,两个人年龄差距可想而知。这是一种带着宿命的、有点纠结的爱情故事,有点畸形是吧。等她亭亭玉立后,身上自带一种潇洒自如的气质,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爱情之网。然而神父是个不敢对面感情的伪君子,一心只顾着追逐权力和地位。尽管他在女主人公的爱情感召下最终突破了自己的禁欲主义,和女主人公有了肌肤之亲,一夜春宵之后女主人公还怀上了孩子。但直到全书结尾,神父才悔悟到自己的自私是多么地不堪。有人说,《荆棘鸟》能达到《飘》的水平。应该说各有特色吧。

至今,还记得我初中时读欧文·斯通的《渴望生活——梵高传》那本书的惊喜之情,完全被震撼了。那是关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传记,这位艺术天才擅长以各种潜意识符号和怪异的梦境景象来探求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在他堪称特立独行的艺术创作背后,正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用一生铸就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也为后人留下了一连串的惊叹号。他的孤独,虽败犹荣。那时候,周围还很少人知道《向日葵》《吃土豆的人》。这本书让我想象力非凡,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在想象中永生。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网上一直都在流行一个段子:“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高考前,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这话虽然诙谐,引人哂笑,倒也现实得很。想想你们在高中读书那会,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但求知欲超强,总是千方百计找各种课外书看。现在,你们大学毕业多年,无论有多空闲,不少人都是拿着手机在玩游戏、看八卦、瞎聊天,尽做些混日子的无聊事,再也难平静下来,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书,或者学一样技能。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圣贤诚不欺我!这样的日子过下去,和废人的差距,还真是越来越短了。像你这样喜欢看书、爱书的“书虫”,现在不多了。我看过你读书之余写的一些“书余文字”,有60多篇吧,非常好。此外,还有你与藏书、读书、书房、书事有关的文字若干,不妨整理一下。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报纸的文艺副刊上常开设有书话专栏,这个“习惯”现在逐渐淡出了,连文艺副刊也变味了或者干脆取消了。也许有人会说,书话是另一种“软文”。但我觉得,自己每一次买书的经历、心情,就是一种奇妙的享受。那种对好书的魂牵梦萦,得书前的焦虑,得书后的喜悦,只有分享出来,才能得到释放。这种“软文”,作者本人喜欢,不少读者也喜欢。现在不少年轻人在买书路上缺乏经验,有的热衷于跟风买书,有的热衷于买“心灵鸡汤”,有的热衷于成套成套地买新文学大“全集”,也有的找不到读书的兴趣、方向。而你所收藏的书,都是经过时间长河的检验,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品佳作。主要是经史子集代表作、各种大型文史工具书、中国古典诗词散曲总集、经典选本,可为读者提供一个可靠的参照体系。

说起书的话题,想到许多大师都开过的书单,比如鲁迅。1930年鲁迅应邀为许世瑛列出一份书目,列书12种,包括《世说新语》等。1923年,胡适为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生开出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书单偏重哲学、文学,而史学著作却没有开,更没有《快速阅读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越读者》《王者速读法》之类的书单。1935年,陈寅恪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书,他列出了一份书单。当时接待他的是图书管理员金克木。陈先生走后,金克木连忙抓张废纸,把硬记下来的书名默写出来,以后有了空隙,便照单到善本书库一一查看,然后一本本去读,受益很大。多年后,金克木感慨地说:“是他仅用一张书单,就给我上了一堂无言的课啊。”金克木靠陈寅恪借书书目而自学成才。

书读多了,我的日常生活也容易“照本宣科”,几乎成了书的奴隶。无聊的时候我常常对着我的几架书发呆,它们就像我青睐已久又很忠实的情人,不倦地与我对视。奇怪的是,在这样的对视中,我感觉个人的世界——喧嚣的总能沉静,浮躁的归于厚重。

对不起,我可能犯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病,在表达方面出了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医生更多时候只听身体的。古人有句话,叫:“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现在为何“三高”那么多?原因之一,就是大鱼大肉、海鲜鱼翅,这些浊阴之物,吃得太多了,远远大过于你身体五脏运化的能力,六腑中的饮食“超载”了,浊阴太盛了,不能顺利排泄出来,身体就出问题了,开始出现尿黄赤、大便粘腻不爽、口中臭浊、睡觉打呼噜、出汗酸臭等问题。这是身体给你发信息了。再不重视,也可能咳嗽。当然,咳嗽本身并不是坏事,而是身体的报警器启动了,它向我们发出信息:你身体哪个地方出问题了。你如果有經验,一听就能听出身体发出来的信号,能够真正明白身体想要什么。你再注意倾听,如果咳嗽的声音是清裂的,那说明身体里面“土壤”干燥了、急待滋润了。如果咳嗽的声音是浓浊、暗钝的,那说明肺中被痰浊包绕,这时就需要降其浊,要用清热痰三药(贝母、瓜蒌、前胡)了。如果病人咳嗽的声音比较小,好像力气不够,咳吐的痰又偏白,这明显是脏寒带虚,要用温化肺中寒饮三药(干姜、细辛、五味子)了。古人说,若要痰饮退,宜用姜、辛、味(干姜、细辛、五味子的简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看一个肺部的咳嗽,大体都得从这三方面下手,要么养其真,要么降其浊,要么温其阳。

张锡纯在《医学中衷参西录》里头记载说,有个人咳嗽,百药不效,他看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后,知道天冬这味药润肺、止咳效果好,也知道这药汁液、浆液非常浓,而且滋润,对于脏腑元真亏虚的咳嗽比较好。他就自己选用天冬二钱、煎煮,每天两次服用。结果,他的顽固性咳嗽,居然好了。不仅咳嗽好了,由于五脏真阴得到天冬浓润汁浆的滋润,就像干旱稻田得到天降甘露的滋润一样,顿时神清气爽,气力倍增。后来他的皮肤也更加润泽、脸上的瘢痕都消失了,走起路来也不会觉得疲惫。过去药房有天门冬膏,就用一味天门冬慢火熬成膏,每次服用一两调羹,用温酒送服,可以治疗肺中燥咳、皮肤皲裂。

人如果不能学会适可而“止”,完全停不下来,长期过劳,那么,身体的某个器官就会报警。《内经》强调“养心”,强调“恬淡虚无”。身心一体的认识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哲学界、医学界的共识,产生了“身体现象学”“哲学治疗学”“心灵治疗学”等新的学科领域。

比如说,有个朋友发微信说:“早上看医生,颈椎问题很严重,腰椎病也很严重,还有最严重的高低脚——因为骨盆引起的”。弄到一身是病,心灵受伤,这是身体全面报警,提醒你要休息了。如果身体报警了,你还不适可而“止”,那你就会病倒,从而倒逼你停下来。这是道家讲“贵生”的原因吧。我的一个师妹最近患上了乳腺癌,确诊前一年,她曾患上了比较严重的皮肤病——现在想来,“皮肤病”是在报警了。所幸她手术之后恢复良好,她发微信分享治疗乳腺癌的心得和感悟:写下这些并不是因为倾吐的欲望,而是想记录下自己的体悟,并分享一份借鉴,万一体验查出乳腺增生,请不要大意。

1.最好去医院检查诊断,并定期复查。我邻床一位阿姨半年前检查出乳腺增生,自己大意了,没管它,结果半年后就恶化了。

2.如果检查只是增生可以吃中药或西药调理,但要遵医嘱,不要自己轻易用外用药涂、以免引起局部受刺激而异变。

3.以我的治疗体会来说,个人以为,乳腺癌早期最佳治疗方式是手术,不必顾忌手术后身体的残缺。

4.以我个人的治疗体会来说,乳腺癌手术可以全切也可以保乳,全切因为创面伤口较大,恢复略慢,活动功能也会有受限,没有了胸部脂肪甚至活动时无法保护好你的肋骨。

5.现在的技术很发达。保乳手术有全切后用自体大网膜、背阔肌、大腿内收肌等局部组织自体移植,加上假体(硅胶)放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手术方案,可以保证能还你一个相似的乳房,甚至可以“以假乱真”,只是,手术后的身体有可能发生水肿、出现麻木感,这种水肿和麻木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忽然很佩服那些做隆胸手术女人们的勇气)。

6.以我个人的治疗体会来说,纤维瘤可以尽早局部保乳切除。

7.以我个人的治疗体会来说,乳腺癌还未发生骨转移时,建议尽量手术。

8.以我个人的治疗体会来说,手术前放疗、化疗,还是不化疗,医生会因人而异,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如果肿瘤太大,可能会先放化疗、让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以免创口太大;如果身体还好,可以术后跟踪而不用做放化疗;如果余患未尽,可能会在术后做一段时间的放化疗。

9.我是学中医的,我当然喜欢选择中医治疗。但最终选择中医还是选择西医治疗,要听医生的。个别病人不听医生的建议,执意仅用中药治疗,拒绝手术,一旦发生后期可能的溃烂,那将令她后悔莫及,毫无生命质量与尊严。

10.更年期、绝经期、哺乳后曾患过乳腺炎的女人们,是乳腺癌的近邻。

11.中医认为乳腺癌或结节是肝气不舒,西医说是内分泌失调,各说各有理。

患乳腺癌的存活率是70%,一旦患乳腺癌,也真的不用害怕。另外,手术切除,可以切干净,但复发率方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无法向你保证。

不少手术后的病人,身体恢复得还不错,但往往出现一个问题:睡眠障碍,睡不踏实。

从很大概率上来说,睡不踏实的人,都是因为体内血氧浓度不够,以至于让大脑产生幻觉。体内为什么血氧浓度不够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劳,疲惫,这非常消耗人体的氧气,导致人体缺氧。“氧气”这个词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里叫“阳气”。

問:适可而“止”,这个我听懂了。小车不倒只管推,即使比喻成“拉磨”,也得学会休息。我现在才慢慢懂得“止”境。从前读《古文观止》,并不知道,为什么叫古文观“止”,现在开始有些明白了。每个人身体零件都一样多,不同的是内存不一样。有的人内存2G,有的人内存4G,有的人内存64G,有的人内存128G……而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已经内存不足,需要清理垃圾、杀毒升级、修复扩容……我们还是接着谈诗词吧,那会让心灵舒适。

答:诗的本质是诗人情感的宣泄。现在知道“止”,说明你之前一直想“弯道翻车”,停不下来。“止”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个笑话是这样的一段对话:

A:这两件衣服都一模一样,我该买哪件好呢?淘宝138元,拼多多才39.9元。

B:两件都买吧,把拼多多的退给淘宝。

把在拼多多上买便宜的高仿假货退给淘宝,用拼多多的价格买到一件淘宝的真货。你以为这叫聪明?充其量是小聪明。整天琢磨如何通过退货规则来让自己获利,我想古代那些大诗人大词人,估计是想都不会从那个角度去想的。当然,这很可能是段子手编出来的段子,逗大家一乐而已,不必当真。但是,段子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思考,有投入以后就立刻需要见到盈利,这样的人去经商好了,写诗就不行了。写诗你能马上见到收益吗?你能“弯道超车”吗?所谓“弯道超车”,说白了,就是想走捷径不想吃苦呗。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报道,标题是:女子月薪8000,贷款60万上私教减肥后,后悔了:每月还贷超3万。你看,她本想通过“弯道超车”快速减肥,结果呢,冲动消费,上当了,成了“弯道翻车”。你想“弯道超车”,问题是,天底下真的有走捷径不吃苦的好事吗?如果真的有,凭什么这样的好事轮到你呢?一个人,如果他什么都不相信了,包括真善美,却学会了算计,学会了怨恨……甚至,一直以很功利的心态来读书,到了大学,还是像高三的学生那样,连公共课都很认真地上,只为了成绩,或者奖学金、保送资格,这样的人可能成绩好、聪明,但也容易“弯道翻车”。这样的人,读多少诗词,也成不了真正的诗人。

以我个人为例,学生时代,也曾经附庸风雅过,每每写作文都说要“侍砚雪芹”,学术,在我眼里是纯洁的香丘,也有过“弯道超车”的念头,可后来读了大量诗词,突然发现正是我自己把这些美好的事做俗了。

叶嘉莹先生说,诗歌可以使人的心灵不死,那天在海南师范大学听她的讲座,那些沉睡了的感动渐次苏醒,我能感受得到我的童年,也许,是时候找回那些被我抛开的东西了。我最感动的是她选择诗歌的目的之纯粹。温柔敦厚,诗教之旨也,诗教的本质,是一种爱的教育,她是为了造就温柔敦厚的心灵,亦即充盈着爱而不是怨恨的心灵。文学的根本意旨,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开篇就揭示得再明白不过:原道。原道,不仅是文学的根本意旨,也是文学研究的根本意旨。这个道,不是儒门一家之道,而是人类一切真、善、美的精神的统称。叶嘉莹先生,她就是古典诗词的布道者。她将诗词脉脉细语,娓娓道来,就算你完全不懂诗词是什么,也会跟着她走进去,不自觉地领略其中的美。

文学研究,也许不该是科学的研究,而应该是偏近宗教的研究。文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满足学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更在于通过文学影响世道人心,弘扬真、善、美。可是,有些人搞文学研究,他的文学变得与道无关,甚至只是为了满足小圈子的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学问如果不再表现为对道的理解与掌握,却仅仅表现为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岂不是怪事。而许多的论文,基本上都没有传世的可能——因为他们所研究的问题,都是古人认为根本不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像荀子所说的那样,“不知,不失为君子;知之,不免为小人。”

思考了这些问题,我在50岁之后就学着逐渐做减法了。我的心灵不再痛苦到时时需要把诗歌作为镇痛剂。当我不再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分子、作家、学者,而是把自己定位成儒教士的时候,也就是说,当我不再试图去启蒙,而是努力去教化时,我发现自己的痛苦也少了许多。而这个时候,诗词对我来说,有了一层新的意义:我真正懂得了诗人心灵的美好;55岁之后,就不参与3个人以上的聚餐啊、采风啊之类的活动了。前些日子,我接到不少协会邀请,网球协会啊、书画协会啊、物业管理协会啊等等,其中一个是文化人的协会,邀请我参加某个活动,活动是分批参加的,第一批是他们认为的“名人”,我在第几批也懒得去关心了。我想了一个委婉的拒绝格式:“您好!感谢邀请,备感荣幸,特别想参加,可惜时不凑巧,实在错不开,无奈,无法参加活动,失去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甚是遗憾。谢谢您!”你听听,这话,对方感觉不到拒绝吧?

弘一法师有一幅字,只写两个字:“知止”。“止”字,在甲骨文里,是一只小鸟合上双翅,静静地停歇在枝头上。品味弘一法师的“知止”二字,有自律和自省之美。

知止,就是不要了,足够了,知足了。弘一法师的后半生也将人世的名利、财富、繁华、虚荣全都不要了,舍弃了。我们当然不是说让大家都去学弘一法师,只是面对各种诱惑,要懂得“知止”。

对味觉的追求也要“止”,尽力抵抗各种所谓的美食诱惑。像痛风、高血脂、肥胖等现代病,你只要遵循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然后再用中医去调理,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这六个字做不到,那你即使事倍也难达到功半。吃饭不一定要复杂,就像做人,简单就好。孔子一辈子最爱吃两样东西:生姜和豆瓣酱,每顿少了这两样东西他就不吃饭,身体好得很,也没患啥病。明末清初的作家李渔在饮食方面相当讲究,专门研究吃喝玩乐。为了情趣,他甚至还设置了一个“家庭戏班”。讲究六七年之后,他的家庭戏班也不再有人气,李渔也由公子哥沦落为靠借钱度日。1680年,李渔竟然在贫病交加中泯然死去。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李渔这么说: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春秋之时并无《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切姜不食;性嗜酱,即不得其酱不食。皆随性之所好,非有考据而然。孔子于姜、酱二物,每食不离,未闻以多致疾。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

曾经看到一则报道,说皈依佛教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诗人周梦蝶,一方面他的物质生活简朴堪称艰苦,清晨五点半起床,用同一块发硬的抹布先擦桌、后洗脸,早餐一碗青菜挂面加鸡蛋,三个馒头权当午餐加晚餐;另一方面,他的精神世界却自由堪称猖狂。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的女人必须是完美的,世界上只有观世音完美,而观世音是不嫁人的。”南怀瑾批:“痴狂中打滚。”他又写:“我可以说是一点条件也没的人,却要求完美的对象,可说很可笑。”南怀瑾又批:“也知可笑,故可作一浪漫詩人。”

最近有个提倡素食的学生发朋友圈说:又有一位素食美人——杨童舒,她说:“食素后,我感觉身体很舒服,免疫力提高了,也不感冒了。真的,食素感觉人从内到外都是干净的,人浑身都是香的,且头脑清醒,身体轻盈。”我们人类的肠道很复杂,有大肠和小肠,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其结构本身就适合吃素食;而不像一些食肉动物的肠道,很短,很简单,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我是表示怀疑的。

食素后,是否免疫力提高了,这个目前我没有看到权威的报道。这个问题姑且不讨论,但看到有人说孔子也喜欢食素,这个恐怕证据不足。孔子爱吃姜、酱二物,这些都是刺激性的食物,可见孔子不是个素食主义者。所以,孔子总在琢磨一些“肉食者”才琢磨的事,比如礼节呀、身份呀、规矩呀之类。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素富贵,行乎富贵。”意思是说,富贵之人就要做富贵之人的事,不能失了身份,让人家笑话。专门研究吃喝玩乐的李渔是这样理解孔子这句话的:“人处得为之地,不买一二姬妾自娱,是素富贵而行乎贫贱矣。”

一个人如果过用自己身体、透支健康,其实是不爱惜自己的表现。人的心理一般都是讨厌生病,其实生病是在提示我们:该踩踩刹车了,不要再透支自己的身体。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处于长期过用状态,身心非常疲劳,就像疲劳驾驶一样。长期疲劳工作、疲劳学习,连睡眠都成了问题,你说工作效率怎么会高呢?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长期过度用眼,耗的是肝部的精血、精油。这不是打通不打通的问题,是气血津液足不足的问题。气血津液不足的话,你打通了它也流不下来。所以用生卷柏、三棱、莪术、桃仁、红花,这些破瘀、攻积、打通精血的药物,它必须建立在你精血充足的基础上。就像水库,里面都没水了,打开堤坝又有何用?如果有了水,反而是身体在自保、自救,就像水库关起堤坝来储水、保水一样。你要读得懂这身体发出的信号,切莫再过度劫伐自己的身体。

有人问一个智者,你为什么能够修得这么好?智者说,我就吃饭睡觉。这人又问,为何大家吃饭睡觉,都没有你修得那么好?智者又说,只是大家吃饭时,不肯好好吃饭,千般思索,所以搞得脾胃乱七八糟;睡觉时不肯好好睡觉,万种较量,所以搞得心脑一塌糊涂。

人生啊,没那么复杂,什么名啊利啊,到头来都是一场空。够用就行了,何必贪心。老子的《道德经》(又称《老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智慧大门。老子的话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他的思想是朴素的,又是深刻的。最深刻的思想,往往就是最平常的句子、最简单的话、最常识性的认识。《道德经》开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前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在说“自然之道”,后一句“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人道”。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一般人认为有钱有房有车有存款就是富了,对不对?老子却说“知足者富也”,他提出了这样的逆向思维。你不是喜欢乘风破浪吗?我提出“弱德之美”。一般人喜欢攀比、竞争、力争上游,老子却说“不争而争”“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知白守黑”,和一般人的看法反着来。你不是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吗?老子却说,守道,学习水,人要往低处走。你看外国的动画片里,通常主角都是威猛无比的大力士,什么奥特曼之类,什么蜘蛛侠、绿林好汉之类,老子却说真正有力量的是婴儿,是小孩子。所以,老子要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评价咱们身边的一个朋友,有时候可以这么看:重要的不是我做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没做什么,就是“无为”。因为无为,所以不折腾身体,也不折腾思想。人反而安静。

“无为”,其实需要心闲才能领悟。想起有一天,和好友到朋友W家听古典音乐。散步回来的路上,好友说,W其实是个很闲的人,心闲。古典音乐、歌剧、舞剧、昆曲,他是真的喜欢。你问他好在哪,他也说不出来。这是真喜欢。喜欢你,没道理。

闲,是一种境界,它和什么家、什么者、什么头衔无关,和学历无关,闲是一种情趣,也是一种生活信仰。

闲,是一门学问,很大的学问。清末名士王闿运日记中记载,同治九年二月的某一天,春雨过后,庭院中海棠全谢了,王闿运和如夫人在院中一同赏落花,安静好久,莫六云说:“春雨愁人,富贵离别者甚;秋雨愁人,贫贱离别者深。”王闿运曰:“然。”

王闿运闲出品位了。去留无意,闲看花开花落,那才叫大学问。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物质丰盈的时代,很多人自称“吃货”,吃得过多过饱,却忘记去慢慢品味食材本身的滋味。你可以观察一下周围,很多人痛风,都跟应酬频繁分不开,或者吃了太多难以消化的东西。所以,痛风,要想治好,不注重戒口是很难的。有个人,痛风多年,才三十来岁,事业有成,应酬也多。所谓应酬,自然离不开酒,白酒、红酒、啤酒等等,每次应酬过度,他都明显感到痛风在加重。有个医生给他开了痛风汤,吃了之后缓解一些。他身体湿浊偏重,舌苔白腻。这个能缓解的痛风汤里面的土茯苓、萆薢、威灵仙,能够很快地把身体里的湿浊,通过小便排出。缓解了,但还会复发,痛风汤没能够治本,为什么呢?因为治本不在药物上,而在病人的嘴巴上。

有三种人的病是不好治的,因为他们耐药,普通的药很难治好他的疾病。一种是长期熬夜,精神被刺激,人的神经都麻木了。第二种是酒鬼、烟鬼、赌鬼,这些人由于放纵欲望、脏腑血脉被烟酒钱财所麻木,病治起来也难。还有一种就是脾气不好或者失恋、精神失落之人。心病还需心药医,按照叶天士的说法,就是“无情之草木,难疗有情之疾病”。

猜你喜欢
叶嘉莹诗词
诗词留香的“传薪者”
诗词书法作品
叶嘉莹: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个贵族
【诗词篇】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