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roBNP与慢性心衰程度的相关性及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1-02-23 23:59董卫芹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慢性心衰相关性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利用化学发光法来检测患者血清,测量患者的LVEF、LVEDD,详细记录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LVEF≥45%的患者proBNP水平和MACE发生率要比LVEF<45%的患者低;proBNP<1500pg/ml的患者MACE发生情况优于proBNP≥1500pg/ml;proBNP、LVEDD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随之增加,LVEF则是随着心功能分级提升而下降;MACE患者的proBNP、LVEDD均要比非MACE患者高,LVEF则是低于比非MACE患者。结论:血清proBNP与慢性心衰患者的程度为正相关关系,水平较高表示患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血清proBNP;慢性心衰;预后判断;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晚期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在不断升高,是心源性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心力衰竭一旦出现,将会不断发展,即使无心即细胞损伤,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上关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等具有比较客观的指标,有利于及时发现高危患者。B型钠尿肽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脏激素,在调节心脑血管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本研究对于6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血清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包括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20年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CHF相关诊断标准;左心射血分数(LVEF)<40%;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合并精神障碍;存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非血管疾病、心内血栓、心脏病、肺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为(65.21±5.29)岁。心功能分级方面,Ⅰ 级为10例,Ⅱ级20例,Ⅲ级17例,Ⅳ级13例。

1.2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心率和血压检查,,并进行生化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总胆固醇、血糖以及电解质等,在患者入院1d内,采用德国罗氏公司的E-17检测仪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来检测患者的血清proBNP。患者自入院1-3d内,检查超声心动图,使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将探头频率调味2-4MHz,测量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心脏是件的发生情况,血清proBNP水平、LVEDD以及LVEF。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LVEF患者proBNP水平和MACE发生情况

LVEF≥45%的患者人数比<45%的患者多,proBNP水平和MACE发生率则是LVEF<45%高于≥45%的患者(P<0.05)。见表1。

2.2不同 proBNP水平患者的MACE发生情况对比

proBNP<1500 pg/mL患者15例(%),无 MACE发生;≥ 1500 pg/mL患者44 例(%),其中13例(%)發生MACE。proBNP<1500 pg/mL 患者优于≥ 1500 pg/mL(P<0.05)。

2.3心功能分级和MACE与proBNP水平、LVEF、LVEDD关系

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升,proBNP水平、LVEDD也会随之提升,而LVEF则会随着心功能分级提升而下降(P<0.05)。MACE患者的proBNP水平、LVEDD要比非MACE患者高,LVEF比较,则是非MACE患者高于MACE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心衰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会逐渐降低,病情反复发作,丧失劳动力,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研究利用血清proBNP水平分析慢性心衰程度相关性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所在。proBNP水平、LVEDD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升而提升,而LVEF则会随着心功能分级提升而下降(P<0.05)。MACE患者的proBNP水平、LVEDD要高于非MACE患者,LVEF比较,则是非MACE患者高于MACE患者(P<0.05)。

综上所述,血清proBNP水平越高表示心力衰竭发作风险越大,提示血清proBNP水平对于慢性心衰程度和预后判断均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冼少静, 黄奕江, 吴海洪.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 型钠尿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 (14):3485-3486.

[2]刘彬,陈齐军.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4):107-10.

[3]张长江,李元红.血浆NT-proBNP联合6 min步行试验法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78-9.

作者简介:董卫芹(1980- ),女,河北唐山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慢性心衰相关性
血NT—proBNP、cTnT、hs—CRP联合检测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红细胞、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影响情况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测价值研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