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分析

2021-02-23 10:24齐文志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齐文志

【摘要】目的:讨论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检测特性,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初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科学研究时间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100名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人员,对所有的相关人员开展微生物检验,回望分析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排泄物微生物菌种诊断率高过肛拭子、排泄物等微生物菌验出对比,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病菌微生物菌种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诊断率较高,而大肠埃希菌诊断率最少。结论: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检测必须高度重视排泄物样本的检验,借助微生物检验为食物中毒病人的进行高校鉴别,为后期治疗给予参考。

【关键词】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微生物检验

食物中毒事件作为常见的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食物中毒中占第一位。结合临床研究材料及具体管理方法,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病人患病后具备典型性的腹疼、腹泻、恶心想吐、呕吐等症状表现,病发前期与普遍的消化道疾病症状表现比较类似,非常容易发生误诊和错诊,根据病菌微生物检验能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合理辨别与确诊给予依据。文中根据我疾病控制中心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内开展病菌微生物检验的100名患者,对其检查结果剖析如下所示:

1材料与方式

1.1一般材料

本次科学研究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100名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人员,在其中男士57例、女士43例,年龄范围22~76岁、平均年龄为(43.77±6.52)岁。列入科学研究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人员排除其他中毒种类,不同食物中毒事件人员的微生物检验资料齐全,能够支持研究分析。

1.2一般方法

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微生物检验关键方法为:

(1)健全应急方案。每年对疾病控制中心食物中毒事件检测规章制度开展升级,做好服务设施的检测与提前准备;每年依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开展病菌分析,做好微生物检验准备工作;加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业务流程培训,推动其业务水平的提高;(2)试品收集。采集食物中毒事件人员样本,主要包含肛拭子、排泄物、粪便、剩余食材等;(3)微生物检验。通过我院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病菌微生物检验步骤、《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2-2010)等规章制度或是标准进行不同样本微生物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做出点评,确立不同食物中毒事件人员的病毒感染微生物菌种。

(2)在选择检测之前,需要完善食物中毒检测系统,准备检测过程中所需的样品和各种材料,培训检验人员,熟练掌握标准检验方法,冷静应对食源性爆发。此外,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加强对患者食物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可能感染的细菌和传播方式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收集患者的剩余食物和呕吐物样本,最终开始检查工作。目前,我国采用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培养基中培养剩余的食物和呕吐物、排泄物培养,然后在涂片上涂抹样品。二是观察优势细菌,检验人员在此过程中,液体样品直接涂片,固体样品在涂片前,需要使用生理盐水磨均匀,革兰染色,然后出现染色反应。第四,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分离试验,采用血液分离试验。第五,进行血清凝结试验,观察样品的生化反应和形态是否与细菌一致。

1.3观查指标值

(1)不同样本微生物验出状况;(2)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微生物特性。

1.4统计学方法

梳理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病人微生物检验材料,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开展数据统计分析,不同参数均表明为(n,%),差别性x2检测,P<0.05:差别存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样本微生物验出状况

100名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病人选用不同样本检验后,排泄物中验出52份,占据52.00%;肛拭子中验出24份,占据24.00%;排泄物中验出24份,占据24.00%,在其中排泄物中细菌感染微生物菌种诊断率较高,较肛拭子、排泄物等诊断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微生物检验结果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微生物检验结果见表1,在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据40.00%,显著高过其他微生物检验结果(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占据4.00%,诊断率最少。

3讨论

结合文中科学研究结果,基层疾病控制中心在食物中毒事件层面必须高度重视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菌种的检测,提升排泄物样本在微生物检验中的运用;对不同时间范围微生物检验结果开展數据分析,确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病菌遍布、中毒人员分布情况、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场所及其时节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有利于健全现今管理方案,加强对诸多微生物检测方式的研究,提升微生物诊断率。例如分离出来评定方式在微生物诊断层面准确度较高,可是时间较长,没法迅速获得检验结果,因此对部分分离难度系数大的样本,在微生物检验中可通过显色培养标记,也可将不同样本进行混合,根据PCR技术性或是环受体等温扩增技术实现处理。总的来说,基层疾病控制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检测层面必须高度重视排泄物样本的检验,借助微生物检验为食物中毒事件病人的提供准确的治疗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琼,刘丽.小议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8,(12).122-124.

[2]张章.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7).13-15.

[3]许杰,曲桂娟.探讨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34):135.

[4]赵振.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14):35-36.

[5]王艳华.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及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2):273-274,275.

[6]赵振.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方法及其分布特点分析[J]. 健康大视野,2019(14):35-36.

猜你喜欢
微生物检验
现代微生物检验用于疾病感染控制的研究
《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综合大实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探索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课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对比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
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研究
观察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