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疼痛科护理教学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2021-02-23 10:24陶剑芳贾小梅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研究组疼痛对照组

陶剑芳 贾小梅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疼痛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于我院疼痛科实习的20名护理专业学生,所有学生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实习,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研究组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观察两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并分析数据。结果: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疼痛科护理教学实习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

【关键字】疼痛科护理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

疼痛科是医院治疗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疾病的科室,收治患者具有病种复杂、涉及疾病类型和范围广泛、心理状态差等特点,护理工作较为繁琐复杂,且工作量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加之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随之提升,故培养优秀的疼痛专科护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学习的第一阶段,该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提高疼痛科护理教学水平和质量,本院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疼痛科护理教学中,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疼痛科护理教学实习中的应用探讨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疼痛科实习的20名护理专业学生,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主要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2.45±1.26岁,研究组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07±1.14岁。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带教老师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大纲等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传授临床经验,示范护理技能操作等,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研究组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2.1 PBL教学。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5人一小组,带教老师选取适合教学的案例,该案例需具备实用性、可借鉴性、典型性、严谨性,拟定课题,确定教学问题,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教科書等途径查阅资料,小组内交流探讨,讨论该案例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护理诊断、护理方案等,小组代表发言,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探讨,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难点、重点等,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2.2模拟教学。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5人一小组,选取疼痛科实际案例,根据选择的病例带领小组进行讨论,后指导组间进行角色扮演,采用情景模式模拟患者的完整诊疗护理过程,学生均参与到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和家属等角色的扮演中,练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问题确定、护理方案制定、健康教育、护患沟通、心理护理、实践操作等,带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指导,教学结束后总结课程,提出过程中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1.3 观察指标

结束教学后,统一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两个方面,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技能成绩,理论知识成绩采用我院自制的试卷评价,实践技能成绩由学生根据考核项目进行操作,带教老师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技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

3 讨论

疼痛科是临床科室之一,该科室收治患者较为特殊,具有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治疗难度较高、患者心理状态较差等特点,对护理的要求和需求更高,故培养优质的护士十分重要。加强临床带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是培养优质护士的关键,故需提升该科室的护理教学质量。以往在该科室的护理教学中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虽具有教学质量稳定的优点,但该教学方式将如何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理论知识作为重视点,忽略了如何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造成了课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的脱节,总体教学效果较差,需选取其他教学方式。

本研究即应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PBL教学法和模式教学法,其中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问题,以病例为导向的问题教学方式,该教学首先由带教老师选取典型案例,拟定课题,提出教学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搜寻相关资料,根据问题组间进行交流探讨,最后解决问题。该教学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引入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深入讨论,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提升学生对临床实践的了解,通过病例分析讨论的方式,可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可提升其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模拟教学是指在带教老师带领下,学生扮演相关角色,或在老师营造的情景背景下于模拟情景中展现显示情景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下教学环境和条件仿真度高,通过模拟情景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各角色的处境,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切实有效的,这主要与该教学方式更为全面、综合有关。

综上所述,在疼痛科护理教学实习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树丽, 张彩琳, 韩娜,等. 以问题为导向带教模式在疼痛科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000(9):1.

[2]雍娟, 戴婷婷.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 2021, 37(5):2.

[3]王芳, 王来福, 刘珊,等.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外科护理临床教学设计的实践性研究[J]. 临床护理杂志, 2020, 19(3):4.

猜你喜欢
研究组疼痛对照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